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循环肿瘤DNA与PET-CT基线肿瘤参数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郎涛李雪国翟顺生王如民...
    4549-4551,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tDNA与PET-CT基线肿瘤参数动态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将2020。1~2022。2血液科诊治的6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2例非肿瘤患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相关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DNA、SUVmax、SUVmean、TMTV、TLG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内ctDNA、SUVmax、SUVmean、TMTV、TLG在Ann-Arbor分期中逐渐上升,在不同治疗时间段中逐渐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cDNA与SUVmax、SUVmean、TMTV、TLG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tDNA、PET-CT基线肿瘤参数均随着Ann-Arbor分期的上升而升高,化疗疗程的增加而下降,且ctDNA与SUVmax、SUVmean、TMTV、TLG呈正相关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循环肿瘤DN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经皮穴位仿生物电刺激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对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研究

    汤洁邹丽莎张伶俐谭艳姣...
    4552-4554,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仿生物电刺激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对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研究。方法:12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空白组(n=40,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n=40,空白组基础上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n=40,空白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比三组子宫内膜厚度、阴道流血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4、IL-10]、月经复潮时间、再次清宫发生率及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流血量、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空白组、对照组,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再次清宫发生率、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均低于空白组、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空白组、对照组(P<0。05)。结论:人流术后患者接受经皮穴位仿生物电刺激后,可通过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并改善临床症状。

    经皮穴位仿生物电刺激子宫内膜炎症因子人工流产术

    骨肉瘤组织中同源盒蛋白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田自开张红玲田晓星吴兵...
    45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同源盒蛋白2(Six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4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探索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Six2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资料信息,绘制生存分析曲线,探索Six2的表达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结果: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骨肉瘤组织Six2基因及蛋白水平呈高表达。Six2的表达与患者的是否远处转移相关(P<0。05)。Six2的表达水平越高,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越差(P<0。05)。结论: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可能参与到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

    骨肉瘤同源盒蛋白2临床特征预后

    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及预后预测价值

    张琰巩楠李羿兴佐力克...
    4559-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1-2022。1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分为远处转移组、非远处转移组。检测各组miR-592、miR155-5P及miR20a表达水平并分析诊断价值。1年随访后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对比资料,并分析预测价值。结果:远处转移组癌组织miR-592、miR155-5P及miR20a相对表达量高于非远处转移组(P<0。05);miR-592、miR155-5P及miR20a三者联合对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三者单一诊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miR-592、miR155-5P及miR20a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预后不良具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结论:miR-592、miR155-5P及miR20a三者结合对于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可对肺癌预后情况进行早期预测。

    微小RNA肺癌远处转移预后预测

    产妇安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缩宫素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评价

    刘芝兰罗红梅黄燕李庆华...
    4562-4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产妇安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缩宫素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按生成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酯联合缩宫素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产妇安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压痛消失、腰腹重坠消失、止血及恶露结束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2。22%高(P<0。05);观察组子宫压痛消失、腰腹重坠消失、止血及恶露结束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孕酮(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雌二醇(E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vs 3。7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产妇安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缩宫素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恶露持续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产妇安胶囊头孢呋辛酯缩宫素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疗效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争许密马文艳周圆圆...
    4565-4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吞咽训练和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联合治疗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治疗)和研究组(采用iTB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各为44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U=8。436,P<0。05)。研究组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波形平均值(AEMG)、波形面积(IEMG)、峰值(Apex)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吞咽训练和iTBS联合治疗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吞咽训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生活质量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XCL10、CXCR4表达水平与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并发肺损伤的关系研究

    申斌陈镇谢觉严峻...
    4568-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及并发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157例SAP患者,根据SAP患者是否并发肺损伤将其分为损伤组(57例)和非损伤组(100例),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XCL10、CXCR4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Pearson法分析SAP患者血清CXCL10、CXCR4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NLRP3 mRNA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患者并发肺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损伤组血清CXCL10、CXCR4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NF-κBmRNA、NLRP3mRNA表达均高于非损伤组(P<0。05)。SAP患者血清CXCL10、CXCR4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NF-κB mRNA、NLRP3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评分升高、低蛋白血症、血清CXCL10、CXCR4水平升高是SAP患者并发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血清CXCL10、CXCR4水平升高,与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激活及并发肺损伤密切相关。

    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CXCL10CXCR4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不同时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诊断价值分析

    张芹许华宁高慧何玉冰...
    4571-4573,4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不同时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关节滑膜炎患者60例,依据DAS28分组将60例患者分为急性期(≥ 2。6分)、缓解期(<2。6分),分析相关指标。结果:急性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患者平均弹性模量值、平均速度值较缓解期患者低,滑膜厚度较缓解期患者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平均弹性模量值、平均速度值及滑膜厚度与类风湿性关节滑膜炎患者DAS28评分均有相关性(P<0。05)。平均弹性模量值、平均速度值及滑膜厚度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急性期、缓解期的诊断AUC比较有差异,P均<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急性期、缓解期的鉴别诊断,且与DAS28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不同分期DAS28鉴别诊断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TNC、Sema3A、MCP-1与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关系分析

    汤翠翠陈京霞彭亮红李征亚...
    4574-4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房水腱生蛋白C(TNC)、信号素3A(Sema3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关系。方法:选取240例(300眼)PDR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NVG将其分为并发NVG组与非并发NVG组。检测房水TNC、Sema3A、MCP-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R患者术后NVG的影响因素。结果:240例(300眼)PDR患者术后1年发生NVG共55例(79眼),占比26。33%。并发NVG组房水TNC、Sema3A、MCP-1水平高于非并发NVG组(P<0。05)。视网膜无灌注区残留,同侧颈动脉狭窄>25%,TNC、Sema3A、MCP-1水平升高是PDR患者术后NV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水TNC、Sema3A、MCP-1高表达为PDR患者术后NV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腱生蛋白C信号素3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血清SPP1、E-cadherin、STAT3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晓军徐巧玲赵于天沈培佩...
    4578-4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血清分泌磷酸蛋白1(SPP1)、E-钙黏蛋白(E-cadherin)、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6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期我院体检的7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晚期NSCLC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结果:NSCLC组放疗前血清SPP1、STAT3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cadh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结束后146例晚期NSCLC患者总有效率为47。95%(70/146)。无效组放疗前、放疗后血清SPP1、STAT3水平均高于有效组,血清E-cadherin水平均低于有效组(P<0。05)。死亡组放疗前血清SPP1、STAT3水平高于生存组,血清E-cadherin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放疗前血清SPP1、STAT3水平高表达,血清E-cadherin水平低表达,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血清SPP1、STAT3水平降低,血清E-cadherin水平升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分泌磷酸蛋白1E-钙黏蛋白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