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

    朱晓宏李婉婷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至关重要.聚焦大学与高中的思政课教学现状,通过大学教师、大学生、高中教师三个视角可直观地发现各学段思政课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从教育专业视角进行考察,教师对于思政学科知识与学生理论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教育学理解,或许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着眼于推进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教师有必要重构教学专业能力,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也要加强教育学专业修炼.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这是教学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各学段教师如果能由此出发展开教学设计与实施,将开拓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新局面.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专业能力学生理论思维能力

    新时代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提升

    张萌萌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体现在话语形态的渗透力、话语内容的引领力、话语风格的生命力、话语语境的感染力等方面.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话语建设中灵活转换话语形态,构筑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尊重个体发展,引导教育对象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构建对话式话语新范式;不断提升智能媒介素养,实现角色重塑,构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思政课话语亲和力课堂实践

    思政课案例教学的一体化实践

    赵丹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均提及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有效手段,应避免"简单拿来""呈现即可""点评即评价"等误区.教师可以从围绕教学主题优化、科学处理与情境创设的关系、多维激励促评价增值等方面着手,优化案例教学,切实推动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案例教学案例优化思政课一体化

    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

    潘建红刘昊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改革创新始终要与铸魂育人同向而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快速崛起,逐渐成为实现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和育人实效提升双向贯通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擘画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新图景,释放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效能,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此过程中,势必要增强思政课育人针对性,结合各学段学生不同学情,促进学情与技术应用一体化;推动思政课育人的整体性,构建整体联动机制,实现"智能+思政"生态一体化.同时,以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为原则,培养师生核心素养一体化,创设良好育人环境,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一体化.

    智能技术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实效

    基于学科任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培育

    杨志敏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过程中,学科思维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思维,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学科思维以促进核心素养发展,需要遵循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课标确定的学科任务引导教师关注判断思维、比较思维、辩证思维、迁移思维等不同思维方式,解剖这些思维方式的内涵和要求,可以给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指明方向.

    学科任务学科思维课堂实践道德与法治

    坚持铸魂育人的高质量思政课教学

    纪立建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需要高中思政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教学设计.高质量的思政课需要强化教学目标的价值性,坚持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坚持情境的真实性,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需要突出问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切实提升高中思政课的质量,真正做到铸魂育人.

    铸魂育人高质量思政课教学设计优化

    项目化学习提升教师一体化素养——以政治认同一体化项目化学习为例

    王晓娜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教学的关键主体.当前,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真正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的一体化素养迫在眉睫.项目化学习与一体化教学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内在要求高度契合.通过项目化学习的组织和实施,教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大思政教育教学意识、跨学段课程协调能力、差异化活动组织能力和素养型教学评价能力,培育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素养,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落地实施.

    项目化学习一体化素养政治认同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作业设计的"加减法"

    汪金凤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机制下,作业设计要在负担上做"减法",具体做到:在目标理解上,从知识转向素养;在任务设计上,从零散转向整体;在情境创设上,从封闭转向开放;在难度设计上,从"低幼化""中考化"转向适龄化.同时,要在"加法"上做文章:在真实情境加工上注意"深度";在任务形式上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在适应社会发展上增加"高度".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要坚持育人为根本遵循,做到以素养为本、以学情为基和以系统为脉,最终都指向提质增效.

    "双减"高质量作业设计"加减法"提质增效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少年当自强"为例

    王慧珍王路遥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了传统"身心二元论"认知模式,注重身心一体.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认知活动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身心自由的互动体验和身体力行的合作探究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参与,并采用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具身认知道德与法治教学身体力行

    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多维运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为例

    张珩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具有文化传承、道德示范、精神引领的重要功能.思政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红色资源思政课教学多维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