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及乳制品中嗜冷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孙苗邵伟刘政宇马宪兰...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嗜冷菌是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外界污染菌,其种类繁多并广泛存在于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低温冷藏是控制乳中微生物繁殖和保持乳品质量的常用方法,这却为嗜冷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具有高度热稳定性的腐败酶,这些酶会对乳品的质量与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嗜冷菌的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也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为乳中嗜冷菌的分离鉴定带来了困难.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国内外乳及乳制品中嗜冷菌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高通量测序等检测技术在研究嗜冷菌多样性方面的优势和缺陷,以期为牧场及乳制品加工厂从污染源头保障原料乳及乳制品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判定原料乳潜在的细菌污染风险和乳品产业加工原材料风险评估提供背景信息.

    嗜冷菌微生物多样性乳及乳制品食品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

    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

    张志强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以提升教师素质、调整教学目标、挖掘内在思政价值、优化教学内容为路径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体系,并设计具有创新精神与爱国精神、诚信精神、社会责任的教学案例,力求实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内容,取得协同育人的效应,也为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新视角.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超高压对牛奶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婧茹王孟辉胡鹏丽杨晋辉...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压加工是一种用于食品保存的非热技术,近2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很多关于超高压灭活牛奶中微生物的研究,从而希望进一步生产出安全性与传统巴氏杀菌产品相当的产品.然而除了考虑食品的安全水平之外,超高压对牛乳物理化学特性和功能特性方面产生的影响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重点介绍了超高压对牛奶成分(如脂类、酪蛋白、乳清蛋白和矿物质)的影响,以及对其功能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包括pH、颜色、浊度和感官特性,以期为乳品的超高压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超高压牛奶乳成分理化性质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孙晶周铭懿黄云坡王奇...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科青年教师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主力军,其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工科创新型卓越人才的培养,而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文章分析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提升对策.高校需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校内平台、校外平台和网络平台"三维一体"培养体系,改革实践教学能力评价考核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全方位促进新工科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新工科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食品工艺学"课程建设

    刘阳泰董庆利王翔夏雪娟...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食品工业作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业及民生的重要支柱,正面临国内外多重挑战,也承担升级和转型的重大任务.对此,探讨"食品工艺学"课程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和路径,并辅以实践案例进行说明.强调应通过感知国家导向、把握人民需求、更新行业动态、塑造知识体系、接续传统文化等方面,实现"食品工艺学"的教学改革和食品专业教育的创新,从而培养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食品科技人才.

    食品工艺学中国式现代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食品挤压技术在植物肉中的应用浅析

    孙保剑王笛蔡中胜田田...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肉是一种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替代肉类产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植物肉的生产过程中,挤压技术作为关键工艺之一,能够赋予产品肉类般的质感和口感.综述植物肉挤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挤压原理、挤压设备、工艺参数优化、膨化抑制剂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讨论挤压技术在植物肉生产中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植物肉挤压技术工艺参数优化膨化抑制剂挑战与展望

    大健康背景下"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马玲王奇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大健康理念为背景,探讨了在"运动营养学"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效果.其目的在于通过案例分析和学习效果评估,展示"运动营养学"教学内容设置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适应大健康时代需求方面的潜力,为教育界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提供借鉴.通过重新构建教学理念、设计与择取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实验中加以验证.得出以下结论:重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正确设置教学内容,是实现大健康背景下"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大健康背景下"运动营养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运动营养学"理论知识以及体质健康测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健康运动营养学教学改革

    消费者购买低抗肉食品意愿与行为的偏差分析

    李晴晴侯国庆徐万超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少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探讨消费者对低抗肉食品的购买意愿能否真正转换为购买行为,有利于从消费者角度思考推广低抗肉食品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650份消费者调研数据,结合认知失调理论,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感知价值和主观知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与行为偏差的影响.研究表明:感知价值中的安全感知、健康感知和环境感知对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低抗肉食品有显著影响,且消费者的感知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购买低抗肉食品;主观知识中不关注低抗的消费者易产生购买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低抗肉食品的了解程度较少的消费者易出现认知失调现象.另外,对绿色食品认证机构信任度较低的消费者,其消费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易产生偏差.

    感知价值主观知识低抗肉认知失调

    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西宁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234页

    基于1H-NMR的饮料中苯甲酸钠定量分析

    王寿峰林嘉荣丁秀国兰茜...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快速测定饮料及口服液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方法.采用noesygpprld核磁脉冲序列压制水峰,以吡嗪为内标,采集待测样品氢谱;对比内标物和苯甲酸钠定量峰的响应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苯甲酸钠的浓度.建立苯甲酸钠积分值和浓度的标准曲线Y=4.263 3X+0.003 5,苯甲酸钠质量浓度在0.015~2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检出限为1.03× 10-2 g/L,定量限为3.11 × 10-2 g/L.样品平行测试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7%,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采用3个不同浓度加标,加标回收率在98.06%~99.93%之间.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19种饮料及口服液中苯甲酸钠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比对,相对偏差小于5%,证明1H-NMR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试验建立的核磁共振氢谱法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测定饮料及口服液中苯甲酸钠含量.该方法可为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核磁共振氢谱饮料苯甲酸钠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