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双月刊

生物化工/Journal Shengwu Huag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基因工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设计

    张俊李昆太刘海刘铀...
    185-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工程"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存在知识点抽象、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等不足之处.为满足"基因工程"教学的内在需求,达到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基于"基因工程"的课程概况及教学现状,探索课程改革及建设思路,优化混合式课程设计方案,丰富教学方式并增强学习趣味性,切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新工科背景下多元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工科生物工程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从中成药产业链试论品质提升

    何坦叶彬杨超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成药制造作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成药要立足于市场,促进中医的发展,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品质.本文立足于中成药产业链的发展全局,针对中成药品质提升关键环节中的要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只有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加强药材前处理的过程控制,全力提升制药工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质量监管成为常态化,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促进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成药中药材技术革新质量监管

    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郭月波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生物学实验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生物实验室涉及实验类型众多,实验材料复杂,部分设备和化学试剂具有高风险性,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面临着较大挑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高校正常教学,还可能危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高校生物实验室危险源展开探讨,并从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危险源管控和分类管理体系、增加安全设施投入、优化实验室通风系统建设、建立实验室危险品档案、强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入手,提升实验室安全指数.

    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视域下化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殷实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产业的高风险特性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化工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企业的稳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文章从制度建设、监管体系、设备检修以及员工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化工安全管理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全面梳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框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并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子益
    20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具有独特的微球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对药物广泛的适用性,在抗肿瘤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侵袭力强、破坏性大且手术难度高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脂质体,使其具备更好的靶向作用从而提高抗肿瘤疗效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综述了被动、主动及物理化学靶向脂质体的特点及优势,总结归纳了脂质体在乳腺癌、肺癌及脑胶质瘤领域的应用,以期为脂质体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脂质体肿瘤靶向治疗

    乙酰化修饰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高萌杜润蕾
    208-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酰化是一种在癌症中发生较为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RNA和蛋白质上都存在,这种修饰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可发挥重要功能.已知高度保守的RNA修饰N4-乙酰基胞苷(ac4C)作为RNA的转录后化学修饰,有助于在翻译过程中正确阅读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稳定mRNA,提高转录效率.而蛋白质乙酰化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PTM),调节重要的细胞过程,如增殖、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进展.当修饰平衡被打破时,这些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并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近些年,多项研究发现乙酰化修饰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因此,对乙酰化修饰在结直肠癌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并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本文将对乙酰化修饰已有研究以及结直肠癌中乙酰化修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结直肠癌乙酰化药物治疗

    国内女性HPV感染及预防性疫苗接种的研究进展

    赵桂梅
    215-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女性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致病原因是高危型别的HPV的持续感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宫颈癌研究的深入,国内对女性HPV感染情况的研究日趋重视.同时,HPV疫苗作为一种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内女性感染情况,以及HPV预防性疫苗接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方向作一综述.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预防性疫苗宫颈癌

    mi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丽琼
    219-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微小核糖核酸(miRNA)作为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i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探讨miR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肝细胞癌(HCC)微小核糖核酸(miRNA)研究进展

    基于γδ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峥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γδT细胞是一个独特的T细胞亚群,与传统的αβT细胞不同,其T细胞受体(TCR)由γ链和δ链组成.γδT细胞同时具有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性质,在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γδT细胞作为一种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γδT细胞的主要亚群、γδT细胞识别肿瘤和抗肿瘤的机制,以及γδ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γδ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载喜树碱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崔芸菲张沛雯侯俊玲马家宝...
    22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RNA合成,阻止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这种化合物具有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差、毒性较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纳米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喜树碱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抗氧化药物可以消除肿瘤微环境中氧化应激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并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将抗氧化纳米材料作为喜树碱的运输载体,形成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制剂,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抗氧化和抗肿瘤的联合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喜树碱抗氧化纳米药物药物传递系统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