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阴道彩超在卵巢黄体破裂与宫外孕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于海燕葛桂霞李春峰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超在卵巢黄体破裂与宫外孕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疑似卵巢黄体破裂与宫外孕破裂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分别应用经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两种鉴别诊断方法实施诊断。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 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中宫外孕破裂23例,卵巢黄体破裂19例。经腹部彩超诊断准确率为52。38%;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86%。两种诊断方法中,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在卵巢黄体破裂与宫外孕破裂鉴别诊断中有突出优势,疾病鉴别准确率更高。

    经阴道彩超卵巢黄体破裂宫外孕破裂鉴别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脂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测意义分析

    诸葛纯妍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脂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的68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孕期体脂率、甘油三酯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期体脂率及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合理营养指导,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代谢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脂率甘油三酯

    孕妇不同孕期D-二聚体、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艳祁从辉李进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在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建卡的9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各30例。检测并比较不同时期孕妇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结果 孕妇的PT、APTT、TT随着孕周增加而缩短,FIB和D-二聚体水平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联合动态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孕妇体内的凝血状态,有效预防分娩或产后大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全面保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孕妇凝血四项D-二聚体凝血状态

    探讨应用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临床效果

    吴海燕陈芳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PCSD)的价值。方法 选取42例PCS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具有完整的B超诊断信息。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位置、子宫大小、瘢痕位置;比较观察组不同子宫位置、不同剖宫产次数患者的宫壁瘢痕缺损情况。结果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的长径、横径、前后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位置以后位69。05%为主,对照组以前位64。00%为主(P<0。05)。观察组不同子宫位置、剖宫次数的宫壁瘢痕缺损的深度、宽度和残存肌层厚度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采取B超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的优势,可清晰显示PCSD的声像图特征。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B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位置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卵巢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及对其心理应激的影响

    杨彬刘璟玉周盈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癌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每组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心理应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PC)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N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卵巢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提升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卵巢癌手术心理弹性评分心理应激

    快速康复护理对子宫全切术麻醉复苏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

    殷冬斌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子宫全切术麻醉复苏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全切术麻醉复苏期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x2=5。000,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麻醉复苏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护理子宫全切术麻醉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并发症

    舒适护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患者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

    陈丹丹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患者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16例行宫腔镜诊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结果 术后10 min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min观察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1 d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患者中,可缓解其负性情绪,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舒适护理结构式心理干预应激反应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探讨

    褚亚璐雒福露祁瑜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始终秉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有突出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护理满意度更高。

    子宫肌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干预价值分析

    冯小梅崔秀宏汤冬琴何成...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开展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在麻醉期发生躁动,对维持心率及血压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干预价值

    全程护理对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肿瘤患者护理价值分析

    高莹莹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子宫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应用于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肿瘤患者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全程护理子宫肿瘤全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