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韩捷音

月刊

1009-5608

sxdsjjs@163.com

0431-86037976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Journal SHUXUE DASHIJIE(JIAOSHI SHIY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利用"引探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弹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创新教育正乘着燎原之势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育界积极倡导:主宰未来,非创新者莫属。只有创新,工农业才会进步;只有创新,科技才会发达;只有创新,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证明,引探教学法不仅是我国新教法百花园中盛开着拘一朵鲜花,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我国现陀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创新能力教学法学生培养利用创新教育创造能力研究成果

    关注预设 收获生成

    葛小娥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同一情境中的不同策略,不同情境中的种种策略,都会在课堂上展现出不同的场景。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分析,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

    收获教学资源动态生成思维过程课堂生成性学生教师

    新课程中的"应用题"教学依然要重视分析数量关系

    梅凯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其实,无论“应用题”如何更名,其解决问题的核心——“数量关系”始终不变。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数量之间的本质的而非表面的、普遍的而非特殊的、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为的内在的联系。所有的数量关系都起源于现实生活,产生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形成于对同一现象的分析、比较、在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得到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即是数量关系式。

    数量关系应用题教学课程组成部分数学研究四则运算表面

    引导学生"再回首"——刍议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黄小华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伯莱克曾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逻辑推理的技能反复推敲判断以及以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现代教学已逐渐把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理论中仅重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是不够的,我们应注重把反思的策略运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把理论的重心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反思上。

    学生反思性教学培养引导自主学习逻辑推理教学理论批判性

    谈初中数学兴趣的培养

    张德丰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这必将促进数学学习的创造性态度。当我们对数学有兴趣时,就会很投入地学习,而且印象深刻,并能激发人的潜在的数学才能,由此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数学素养的不断完善。

    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柯也好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生命发展课堂教学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动态变化

    如何培养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姜国生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教育的本质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相关的思想方法,使能力有所提高。而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必须经过学习者感知、消化、改造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被理解掌握。可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参与意识中学生培养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知识课堂学习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徐洪明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依据这些基本理念,结合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活动数学模型实验教材苏教版学生

    比较分析释疑解惑挖掘提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解读

    张垚杰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迄今为止已逾十年。翻着日渐熟稔的教材,初始的阵痛和碰撞已渐趋平息。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中已经习惯了怎么去适应,并且也能通过一定的努力体现教材的部分要求。然而,在当前甚少改观的评价机制下,教学实际中的“应试”观念通过长达十年的过滤和积淀也越来越趋向于明朗化,这无疑是对数学学习本质理解的再次偏离。

    数学教材六年级人教版解读小学挖掘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高中数学的分类教学

    过琨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与学生交流时,女生经常会跟我说:“老师,班上的好多男生反应多快,一道题目我们还没看明白,他们已经能说出解题思路,这让我们压力好大。”而同时也有不少男生向我反映,他们很羡慕许多女生解答问题时书写整洁,他们会思考但是到下笔时就乱成一团,最后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路,从而造成失分。从这个现象中,我开始思考高中阶段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性。

    高中数学教学分类解题思路数学学习女生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