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韩捷音

月刊

1009-5608

sxdsjjs@163.com

0431-86037976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Journal SHUXUE DASHIJIE(JIAOSHI SHIY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

    尤立荣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会做不会说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

    数学语言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数学课堂教材特点语言训练

    让经验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动力

    朱宏飞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权,他们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变被动为主动,充满朝气和活力,最终形成愿学、乐学、善学、思学的学习氛围。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对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活动经验激发数学学习积累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陈英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呢?下面就结合平时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高中学生发展新课程标准学习方式数学教师数学回归

    追求扎实高效的数学课堂

    陈先强郝玉静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学生的学,在“教”和“会了”之间有一个联系的纽带,那就是“学”,学生的“学”又是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所以追求扎实高效的课堂也就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的目标。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扎实高效的课堂呢?

    数学课堂数学老师陶行知学生

    还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浅析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于海峰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年来,数学学科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最初,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猜想什么呢?概括而言,猜想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数学的想象能力,是一种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猜想小学学生数学学科改革开放思维方式想象能力

    在课改中如何发挥习题的作用

    张龙彪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某类习题不仅讲了,而且讲了多遍,可是一段时间后学生又不会做,解题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我们许多老师常常把精力放在研究课堂如何导人,知识的重点难点如何化解等等,而忽略课本习题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课改中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呢?

    课本习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时间

    尊重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发展

    张焱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学生的能动性,多考虑怎样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的能动性得以发挥,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他们的主体意识会更强,他们会寻求更高的发展。

    学生发展学生能力主体作用主体意识能动性教师

    重视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郭伟征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快乐的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学生激发数学活动数学学习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

    叶雨红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等三方面进行论述的。

    数学教学信息收集和处理

    数形结合 建构数学模式——由《植树问题》一课引发的思考

    钱少妹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植树问题”一个是经典的数奥问题,长期备受众多专家、特级老师的青睐,曾经无数次被搬上“舞台”演绎出许多经典课例。而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教版教材将《植树问题》以数学广角的形式引入到四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现在《植树问题》作为一个需要普通四年级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它与奥数课教学有什么区别?它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方式又如何选择呢?以下我将结合我的课例来谈一些想法。

    数学模式植树数形结合引发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