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安全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贾自力

月刊

1674-0270

fsg@cnfoodsafety.com

010-88825687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M1707室

食品安全导刊/Journal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方法联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李斯特菌属的分离鉴定

    陈灿灿邢家溧徐晓蓉吴莹莹...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准确分离鉴定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李斯特菌属.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GB 4789.30-2016)进行检测,利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BAX System Q7)对能力验证中的两份样品进行快速筛选,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Phoenix M50)分析鉴定可疑菌株.结果:BAX System Q7 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编号为A的样品检出伊氏李斯特氏菌,编号为B的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BAX System Q7 法简便快速,Phoenix M50 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在检测复杂样品基质时,可以先用国标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再采用BAX System Q7系统和Phoenix M50系统进行双向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能力验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BAXSystemQ7PhoenixM50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检测及溯源分析

    张阳李东迅王维钧牛桓彩...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一起农村自办婚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及溯源分析.方法:对采集的粪便、肛拭子、手涂抹样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凝集、3 种毒力基因检测、MIC药敏试验和PFGE分型.结果: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涉及 10 例病例,发病时间较集中,首末病例发病时间间隔 4.75 h,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采集的样本中共检出 5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3种血清型,4种PFGE型,毒力基因均为tlh+tdh+trh-,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结论:该起农村自办婚宴食物中毒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

    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性毒力基因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大豆农药残留测定研究

    边广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吡虫啉、烯啶虫胺等 6 种常见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有农药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9),方法灵敏度良好;加标回收试验中不同加标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0%,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此方法对20份市售大豆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农药残留均未超出或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合格率为 100%.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大豆农药残留

    GC-MS法测定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

    高鑫李水彬赵丽萍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GC-MS法测定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双甲脒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及样品前处理过程引入.当双甲脒残留量为0.122 4 mg·kg-1 时,扩展不确定度为 0.008 9 mg·kg-1(k=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为检验检测数据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双甲脒不确定度蜂蜜

    黑龙江省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及两种血清分型方法对比

    李鑫杨红霞仲伟麒任启智...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鉴定试剂盒的分型效果,探寻一种新型高效的血清型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沙门氏菌血清分子鉴定方法和经典血清凝集法分别对从黑龙江省食品监测和食源性疾病人群分离得到的 69 株沙门氏菌、37 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以及往年分离并保藏的 100 株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型鉴定,对比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一致性.结果:两种分型方法成功率均为 100%,结果的符合率为 99.5%.其中来自黑龙江省的疾病人群分离的 69 株沙门氏菌共有 10 个血清型.结论: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鉴定试剂盒与经典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鉴定

    HPLC-MS/MS法检测6种常见代餐食品中西布曲明类化合物的基质效应研究

    蒋显锋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常见代餐食品中6种西布曲明类化合物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所选 6 种基质中,每一种基质都有化合物出现了中等基质效应.麻黄碱在牛奶、鸡胸肉、麦片中表现出中等基质增强效应;酚酞则在饼干、巧克力、青梅蜜饯、麦片中表现出中等基质抑制效应.因此,如果要同时检测 6 种西布曲明类化合物,最好采用加空白基质提取液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以降低相应化合物的基质效应,进而得到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

    西布曲明类化合物基质效应评价常见代餐食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椒中10种农药残留

    王登远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辣椒中1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QuEChERS法对辣椒中的10种农药进行提取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净化后的溶液,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对10种农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农药在10~500 μg·L-1 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线性关系较好;检出限在0.7~2.8 μg·kg-1,定量限在2.3~9.3 μg·kg-1;在10 μg·kg-1、20 μg·kg-1、100 μg·kg-1 3个添加水平下,1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84.4%~117.2%,相对标准偏差在0.6%~11.7%.上述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用于辣椒中1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辣椒农药残留

    2023年聊城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报告

    刘娜娜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汇总了 2023 年聊城市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分别从抽检批次、不合格率、食品分类等方面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2023 年共抽检食品样品 13 741 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373 批次,不合格率为 2.72%.抽检涉及 30 个食品大类,15 个食品大类检出不合格样品,其中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豆制品等食品类别的风险度较高,发现的问题主要为食品安全的三大隐患问题,即"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问题""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从总体抽检情况看,食品安全性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监管,督促其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等,建议检验检测单位合理安排抽检计划,精准抽检.

    聊城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一站式QuEChERS法结合UPLC-MS/MS测定动物性食品中18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

    郑梓扬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站式QuEChERS自动提取、净化前处理系统,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性食品中 18 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试样加入 0.2 mol·L-1 乙酸铵缓冲液,以β-葡萄糖醛甙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经QuEChERS自动样品处理系统提取及净化,采用WATERS五氟苯基柱色谱柱(50 mm×3.0 mm,2.5 μm),甲酸水溶液(0.1%)和甲酸乙腈溶液(0.1%)作为液相色谱流动相梯度洗脱,串联质谱电喷雾ESI+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18种β-受体激动剂在0.1~20.0 ng·mL-1 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5 5,检测限在0.025~0.100 μg·kg-1,阴性样品中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 76.5%~106.8%,相对标准偏差在0.2%~3.8%(n=6).结论:该方法安全、准确、高效,可用于大批量、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18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为建立QuEChERS法前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动物性食品β-受体激动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玻璃制品中铅、镉迁移量

    苏崯王永卿张莎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玻璃制品中铅、镉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玻璃制品试样经清洗晾干,注入4%乙酸溶液,于22℃下进行24 h迁移试验,浸泡液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铅、镉两种元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7 mg·L-1、0.007 mg·L-1,加标回收率在 92.0%~104.5%,相对标准偏差≤3.8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玻璃制品中铅、镉迁移量的批量分析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玻璃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