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杨世兴

月刊

1000-7377

Shanxi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医学杂志/Journal Shaanx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与药物、临床病理、检验护理方面的论著、综述及病例报告,介绍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防治经验等。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动脉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及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左玮玮郭泓江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狭窄程度及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CPTL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为合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0)、中度组(n=38)和重度组(n=67),另选92例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未合并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与DSA检测结果比较,CTA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中度组患者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脂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合并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占比、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相关性,且与其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颈动脉CTA检测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且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相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颈动脉狭窄相关性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刘畅刘大进祁昔琴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162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CRP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7例)和非复发组(135例),随访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既往子宫腔内相关手术史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放置曼月乐环为保护因素(P<0。05)。以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复发风险模型构建,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95%CI:0。821~0。930),在最佳截断值0。57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20/24)、94。93%(131/138),阳性预测值 74。07%(20/27),阴性预测值 97。03%(131/135),经 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x2=12。035,P=0。417,该模型内部预测EP患者TCRP术后复发的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35岁、既往子宫腔内相关手术史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放置曼月乐环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TCRP术后复发的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复发预后因素风险预测模型验证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李丽丽杨敏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7例确诊为T2DM且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者作为CAS组,选取确诊为T2DM但颈动脉未发现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R、QT、QTc间期测定值、血糖血脂等,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结果:CAS组患者的PR、QT、QTc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患者,CAS组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延长(OR=1。833)、QT延长(OR=1。718)、QTc延长(OR=1。487)、TG 增高(OR=1。833)、hs-CRP 增高(OR=2。081)、糖尿病病程延长(OR=2。036)是 T2DM 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监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选指标。

    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QTc间期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级氧化蛋白产物、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张解马聪孙婷婷张雪...
    76-7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16例经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预后情况作为分组标准,即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MCP-1、AOPP、尿UACr水平,分析其与CRF血液透析治疗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6例CRF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预后不良42例(36。21%),预后良好74例(63。79%)。不同预后患者在年龄、合并症和血白蛋白(ALB)、MCP-1、AOPP、UACr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MCP-1、AOPP、UACr水平与CRF血液透析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均P<0。05)。MCP-1、AOPP、UACr对血液透析治疗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5(95%CI:0。718~3。921),灵敏度 87。50%,特异度 90。79%(均 P<0。05)。结论:CRF 血液透析治疗预后不良患者血清MCP-1、AOPP水平和UACr值升高,三者与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关系密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级氧化蛋白产物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预后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万腾吴晓凡李靖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血管介入栓塞术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血流变异度对老年患者术前血容量的评估价值分析

    饶光明郑东刘洪蒋丽娜...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RVI)、血流变异度(BVI)对老年患者术前血容量的评估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确诊的148例患者,根据术前中心静脉压(CVP)进行分组,分为低血容量组(CVP<5 cm H2O,n=52)和非低血容量组(CVP≥5 cmH2O,n=9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左侧颈内静脉最大直径(Dmax)、最小直径(Dmin)、血流速度最大值(BVmax)、最小值(BVmin)、RVI、BV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Dmax、Dmin、BVmax、BVmin、RVI、BVI与CVP的相关性。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颈内静脉超声参数对老年患者术前血容量诊断效能的ROC曲线特征。结果:低血容量组CVP水平低于非低血容量组(P<0。05);低血容量组的Dmax、Dmin、BVmax、BVmin、BVI等超声参数均低于非低血容量组,RVI高于非低血容量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VP与超声Dmax、Dmin、BVmax、BVmin、BVI参数均呈正相关,与RVI呈负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Dmax、B Vmax、B Vmin、RVI、BVI等颈内静脉超声参数对老年患者术前血容量诊断AUC分别为0。619、0。632、0。641、0。688、0。725,敏感度分别为 59。62%、67。31%、67。31%、82。69%、84。62%,特异度分别为 54。17%、63。54%、63。54%、73。96%、76。04%,其中RVI、BVI的评估价值较高(均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静脉RVI和BVI参数是老年患者术前血容量评估的重要参数,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多普勒超声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血流变异度术前血容量评估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血栓素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的影响

    刘冰霍会永赵聪慧刘晓霞...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栓素A2(TX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通过治疗计划不同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4)。对照组方案为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观察组为DSA引导下的神经介入取栓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CXCL16、TXA2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70。37%(均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清CXCL16、TX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皮素-1(ET-1)、TXB2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V、FIB、PAR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29%、62。96%(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可以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降低血清TXA2、CXCL16水平。

    脑梗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血管内皮功能血栓素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神经功能

    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ICU患者低氧血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韦树旺韦张旭廖世锋韦珊珊...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M-CCUE)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低氧血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转入ICU低氧血症患者,采用M-CCUE方案进行病因分析,并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匹配,对比分析M-CCUE方案诊断效能。结果:86例常规检查诊断肺水肿30例,胸腔积液17例,肺实变/肺不张25例,气胸12例。经M-CCUE方案诊断肺水肿33例,胸腔积液16例,肺实变/肺不张26例,气胸11例。进一步评估,最终确诊肺水肿34例,胸腔积液16例,肺实变/肺不张26例,气胸10例。常规检查对气胸诊断特异度为92。10%,灵敏度为60。00%,肺水肿诊断特异度为84。61%,灵敏度为64。70%,对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诊断灵敏度均为超过60。00%。M-CCUE方案对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气胸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80。00%。结论:M-CCUE方案对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病因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

    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超声心脏手术ICU低氧血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分析评分的预测价值

    王萌杜俊秋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肺炎(AIS-APS)评分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择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P感染分为SAP组(n=70)和非SAP组(n=90),分析AIS患者感染SAP的危险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集AIS患者痰液标本,记录标本来源并进行菌种鉴定,用ROC曲线分析AIS-APS评分对AIS患者感染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表(NIHSS)评分>8、AIS-APS评分是影响AIS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均P<0。05)。70例感染SAP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85株,最多的是格兰阴性杆菌一共56株在其中占比65。88%,其次是格兰阳性菌一共16株占比18。82%,真菌一共13株占比为15。29%。ROC曲线分析显示,AIS-APS评分对AIS患者感染ASP的预测AUC为0。75,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74。29%(均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NIHSS评分>8、AIS-APS评分是影响AIS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AIS-APS评分是预测AIS患者感染SAP的有效工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AIS-APS评分预测价值病原菌

    涎液化糖链抗原-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张洁如王浩杰许梅杰陈晓蛟...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6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06)和重度组(n=61),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和预后不良组(n=45),另选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KL-6水平、CAR以及改良CR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肺功能异常患者占比、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肺功能异常、高血清KL-6水平、高CAR、高改良CRP评分是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诊断重度间质性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预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结论: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重度ILD患者的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度,且对ILD患者的预后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间质性肺疾病涎液化糖链抗原-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评分严重程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