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miR-374a、TSGF、SCCAg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周颖王淑丽李红娟田晓娜...
    42-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miR-374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LNM)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10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有无LNM分为LNM组(28例)和无LNM组(81例),对可能影响宫颈癌LNM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年龄、分化程度、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肿瘤直径及血清miR-374a、TSGF、SCCAg.ROC曲线评价血清miR-374a、TSGF及SCCAg诊断宫颈癌LNM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间质浸润深度、LVSI、肿瘤直径、血清miR-374a、TSGF及SCCAg与宫颈癌LNM有关(P<0.05);年龄、分化程度、FIGO分期与宫颈癌LNM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间质浸润深度≥ 1/2、肿瘤直径≥2 cm、血清miR-374a、TSGF及SCCAg均是宫颈癌LNM的危险因素(P<0.05);LVSI与宫颈癌LNM无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374a、TSGF、SCCAg单独及三者联合诊断宫颈癌 LNM 的 AUC 分别为 0.695、0.681、0.714、0.786,敏感度分别为 53.57%、82.14%、78.57%、82.14%,特异度分别为90.12%、53.09%、65.43%、72.84%.结论 血清miR-374a、TSGF及SCCAg是早期宫颈癌LNM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诊断早期宫颈癌LNM,且三者联合的诊断的效果更佳.

    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miR-374aTSGFSCCAg

    肺癌患者血清Pokemon、AGR2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王小倩邬德东张倩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Pokemon、AGR2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NSCLC患者85例纳入NSCLC组,同时期收集体检正常8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Pokemon、AGR2表达水平,及影响NSCLC患者血清Pokemon、AGR2表达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最佳临界值,对比不同血清Pokemon、AGR2表达患者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NSCLC组血清Pokemon[(189.68± 91.13)ng/ml]、AGR2[(15.62±5.22)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6.792,P<0.001;t=20.439,P<0.001).肿瘤直径、TNM分期均为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P<0.05,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并不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Ⅳ期均为影响血清Pokemon、AGR2水平的因素.血清 Pokemon 水平 AUC=0.832(95%CI:0.674~0.988),血清 AGR2 水平 AUC=0.814(95%CI:0.651~0.954).Pokemon<135.08 ng/ml 组和 AGR2<15.52 ng/ml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 Pokemon≥ 135.08 ng/ml 组、AGR2≥15.52 ng/ml 组(x2=6.079,P=0.014;x2=7.774,P=0.005).淋巴结转移、Pokemon ≥ 135.08 ng/ml、AGR2 ≥15.52 ng/ml均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血清Pokemon、AGR2表达水平上升,均可作为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指标.

    肺癌Pokemon前梯度蛋白2临床意义预后

    BRCA1基因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

    骆许静孙桢马耀先方晓瑞...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68例手术切除新鲜肺腺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癌组织边缘10 cm)标本,qRT-PCR检测BRCAlmRNA水平与免疫组化BRCA1基因表达;采用Oncomine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TIMER数据库分析BRCA1基因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采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显示肺腺癌(LUAD)中BRCA1基因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BRCA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ER数据库分析,BRCA1表达与中心粒细胞(γ=0.147,P=1.28 ×10-3)浸润水平具有强相关性,但与B细胞(γ=-0.09,P=4.73 × 10-2)、CD8+T 细胞(γ=0.047,P=3.00 × 10-1)、CD4+T 细胞(γ=0.039,P=3.91 ×10-1)、巨噬细胞(γ=-0.038,P=4.05 ×10-1)、及树突状细胞(γ=0.039,P=3.85 ×10-1)无相关性;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BRCA1基因高表达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肺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CA1基因及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BRCA1基因与患者不良预后及中性粒细胞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肺腺癌BRCA1基因免疫细胞浸润预后

    外周血SCC、ProGRP、CA-125及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张梅芳孙岚英娄利梅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前胃泌素释放肽(ProGRP)、糖类癌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90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作为良性组(82例)和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90例),统计3组外周血SCC、ProGRP、CA-125 和 CYFRA21-1 水平,并采用 ROC 曲线分析 SCC、ProGRP、CA-125 和 CYFRA21-1 对 NSCLC 预后的预测效能,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组血清SCC、ProGRP、CA-125和CYFRA21-1表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生存组血清SCC、ProGRP、CA-125和CYFRA21-1表达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C、ProGRP、CA-125、CYFRA21-1联合预测NSCLC预后的AUC为0.933,高于单一指标(P<0.05);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鳞癌、TNM 分期 T3~T4、淋巴结转移、SCC>1.57 ng/mL、ProGRP>73.04 pg/mL、CA125>29.53 U/mL、CYFRA21-1>3.00 ng/mL 均为 NSCLC 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 患者外周血 SCC、ProGRP、CA-125、CYFRA21-1表达升高,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前胃泌素释放肽糖类癌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

    HMGB1、MYCN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侯栋亮张飞韦源
    61-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髓细胞瘤病毒相关基因(MYCN)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NB患儿临床资料.术中采集所有患儿病理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后及时送至病理科检验,并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MYCN在病理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比较HMGB1、MYCN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表达、MYCN表达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HMGB1阳性表达率、MYC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阳性组肿瘤转移率、肿瘤分期Ⅲ期率、低分化率高于HMGB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CN阳性组肿瘤转移率、肿瘤分期Ⅲ期率、低分化率高于MYC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MYCN在儿童NB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阳性表达与肿瘤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临床诊疗新靶点.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高迁移率族蛋白B1骨髓细胞瘤病毒相关基因临床表达

    血清CXCL5、sICAM-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转归的相关性

    朱其军魏文焕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NMIBC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不同CXCL5、sICAM-1水平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无瘤生存期情况;采用COX回归验证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不同CXCL5、sICAM-1水平患者的无瘤生存期.结果 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NMIBC患者血清CXCL5、sICAM-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γ=0.328,P<0.001).血清CXCL5、sICAM-1高表达组中NMP22≥10 U/ml、低分化患者占比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CXCL5、sICAM-1不同表达组的年龄、性别、TNM分期、病灶大小及病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NMIBC患者中,经为期1年的随访,有34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8.8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NMIBC患者无瘤生存情况有关(P<0.05);血清CX-CL5、sICAM-1水平高表达组的总体无瘤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NMIBC患者术后转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趋化因子配体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生存分析

    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的关系

    孙俊红张方方张丽媛李雷花...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94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进行分组,将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骨转移组,将前列腺癌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前列腺癌组.统计分析骨转移组与前列腺癌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病程、TNM分期、体质量指数等)、两组MnSOD基因Val16Ala遗传平衡检验、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分布以及携带不同基因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骨转移组40例,前列腺癌54例.两组年龄、病程、TNM分期、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和前列腺癌组MnSOD基因Val/Val、Val/Ala和Ala/Ala基因型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MnSOD基因Ala/Ala基因型、Al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前列腺癌组,Val/Val基因型频率、Val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前列腺癌组(P<0.05).MnSOD基因Val16Ala基因型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PSA、年龄以及Gleason评分无关(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Ala/Ala比例75.00%(18/24)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MnSOD基因Val1 6 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存在关系,可能存在促进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作用.

    前列腺癌骨转移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易感性

    《实用癌症杂志》2024年征稿征订启事

    73页

    Flt3L、TGF-β1及EGFR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

    高磊赵梅魏兴禹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首次确诊AML患者作为观察组,募集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良好组(86例)和不良组(3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上述指标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Flt3L、TGF-[31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AML患者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为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4、0.838、0.858.结论 Flt3L、TGF-β1及EGFR与AML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

    CAR-T细胞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LDH、ALC、CD4+/CD8+、Ki67 表达的影响

    付艳杰郭文静段鹏月刘星辰...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绝对值(ALC)、CD4+/CD8+、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92例,均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记录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LDH、ALC、CD4+/CD8+、Ki67水平.观察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AnnArbor分期、ECOG评分、结外受累部位、国际预后指数(IPI)、CAR-T治疗线数,以及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 水平.结果 CAR-T 免疫治疗后 CR 39 例(42.39%),PR 24 例(26.09%),SD 18 例(19.57%),PD 11 例(11.96%);总有效63例(68.48%).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71例(77.17%),低免疫球蛋白血症73例(79.35%).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LDH、Ki6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ALC、CD4+/CD8+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治疗无效患者年龄、AnnArbor分期、结外受累部位数量、IPI、LDH、Ki67、CAR-T治疗线数均高于治疗有效组患者,ALC、CD4+/CD8+均低于治疗有效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AnnArborⅣ期、多结外受累部位数量、高IPI得分、二线以上CAR-T以及治疗前LDH、Ki67的水平升高和ALC、CD4+/CD8+的水平降低是影响DLBCL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建立ROC曲线,LDH、ALC、CD4+/CD8+、Ki67 AUC分别为0.823、0.835、0.873、0.849,提示LDH、ALC、CD4+/CD8+、Ki67对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降低LDH、Ki67水平表达,升高ALC和CD4+/CD8+表达,且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表达对CAR-T细胞免疫疗法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绝对值肿瘤增殖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