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刘伯业孙冰华陈雨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革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工科教育理念正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方向."食品工程原理"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工程素养、设计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导,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元化讨论,并提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方式和考核形式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新工科教育理念

    OBE理念指导下的案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在人体生理学中的应用

    王鑫段超闫鑫磊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生理学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为目的,阐释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机制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作用.研究旨在通过细化教学目标、定义学习产出,结合岗位要求和专业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OBE理念指导下的案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学生更积极分享个人想法和见解,增强了课堂的整体氛围和效果.综上所述,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和复杂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人体生理学OBE理念翻转课堂案例教学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运加工"课程改革助力食品新质生产力

    张妍杨景旭隋晓楠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食品行业不仅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社会稳定和公共健康的重要支柱.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方向往往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方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运加工"课程存在的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模式老化等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将"新质生产力"概念引入课堂之中,为学生构建交流平台.与国际学校接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积极将企业尖端技术引入课堂并对其成果进行检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动食品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运加工课程改革食品行业成果检验

    EEA背景下课程改革与创新——以"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孙超洪嘉新杜娟周志娥...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作为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食品专业学生在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EEA)背景及其核心教育理念,采用导向型启发和案例结合等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习通线上教学和虚拟仿真技术平台,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及多类型的综合考核对该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通过对课程教学多元化的改革与创新,教师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在复杂检测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和课程目标达成.

    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工程教育认证(EEA)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

    烹饪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探索

    王芸章海风李春梅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烹饪原料学是一门直观性与综合性较强的交叉课程,也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烹饪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个数据库对关于烹饪原料学的教学改革文献进行统计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索教改方向.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是烹饪原料学教改的研究热点问题,而科教有机融合是未来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该探索以期为教学同行有效把握烹饪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烹饪原料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新课导入艺术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王芳芳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明显降低学习效果.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而好的开始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开端,也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和相关应用实例,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导入食品微生物学学习兴趣教学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成长增值评价方法研究

    刘颜郑海波杨剑婷张献领...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成长增值评价方法运用的现状及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群体职业能力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群体职业能力状况进行原因分析.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群体职业能力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学情的大学生成长增值评价方法及职业能力发展策略.文章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应用分析等优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成果产出、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能力的目的.

    食品类专业大学生成长增值评价方法

    烹饪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研究——以河源为例

    吴雄昌梁程辉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发展烹饪职业教育的地域特性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深入探讨烹饪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赋能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培育教师队伍、打造产教融合通道、挖掘客家美食典故及充分发挥烹饪职业教育政治功能等实施策略,为我国烹饪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机理路径

    红曲红在光、热和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

    鲍佳妮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曲红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其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至关重要.此综述考察了红曲红在不同温度、pH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红曲红在中性至微碱性环境中较为稳定,高温和强光照会加速其降解.综述分析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为红曲红在食品加工和保存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红曲红光稳定性热稳定性pH稳定性

    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探索——以营养与肥胖章节为例

    朱琳蔡诗鸿李彦勋赵俊仁...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也是培养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必然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食品营养的专业知识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程本身就蕴藏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因此将思政元素加入教学过程中切实可行.此案例结合"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各类人群的营养与膳食"模块的知识,加入热点营养问题即营养与肥胖的最新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以"健康中国"为主线,认真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和闪光点,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推广健康中国理念,解决社会热门营养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营养和卫生学专业人才,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建设"健康中国"的事业中.

    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健康中国循证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