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西梅采后生理变化与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晏文丽代宇琪韩淼金鹏...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梅属于跃变型优质鲜果,其采后代谢旺盛,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导致销售价值降低.因此通过综述西梅种植现状、西梅采后生理和表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西梅贮运保鲜技术提供思路和参考,进而减少西梅采后损失.

    新疆西梅采后生理保鲜技术贮运方式

    基于专利分析的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研究

    牛嘉辉赵超凡席可欣任贵兴...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国内外小杂粮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检索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和知呱呱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大数据智能分析管理信息系统2000-2023年小杂粮加工技术专利,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专利申请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和专利IPC分类等多方面呈现该领域专利发展现状,并对获得的专利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专利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全球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专利申请量于2016年达到峰值;在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远超其他国家位居第一位;国内与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的主要地区为安徽、山东等沿海地区;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较为分散,尚未出现比较稳定、国内典型的龙头企业;全球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集中于A23L33/00.因此,国内专利申请人亟需加大投资研发力度,突破技术壁垒,提高技术优势,为实现我国小杂粮加工技术领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小杂粮加工技术杂粮产品专利分析

    基于SPOC+POGIL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食用菌分类学"课程为例

    王术荣侯潞丹耿雪冉程艳芬...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各高校需要变革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应运而生.剖析高校"食用菌分类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引入"SPOC+POGIL"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分析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该混合模式的内涵与优势,提出统筹线上线下教学、科学设计课程教学、深化过程指导、完善考核评估机制、重视过程学习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顺应"食用菌分类学"课程教学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食用菌专业人才.

    食用菌分类学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

    食品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焦凌霞赵圣明朱明明何承云...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弥补现实实验条件的不足,适应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合理选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应用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符合教学实际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虚拟仿真资源,建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与之匹配的考核方式,提升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食品微生物学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刘天一董文仙王彤李丹...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食品科学工程、粮食工程领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授课形式单一、实践重视度低和考核不完善等问题,结合OBE教学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实践方案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催化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改善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教育与行业发展的结合,推动高等院校现代食品工程学科建设.

    食品工程原理新工科OBE教学理念课程改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潘琳张惠玲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专业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相互渗透,专业之间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综合素质优良、知识面广、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适应市场多变局面的通用型、创新型人才转变.新农科建设要求培养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打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更好为乡村振兴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对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探讨,并积极探索新农科背景下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依靠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科研优势,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将科研中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与食品产业无缝对接.

    新农科食品专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聊聊食安:关于菠菜的消费提示

    聊城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196页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浅谈

    杨迪范如栓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充,在建设质量强国、服务制造强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可有效保障其运营的标准化、数据的准确性及改进的持续性.基于此,就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质量管理的认识和促进要点进行阐述,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的管理策略和参考.

    检验检测机构高质量发展质量管理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式"食品安全进展"教学探究与实践

    许旭季宝成岳晓月栗俊广...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研究生课程食品安全进展的教学现状,探索和分析在"食品安全进展"课程中应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归纳"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导入案例,布置任务;自主学习,组内讨论;分组展示,交叉评价;任务点评,归纳总结;任务拓展,巩固创新."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明显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高校食品类专业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为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食品安全进展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韩小龙胡彦营成冬冬姜洁...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分离工程"作为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生物产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生物分离工程"课程面临的如知识点多且联系不紧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问题,采取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等措施.同时,探索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策略与方法.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生物分离工程工程教育认证应用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