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张怀民

季刊

2096-4773

sxjzxb@yahoo.com.cn

0351-6925346;6925347;6925349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二段27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活跃公安理论研究气氛,交流公安实战经验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务公安实战科研和教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宗旨,面向全国公安院校教师、公安理论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及民警,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学术品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编辑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相当科研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发表了一批针对公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刊将本着“准确定位、保持特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刊思路,真正把刊物办成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参考性与指导性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立法演变与执法应用研究

    赵学刚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理论研究及执法实务关注的核心与重点,但一些基本理论认识和观点还不够深入,同时也是执法实务中的难题.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旧立法对比分析的视角,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主体、过错、因果关系、限定条件和定量条件等要素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认识、观点进行反思,针对这些内容分别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应提出解决执法实务相应难题的具体思路.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责任主体过错因果关系

    能动司法视阈下人民法庭治理型功能探究——以J省F县共享法庭的建设分析

    曹伟卢金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法庭治理型功能的探讨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文章通过人民法庭对本地区治理资源的挖掘利用,扩展纠纷治理渠道和主体,引入数治技术便民利民,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治理型功能的发挥以共识凝练和机制创新为基础,在描摹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现实局限的基础上,尝试解释乡村社区对治理型功能需求的内在机理,以期达成共识.在法庭创新上,结合F县法院共享法庭建设经验,提供一个契合司法治理型功能的实践样板,以此为人民法庭的新发展提供智识.

    人民法庭治理型功能基层社会治理共享法庭

    轻罪案件非羁押诉讼:少捕慎押的全流程推进

    陶天意李天诚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捕慎押是轻罪治理的必然选择,非羁押诉讼是司法实践中落实少捕慎押刑事司法理念的重要举措.各地司法机关对非羁押诉讼的适用做了诸多探索,通过减少羁押性强制措施、引入智能监管等措施,促进了非羁押诉讼运行的规范化、成熟化.但司法实践中,因受各地司法机关做法不一等因素影响,非羁押诉讼还存在适用案件范围过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监管不足、刑事拘留与审判阶段转逮捕的比例较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扩大非羁押诉讼适用的案件范围,严格限制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同时构建以"司法机关监管为主,人工智能与社会力量监管为辅"的多元监管格局,以保障非羁押诉讼顺利进行.

    非羁押诉讼少捕慎押全流程

    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视域下治安管理处罚惩戒体系的完善

    梁桂英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之际,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不仅对治安管理处罚惩戒体系的完善注入新的要求,而且为治安管理处罚辅助性法律措施的性质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并指引治安管理处罚惩戒体系按以下思路创新完善:强化主动教育预防与综合治理、增加更具警戒功能的申诫罚、增设具有限制隔离戒止功能的禁令式处罚、建立强化经营活动过程管理的渐进式处罚体系、增加"社会服务令"等非处罚措施、引入社区矫正等社会观护制度、合理配置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及其辅助性法律措施.

    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惩戒体系完善

    我国禁毒法的现实观照与立法完善——基于良法善治的禁毒法治寄望

    郭春青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禁毒法治是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实现毒品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然而我国毒情形势所反映出的风险问题和漏洞短板,使现阶段禁毒法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体现在立法层面即是禁毒立法的滞后与诸多局限,并由此引发法律适用中的困境与难题.在此背景下,需要完善符合良法善治理念的禁毒法规范体系,使之不仅在实质内容上适应当下毒情形势的特点与规律,能够回应禁毒实践需求,符合正义和秩序规则,且在形式上具有科学性,为科学开展禁毒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禁毒法治禁毒立法现实立法局限立法完善

    羁押中罪犯保外就医时出现的拒保问题探析——基于综合动因理论

    滕玉萍孙浩涵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外就医作为监外执行的一种方式,在保证罪犯被羁押期间接受医疗照顾的同时,对保障罪犯人权、感化罪犯积极改造、使其尽快回归家庭、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被羁押罪犯因患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时经常会遇到亲属拒保的困境,基于综合动因理论,分别从主体内和主体外两大因素入手,对患者家属实施拒保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担保人员责任、担保方式、执行方法机制等方面亟需厘清和改进.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担保人的教育宣传工作、增加担保方式、改变保外就医执行方法、完善罪犯患者保外就医机制等解决路径,从而推动保外就医工作顺利开展.

    保外就医拒保保外就医机制综合动因理论

    论新时代公安机关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重大风险

    李恒任智行曾琦峰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事关党和国家安危,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战略思考,高瞻远瞩、把握大势,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为新时代谋篇布局.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作为打好政治风险保卫战和阻击战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为回应时代形势要求,全力应对政治安全领域的各种风险挑战,公安机关应统筹建立政治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全力防范化解政权、制度安全面临的重大风险,聚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风险,推动公安机关实现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重大风险能力的优化升级.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上聚焦发力,夯实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国家安观公安机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安全风险社会

    中国近代警政的滥觞——以清末警察立法梳理为脉络

    周依苒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警察制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晚清时期,随着政府试图重整政治经济、改良传统统治方式以及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警察制度开始萌芽.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仿照西方模式创建了近代警察组织,并着手制定相关法律,从而开创了中国近代警察立法的先河.警政律法在此过程中逐渐起着协调朝野与列强关系及安定社会秩序的磨合和缓冲作用.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变革之中,政治动荡、经济萧条、民众困苦,加之传统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警察制度未完全建立,清政府对警察的作用和定位仍处于试探阶段.此外,全国城乡的治安管理仍主要依赖宗法和保甲等地方自治组织,各自为政,难以建立全国统一的警察组织,更未形成以警察基本法为核心的警察律法体系.

    晚清警政法制现代化冲击—回应模式警察立法

    境外媒体对我国国际警务合作的反应及分析

    徐浩炀杜芳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警察机关之间的合作执法行为,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和外交属性,容易成为境外媒体的关注热点.在整理统计境外媒体反应态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报道主要关注点和词频,发现外媒有关中国国际警务合作的评价中不乏正面反应,但主流英文媒体的报道呈现了较明显的负面态度,且存在较多不实内容,对警务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应在提高对外发声能力、积极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合作共赢,不断扩展警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构建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警务合作境外媒体国际警务

    网络水军的犯罪样态及司法应对研究

    杨玉晓王陈泽恒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水军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已形成层级分明、类别齐全、手段专业的违法犯罪产业链,且具有组织性、牟利性和违法性特征.根据网络水军的运作模式及目的,可以分为刷量控评类、造谣引流类、舆情敲诈类、有偿删发帖类.目前面对网络水军的犯罪样态,司法应对存在不足:网络水军之间的意思联络具有模糊性因而"主观明知"以及主从犯划分难以认定;罪名、犯罪数额认定难;证据固定难,专业化侦办能力不足;行刑衔接不畅等.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平台和网民责任,为减少执法冲突降低犯罪率提供保障;其次,根据危害后果采取相应执法措施并提升电子数据取证能力,从而提高司法审判的精准度;再次,通过构建行刑衔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规制路径;最后,通过科学适用刑法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提炼出违法行为的本质属性,确定合理的罪名和罪数,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网络水军犯罪样态行刑衔接司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