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韩捷音

月刊

1009-5608

sxdsjjs@163.com

0431-86037976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Journal SHUXUE DASHIJIE(JIAOSHI SHIY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李启亮
    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阶段是智力发展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其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获取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

    许柳红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在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情景提问对一节课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训练教育教学

    培养估算能力“五法”

    施甘野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估算的应用大大超过精确计算,培养估算能力有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检验计算有无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计算的正确率。那么,如何才能加强和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判断能力估算培养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生活

    几何教学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张伟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过程”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在这个理念中,包含着数学的基本方法。比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发现教学规律;比如分析与综合,归纳到演绎,联想到类比的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比如数形结合,运动观点等等。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几何定理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会被动的接受这个定理,而忽略定理的形成过程以及定理内部所包含的数学思维。当然,定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个客观存在为什么是正确的?它存在的合理性、正确性是怎样体现的?如果学生没有对定理产生过程进行知其“所以然”的探究,就未必能掌握它的数学本质。

    几何定理教学过程数学思维训练新课程标准教学规律数形结合运动观点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周丽华
    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发兴趣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教育实践科学家求知欲孩子培养

    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分层教学的探讨

    张责兵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分层教学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师班级授课的体制下,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水平来进行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新课程标准个性化特征教育理念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素质教育

    成语和数学融合的魅力

    马建华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和文学融合的魅力,使数学多么奇妙,一个成语也能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数学增添一份亮色,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享受一种美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干劲。下面举例说明成语和数学融合的魅力体现。

    数学成语象空间学生

    让数学阅读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和谐发展

    管晓燕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以求指教。一、创造阅读的空间1.课前预习阶段: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课前布置一些调查、搜集数学资料的家庭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现实价值所在。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在各种商品的标签上、包装袋上、报纸、杂志上……都能找到百分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百分数无处不在。

    数学阅读学生和谐发展阅读能力课前预习家庭作业分数高年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朱新华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呢?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激发小学数学学习消化不良学习活动自我发展

    数学教学因“错误”而精彩

    徐海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尝试、探究必然生成很多的差错。其实,差错是学生的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开掘并利用差错资源,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创新思维学生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