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医学教育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教育

山西医科大学

段志光

月刊

2095-1450

shanxixuebao@yahoo.com.cn

0351-4135432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基础医学教育/Journal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基础医学教育》由山西医科大学主办,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教材建、教育理论探讨、教学管理研究,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WBGT指数测定实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袁金涛王雨露王娜于树玲...
    779-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实验教学具有挑战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应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设综合性实验课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自学实验理论和方法,在虚拟仿真软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章以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测定实验为例,介绍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湿球黑球温度指数理虚实一体化虚拟仿真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病理学教师数字素养及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何琳莉杨佳于李丽
    783-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与形态学联系紧密的病理学科教育中,更具动态性、针对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的数字病理运用广泛,为创新教育注入源动力.病理学教师素质素养的提升,是构建数字病理教育新生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各高校病理数字素养体系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存在着数字资源不协调、数字意识不强、数字能力匮乏、数字教学抵制等问题.文章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总结病理学教师数字素养认识现状,创新提出教育"三促"模式,帮助打造数字形态下创新型课堂建设体系,并着力于解决数字素养提升难题,以期突破教学瓶颈,建立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强军.

    病理学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教师数字素养创新能力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案例分析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杜艳华吕晓飞林园
    78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抗菌药为例,采用课前抛出典型综合性临床案例,课中引导学生临床用药注意事项,课后线上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课的教学方式,探讨了以综合性临床案例为先导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整合式案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分析评价教学效果,以期为药理学教育改革提供实践经验与思路.

    药理学案例教学法综合性临床案例教学改革抗菌药物

    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在肌骨超声多学科培训中的探索

    杨小欢陈松刘甜郜雅...
    792-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情景模拟翻转课堂在综合医院肌骨超声多学科培训(MDT)中的应用效果,课题组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疼痛科及康复医学科年青医师89名,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4).分别采用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及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肌骨超声技术规范化培训.经过6个月的系统培训,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预习、自学、提问、讨论、问题解决、文献检索及PPT制作等方面均表现更佳(P<0.05).情景模拟翻转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临床思维,促进多学科医师掌握肌骨超声新技术,提升专科诊疗水平.

    肌骨超声情景模拟翻转课堂教学医院多学科培训

    对分课堂在麻醉学教学中的课堂设计和应用研究

    吕志敢郭晓晶王海燕王哲...
    798-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课程教学质量,课题组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探讨该教学模式对麻醉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和完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临床教学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依据.选取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实施PAD教学模式,对麻醉学教材中局部麻醉章节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后教师使用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各项目得分率均在79%以上,表明医学生麻醉学对分课堂学习效果良好.对分课堂理念清晰、简洁实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临床课程教学质量.

    麻醉学对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形成性评价

    基础医学下设二级学科调整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及思考

    付四清王玉刚
    803-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为我国学科专业设置及规范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依此对基础医学下设二级学科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相融合.调整后的学科专业既保持了与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一级学科协同发展的关系,也进一步强化了基础医学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使命,对基础医学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科调整二级学科学位

    "一体两翼"训练体系助力培养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

    舒兴盛艾小娇刘文娟张小静...
    807-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是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能否培养出科研创新型研究生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基于国家对于基础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大需求及深圳大学争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立足点,聚焦当前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突出问题,依托深圳大学医学部优质科研平台、依靠高水平师资队伍,经初步构思及凝练,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以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为结果导向,以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推进"三早举措"和"文献研讨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原始动力,初步培养出一批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基础医学人才.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创新科研能力三早举措文献研讨会

    三维度融合的创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式探究

    吴遵秋吴宁孙见飞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文章结合地方医学院校办学定位,提出了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实现路径.基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式教育三个维度融合贯通,从综合性育人平台、育人方式、师资队伍、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形成校园有效有质育人新生态,推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塑造协调统一,为医学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式教育深度融合人才培养

    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提升教学医院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江维赵阳韦巍贺晨阳...
    816-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重点.医学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医学生一大半的医学教育在教学医院进行,教学医院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难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医学生科研能力不强,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了解不深入、申请不积极、实施效果不理想,但对科研培养有强烈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文章尝试通过创新训练项目提高教学医院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训练科研能力教学医院创新能力

    预聘背景下医学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支持路径研究

    王允王茜赵璐
    820-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聘制是医学类高校已实行或逐步推行的一项重要人事制度改革,旨在支持教师专注自身发展、取得优秀学术成就.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的中坚力量和未来资源,但当前面向青年教师的预聘制内涵仍不明确、效能有待进一步激发.医学类高校应当专注人才筛选初衷,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评价、多样化成才的青年教师发展支持和保障体系,全面覆盖教学、科研、临床、社会服务、同行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促进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青年教师多元化评价预聘支持路径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