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中学数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中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

张寄洲

月刊

1672-7495

shzxsx@shnu.edu.cn

021-64321027;64322945

200234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中学数学》编辑部

上海中学数学/Journal School Mathematics in Shanghai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注重质量、讲究实效。办刊理论:反映教改新动态、传递教学新信息。办刊特点: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实际、面向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本刊主要内容特色具有实践性、新颖性、探索性、知识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奉贤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为例

    张海君刘慧萍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高中数学课标中,数学建模被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阶段,数学建模教学在各区域高中的实施程度参差不齐.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奉贤区的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初识建模教学、探索建模教学、推动建模教学、优化建模教学这四个阶段具体介绍奉贤区的做法,以此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的活动,提升区域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能力.

    高中数学数学建模教学实践

    建构函数模型 发展模型观念——以"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李欣欣孙凯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构函数模型的活动是学生发展模型观念的重要载体.笔者基于学生一次函数概念模型的学习经验,设计适切的实际问题,驱动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二次函数模型,生成二次函数概念.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要精设问题情境,抽象函数关系;运用类比思想,建构函数模型;经历建模过程,发展模型观念.

    函数模型模型观念二次函数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注重思想方法渗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的教学实践与感悟

    吕小东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教学设计为例,围绕如何利用问题驱动设计数学课堂,让学生关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经历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阐述教学实践与感悟.

    实验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引领促思考 科学探究显身手——以"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为例

    孙改
    15-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教学"向量基本定理"的过程中,尝试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设计,自然生成向量基本定理的完整内容,把数学抽象核心素养落实到指向明确的问题衔接和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并让学生从中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路径.

    问题链数学核心素养向量基本定理

    灵活转化助理解,降维切入探秘径,升维思考提素养——以一类学习能力型问题的教学为例

    秦昊
    19-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学习中,学习能力型问题的探究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都大有益处.笔者通过分析典型的学习能力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

    学习能力型问题数学核心素养降维升维

    与取值范围有关的若干似是而非问题剖析

    周双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等式作为高中数学的预备知识,为今后学习函数、数列等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表示取值范围时,可以用不等式描述,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忽略不等式的本质以及取值范围的完备性.笔者阐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反思,指出在求取值范围时的一些常见思维误区.

    不等式取值范围似是而非问题

    探最值奥妙 觅模型本源 研教学策略

    魏龙
    26-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通过对2022年中考数学中以平行四边形为背景的最值问题的研究,提炼"垂线段最短"模型、"牧人饮马"模型、"造桥选址"模型、"隐圆"最值模型的本质特征及模型共性,形成"探究、转化、回归"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探究试题,回归模型本源,培养学生"四能",增强学生抽象能力、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最值模型教学策略数学核心素养

    双曲线渐近线的一个几何性质的再思考

    李保楠
    29-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对一个双曲线渐近线非常美妙的几何性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该几何性质代数不变性所对应的几何量,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该几何性质另一种形式的代数表述.其后,笔者从几何背景的角度,证明了该性质对于点位于两点重合及无穷远点处所得的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相关结论.

    双曲线渐近线几何性质

    关注错误自评 助力学生成长——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代数运算为例

    叶鹍鹏章飞濮磊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学习中学生"一错再错"的现象屡见不鲜,寄希望于教师一一指出并不可行.为此,笔者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例,建构学生错误自评工具,并开展学生错误自评工具运用的教学实验.对比实验表明,学生进行错误自评,确实有效地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该错误自评工具有很好的概括性、操作性和针对性.

    代数运算错误自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高中数学概念引入时选用教学素材的策略——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

    徐文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坚持尊重教材、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原则,着重分析具体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实际中的实用价值、取舍原因和使用方法.提出以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循序渐进、聚沙成塔为原则,合理采用切合学生实际、整合简便高效、凸显最大价值、拓宽教学维度的教学素材选用策略.

    概念引入教学素材椭圆的标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