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技
食品科技

王海清

月刊

1005-9989

shipinkj@vip.163.com

010-67913893;83557685;67914382-227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食品科技/Journal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轻工类核心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之一,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目前,在食品行业中已成为发行量和影响力很大的专业性刊物,刊物内容涉及产业动态、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化工、国外信息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时效性和实用性强,主要面向食品、农业、商检、科研、高等院校等领域中从事相关行业的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组人铁蛋白及牡蛎铁蛋白最佳表达条件探究

    程青丽裴晨皓冯晓文卢知浩...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铁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用于开发具有靶向药物传递功能或者高效包被疫苗、营养物质等的纳米载体.方法:该实验对人体铁蛋白和牡蛎铁蛋白基因进行合成,分别通过单质粒表达和共转表达,结合前期经验选择特定培养条件,筛选出具有活性的目标蛋白.结果:人体重链铁蛋白及轻链铁蛋白在单转表达和共转表达系统下的最佳表达条件都分别是15℃诱导16h和37℃诱导4h,共转表达效果都不如单转表达.而牡蛎铁蛋白2种系统的最佳表达条件均为37℃诱导4h,相比单转,共转的表达水平稍有下降但可溶性大幅上升,表达效果需要进一步纯化来评估.结论:对于人体重链铁蛋白及轻链铁蛋白,选择单转表达系统15℃诱导16h生产所需蛋白较好;对于牡蛎铁蛋白,选择共转表达系统37℃诱导4h生产所需蛋白较好,但具体大规模生产因培养条件、测定方法不同还需进一步考证这2种表达系统.

    铁蛋白纳米材料大肠杆菌单表达共转表达

    鼠李糖乳杆菌X253的鉴定与安全性研究

    罗莉莉张栋冯丽莉贾军燕...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对一株分离自牧民传统发酵乳的乳酸杆菌X253进行了鉴定和安全性的评价.经糖发酵试验、16S rDNA比对、系统发育树分析将乳酸杆菌X253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通过纸片法测定其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头孢克罗和克林霉素等17种抗生素均敏感;通过血平板测定其无溶血现象;经动物安全性试验测定鼠李糖乳杆菌X253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综合上述结果,鼠李糖乳杆菌X253安全无毒,可作为发酵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鼠李糖乳杆菌鉴定安全性

    一种产壳聚糖酶野生菌株的筛选及产酶工艺优化

    谷亚茹郝雅荞张硕王文斌...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壳寡糖因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菌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妆品、农业等领域.实际生产中利用生物酶水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是最常用的方法.该研究从虾蟹壳排污水井底部的淤泥采样,筛选出一株产壳聚糖酶的菌株;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鉴定,初步确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该菌株生长条件以及产酶条件进行初步探究,其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37℃、初始pH10、培养时间18 h;最适产酶条件为:最佳时间为36 h、初始pH9.0、温度30℃、转速180 r/min、接种量4%,在此条件下发酵产酶,壳聚糖酶酶活最高可达到11.5 U/mL;通过在菌体培养过程中加入胶体壳聚糖,检测其对菌体产酶的诱导作用,发现此菌产酶不需要胶体壳聚糖诱导,此研究结果为筛选菌株工业化生产壳寡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壳聚糖酶芽孢杆菌属生长条件产酶条件

    乳酸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及在乳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闫泽华孟庆李书华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酸杆菌是人体肠道中重要的有益菌群,能够起到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文章综述了常见乳酸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并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肠道上皮的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3个方面综述了乳酸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乳酸杆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乳酸杆菌肠道微生态作用机制乳制品应用

    '马瑟兰'葡萄本土酵母菌的筛选及酿造应用研究

    张春芝江志国莫寅斌吴立国...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贺兰山东麓甘城子产区酿酒葡萄'马瑟兰'为原料,从其果皮、自然发酵醪中分离纯化出了14种酵母菌,并进行WL培养基初步判断及26S rDNA D1/D2分子鉴定.根据葡萄酒中对酒精度、SO2含量及葡萄糖浓度的要求,通过耐受实验结果表明,除了2、6、9、10、11号酵母菌外,其余菌株适合葡萄酒的酿造环境,可用于葡萄酒的酿造.生长曲线测定实验表明,5、4、12号酵母菌在稳定期菌数较多,生长能力强.嗜杀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3号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红酵母属胶红酵母)对干酵-CECA具有嗜杀性,为首次发现.

    '马瑟兰'葡萄鉴定耐受性嗜杀性

    混菌发酵苹果汁菌种筛选与工艺优化

    周劝娥杜小强王玉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活菌数、pH值和感官评分作为指标,首先从6种常见的益生菌菌株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及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优良菌株,并进行复合菌株间的拮抗试验;其次优化建立混合益生菌共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并进行最佳条件的验证,同时测定发酵果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活菌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作为发酵平凉静宁红富士苹果汁的混合菌株,其共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1∶1、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6℃.在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益生菌发酵苹果汁的活菌数为53.04×107 cfu/mL,感官评分为83.23分,在4℃下贮存4周后活菌数仍可达107 cfu/mL以上.

    益生菌混菌发酵苹果汁工艺优化

    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冷藏品质的影响

    李江阔李雪薛友林贾晓昱...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冷藏期的保鲜效果,以甘肃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在(0±1)℃贮藏条件下,通过测定黄花菜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了4种薄膜(10μm保鲜膜(CK)、30 μm未拉伸聚丙烯(CPP)膜、35 μm定向聚丙烯(OPP)膜、l4μm聚乳酸(PLA)膜)包装处理对黄花菜采后冷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薄膜包装内气体成分保持在不同的比例,其中CPP薄膜形成的气体比例维持在适合黄花菜的范围(CO2:6.9%~8.9%,O2:11.2%~13.2%),较其他3个处理,CPP薄膜可以维持较低的褐变率和腐烂率,延缓总酚、黄酮、还原糖和Vc含量下降,减缓黄花菜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降解,以及可减弱黄花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从而明显抑制黄花菜的腐烂.因此,CPP膜能够显著提高黄花菜的贮藏品质.

    黄花菜薄膜包装自发气调冷藏品质

    纳他霉素抑菌机制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方圆戴久竣徐家延张爽...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他霉素(Natamycin)是由土壤中的几种链霉菌发酵合成的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大部分霉菌、酵母菌以及真菌的生长.人体摄入纳他霉素后,可以排除其中的大部分,不会对自身产生毒害作用,另外,纳他霉素的分子靶标是麦角甾醇——真菌细胞膜的一种结构成分,故很难引起微生物的耐药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文章主要概述了纳他霉素的抑菌机制及近年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其中着重介绍了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纳他霉素在食品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他霉素在食品活性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纳他霉素天然防腐剂抑菌机制食品包装

    抗微生物膜污染的银纳米改性膜开发研究进展

    鲁子萌王欣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污染是食品工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而微生物膜污染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设计和开发高效、绿色的抗菌膜系统是控制微生物膜污染的有效途径.含银(Ag)复合配方改性膜是评估和筛选抗微生物高通量膜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与此同时,纳米技术的出现极大增强了银的杀菌抗毒效力,然而,如何提高纳米银在膜上分散的均一度,控制裁银复合膜中纳米银的迁移和释放是银纳米改性膜开发的关键问题.文章综述了聚醚砜(PES)、氧化铝、陶瓷、聚偏氟乙烯(PVDF)改性膜技术的优缺点,表明纳米银PVDF超滤膜具有高机械强度、稳定性和亲水性,且制备方法较为简便经济,预测其在未来防治微生物膜污染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如何制备稳定、高质量的银纳米改性膜是食品加工中Ag材料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膜污染聚偏氟乙烯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纳米银颗粒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草莓热风干燥的工艺研究

    张长平杨玉红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草莓为原材料,研究了热风干燥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含水量、复水比和花色苷含量为指标计算加权平均值即为评价的综合评分.以干燥温度、装载量和鲜草莓切片厚度3个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进行3因素3水平共17组的响应面分析及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干燥温度75℃、装载量6.60 g/dm2、鲜草莓切片厚度4 mm,在此参数下草莓烘干制品的综合得分为6.79分,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草莓热风干燥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