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

陈贵云

月刊

1001-8875

023-68252193

400715

西南师范大学校内

数学教学通讯/Journal SHUXUE JIAOXUE TONGXU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撰稿指南

    2页

    HPM视角下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概念教学——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为例

    吕兆勇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HPM视角下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大观念、大主题、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数学史料的"深度",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数系扩充的原则,实现数集的再一次扩充.同时,设置合适的问题串,使学生在新概念生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实现对概念的自主探究.

    HPM数系扩充复数概念概念教学大观念

    数学文化与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综述

    李航李岚
    8-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高中数学文化",从数学文化与课程、数学文化与教科书、数学文化与教学设计、数学文化与教师等四方面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及研究结果,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

    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综述

    高中数学教科书旁白的价值及教学策略

    李林春陈余龙佳慧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旁白是对正文内容进行注释、补充和知识拓展的插语,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教育理念,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2019年版)中的旁白进行教学价值分析,提出教学策略.

    教科书旁白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注重"同课异构"分析,促进概念自然生成——以"偶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刘真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课异构"如同"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每人都有两个思想",这是一种智慧交流,具有取长补短、长善救失等作用.文章以"偶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对几位教师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并从"自然生成"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课异构概念教学自然生成

    加强变式训练 实现融会贯通——以"动态空间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为例

    魏新超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教学不可能将所有题都讲一遍、做一遍,想要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从不同的背景、视角来变化问题的呈现形式,但保持问题的本质特征不变.由此,变式教学应运而生.研究者从"提炼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与"聚拢相对分散的教学内容"两方面出发,谈谈变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并以"动态空间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为例,阐述如何应用变式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变式训练问题动态空间几何

    巧妙设计问题 培养数学素养——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教学设计为例

    蔡旦利
    20-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源,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问题的指引.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深刻地理解知识,打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数学素养.

    问题主体意识数学素养

    经历概念形成过程 提升数学抽象素养——以"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刘勃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讲授"记忆"的单一教学模式,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渐明晰概念的本质,达成知识内化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概括等过程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发展关键能力.

    数学概念形成过程抽象素养

    聚焦深度学习 发展核心素养——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教学为例

    彭科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发展学力是教学的根本.实践证明,支持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理论有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等.研究者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教学为例,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历史情境,初步抽象概念;问题驱动,探索概念关系;深入探索,探究证明方法;挖掘背景,揭露几何意义;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基本不等式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探究教学有效性研究——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教学为例

    孙小兵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进,以人才选拔的方式引领教育,落实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研究者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教学为例,从概念教学概述与教学分析出发,基于"创设情境,导入概念""深度探索,生成概念""练习训练,升华概念"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与研究.

    新高考概念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