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miR-375、miR-155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王根柱王亦茹常学忠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375、miR-155与其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miR-375、miR-155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将患者以肝外转移分成转移组、非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375、miR-155差异,应用受试者曲线(ROC)分析两者诊断临床分期效能;随访1年内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miR-375、miR-15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miR-155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转移组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低于非转移组,miR-155表达水平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75、miR-155及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AUC分为0.898、0.847、0.941;miR-375高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miR-375低表达患者,miR-155高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均短于miR-155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75、miR-155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375、miR-155与患者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指标,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肿瘤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指导.

    原发性肝癌miR-375miR-155临床分期预后

    辐照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肝癌患者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王云鹏张新蔚吕旭方马宝亮...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辐照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肝癌患者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癌患者,根据输血红细胞类型,将以辐照红细胞输注治疗的65例患者纳入辐照组,以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普通组.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14 d时,2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水平(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比较输血后3个月内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输血后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输血后14 d时,辐照组患者Th1、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Th2、Treg、IL-10、IL-17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2组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3个月内辐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随访3年,2组患者PF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结论 异体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将抑制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而辐照红细胞输注可减轻异体输血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反应,后者在肝癌手术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辐照红细胞普通悬浮红细胞肝癌CD4+T细胞亚群

    甲状腺癌组织中TIPE2、LASP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张瑜马征泽王曼阎芳...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内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LASP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理标本后,再切除距离肿瘤2 cm以上的正常组织作为癌旁标本,术后及时送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IPE2、LASP1表达,比较肿瘤标本及癌旁标本内TIPE2、LASP1表达差异;比较TIPE2、LASP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标本内TIPE2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标本,LASP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E2表达阳性组Ⅰ~Ⅱ期、淋巴结无转移、肿瘤直径<2 cm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P1表达阳性组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 cm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81例患者共31例出现复发转移,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27%(31/81);TIPE2表达阳性组预后不良5例(17.24%),阴性组预后不良26例(50.00%);TIPE2阳性组预后不良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7,P=0.004);LASP1表达阳性组预后不良率(45.00%)高于阴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0.03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内TIPE2阳性表达率较低,LASP1阳性表达较高,TIPE2、LASP1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关系密切,且TIPE2低表达、LASP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甲状腺癌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病理特征临床预后

    血清VEGF、vWF联合超声参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

    王小明熊艳娜
    14-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超声参数对甲状腺癌(TC)的诊断价值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良性,n=70)和实验组(恶性,n=38).比较两组血清VEGF、vWF及超声参数差异,分析血清VEGF、vWF水平与T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观察血清VEGF、vWF联合超声参数对TC诊断效能,分析血清VEGF、vWF及超声参数与TC患者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分子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血清VEGF、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声检查不同病灶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占比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50岁TNM分期为Ⅲ或Ⅳ期、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10 cm患者血清VEGF、vWF水平更高(P<0.05);联合检测诊断T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参数单独诊断TC,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l)、血清钙结合蛋白A4(S100A4)、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VEGF、vWF及各超声参数与TC患者Bcl-2、Wipl、S100A4、SATB1表达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VEGF、vWF联合超声参数检测能有效提高TC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且与TC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甲状腺癌超声参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诊断肿瘤恶性程度

    血清LDH、VEGF-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刘松杰徐兵赵健贾磊...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LDH、VEGF-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DH、VEGF-C水平.统计两组血清LDH、VEGF-C水平,分析血清LDH、VEGF-C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 血清LDH、VEGF-C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与性别、年龄均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DH、VEGF-C水平均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LDH、VEGF-C水平均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P<0.05).血清LDH联合VEGF-C对胃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为0.877,95%CI为0.783~0.925,灵敏度为80.89%,特异度为95.18%.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LDH、VEGF-C水平较高,且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LDH、VEGF-C水平预测患者预后.

    LDHVEGF-C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血清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蒋志强赵洲易白紫燕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85例纳入胃癌组,同时期收集慢性胃炎患者60例纳入慢性胃炎组,体检健康志愿者6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X9蛋白水平 .分析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组血清SOX9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SOX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慢性胃炎组,而慢性胃炎组SOX9水平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X9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Lauren分型相关(P<0.05),血清SOX9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血清SOX9水平区分胃癌组和对照组的AUC 为 0.942,95%CI 为 0.921~0.982,区分胃癌组和慢性胃炎组的 AUC 为 0.842,95%CI 为 0.782~0.913.将 SOX9水平为46.0 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88.5%,进一步诊断早期胃癌,AUC为0.755,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0.1%.结论 血清SOX9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有关,可用于诊断胃癌,还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恢复情况.

    SOX9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诊断

    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买春阳张健闫振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过往CAG入院复查患者,以其中69例CAG患者为胃炎组,40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细胞瘤变患者为低级别瘤变组,34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细胞瘤变患者为高级别瘤变组,57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胃癌组根据胃癌进展程度分为早期组(n=31)和进展期组(n=26).200例患者均进行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比较胃炎组、低级别瘤变组、高级别瘤变组、胃癌组4组患者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比较早期组和进展期组患者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使用logistic相关性模型分析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发生、胃癌进展程度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LC26A9基因表达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使用ROC曲线分析SLC26A9基因表达对胃癌进展程度的判断价值.结果 胃炎组、低级别瘤变组、高级别瘤变组、胃癌组4组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且胃炎组>低级别瘤变组>高级别瘤变组>胃癌组(P<0.05);早期组患者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组(P<0.05).经lo-gistic 相关性分析,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发生、胃癌进展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中,胃黏膜 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诊断胃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95%CI为0.892~0.965,敏感度为91.23%,特异度为87.41%,截断值为0.2787;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诊断胃癌进展程度AUC为0.881,95%CI为0.768~0.952,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0.65%,截断值为0.2368.结论 胃黏膜SLC26A9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CAG患者疾病恶化为胃癌及其胃癌进展程度.

    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SLC26A9基因相关性

    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LETM1、TIMP-1表达的关系研究

    万云杰夏甘树王子铭张志忠...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中期胃癌患者102例,术前行LETM1、TIMP-1检查,以术后3年内胃癌是否复发为评估标准,经ROC曲线分析术后3年,术前LETM1、TIMP-1及联合检测在评估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状况中的预测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比较生存时间≥3年及<3年患者术前LETM1、TIMP-1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3年内胃癌复发57例(55.88%),未复发45例(44.12%).其中65例LETM1阳性患者中,共有48例(73.85%)复发,17例(26.15%)未复发;37例LETM1阴性患者中共有9例(24.32%)复发,28例未复发(75.68%);TIMP-1阳性共63例,有46 例(73.02%)复发,17例未复发(26.98%);TIMP-1阴性共有39例,其中有 11例(28.21%)复发,28例未复发(71.79%).联合检测预测3年内复发71例(69.61%),无复发31例(30.39%).LETM1高表达共54例,其中43例(79.63%)生存时间<3年,11例(20.37%)生存时间≥3年;LETM1低表达共48例,其中10例(20.83%)生存时间<3年,38例(79.17%)生存时间≥3年;TIMP-1阳性共有62例,其中46例(74.19%)生存时间<3年,16例(25.81%)生存时间≥3年;TIMP-1阴性共有40例,其中共有7例(17.50%)生存时间<3年,33例(82.50%)生存时间≥3年.结论 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与LETM1、TIMP-1表达关系密切,同时LETM1、TIMP-1检测亦可用于预测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状况,且准确率较高,具备临床价值.

    胃癌根治术胃癌复发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血清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曹霞张佳盈徐满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胃良性疾病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不同分期胃癌患者血清学指标变化;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G-17、PGR、CEA、CA19-9、脂联素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 G-17[(16.25±2.18)pmol/L]、CEA[(12.84±2.13)ng/mL]、CA19-9[(42.53± 4.28)U/mL]水平高于对照组,PGR[(4.89±0.42)]、脂联素[(5.21±1.05)μ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 期胃癌患者 G-17[(14.58±1.69)pmol/L]、CEA[(8.64±1.32)ng/mL]、CA19-9[(36.59±4.02)U/mL]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PGR[(6.15±1.02)]、脂联素[(7.02±1.15)μg/mL]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G-17、PGR、CEA、CA19-9、脂联素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5、0.784、0.786、0.722、0.950,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诊断效能,便于临床早期筛查工作开展.

    胃癌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比值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疾病筛查

    乳腺癌组织中FOXP3、CMTM6、Shoc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平赵培李玉环王丽娜...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P3(FOXP3)、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Shoc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5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OXP3、CMTM6、Shoc2的阳性表达.收集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分析FOXP3、CMTM6、Shoc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分析三项指标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FOXP3、CMTM6、Shoc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FOXP3、CMTM6、Shoc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大小无关(P>0.05);FOXP3、CMTM6、Shoc2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OXP3、CMTM6、Shoc2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CMTM6、Shoc2在乳腺癌组织内呈高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且三项指标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差.

    乳腺癌叉头框蛋白P3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Shoc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