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董海原

月刊

1671-5098

syyjzznew@163.com

0351-4155095,4155062,755406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查看更多>>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套管法建立兔肾动脉狭窄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

    崔艳华吴棘张洲鋆赵文莉...
    837-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兔肾动脉狭窄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选取健康新西兰兔64只,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G1组(肾动脉狭窄率<50%)、G2组(肾动脉狭窄率≥50%),每组16只.采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兔肾动脉狭窄模型.建模后第2天及第7天,各组均分别选取8只兔,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血肌酐(SCr)与血尿素氮(BUN)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检查;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Jablonski法进行肾小管损伤的病理学定量评分.分析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相关性.组间总体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独立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兔肾动脉狭窄模型,成功率96.7%.肾动脉狭窄>50%可导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且随狭窄时间的延长均有明显升高趋势,建模术后第7天均分别较第2天升高(P<0.05).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与狭窄后第2天相比,G1组肾小管损伤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5).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与狭窄后第2天相比,G2组肾小管损伤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套管法建立兔肾动脉狭窄模型是一种安全可行、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

    肾动脉梗阻模型,动物超声检查肾小管损伤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基因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谢璐茜党裔武戴文斌罗钢...
    842-84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样本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价值,并联合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以期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术前的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以及在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4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BRAF基因检测以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探讨以上方法联合检查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通过3种方法:超声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BRAF基因检测,并与手术后取得的病理组织结果进行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98.44%,在单一诊断方法中最高;BRAF基因检测的特异性最高、表现最优;对术前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血清学指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中TSH水平(4.8±2.0)mU/L高于良性组(3.9±2.0)m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TC组的TRAb水平(3.7±2.0)U/L高于良性组(2.3±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在单方法学的诊断中,BRAF基因检测的诊断效能最优;超声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BRAF基因检测方法的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均高于任何一种单方法学.同时行血清学指标检查,更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

    甲状腺癌,乳头状活组织检查,细针超声检查基因检测液基细胞学

    著作权使用声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848页

    心电图缺血分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

    王蕊王国涛
    849-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ECG)缺血分级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6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方法 入选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及合作医院住院并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150例,对患者术前心电图进行缺血分级,根据缺血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及PCI术后6个月MACE情况.结果 PCI术后6个月术前心电图缺血3级MACE发生率(14例,17.7%)高于术前心电图缺血2级(4例,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6,P<0.05).结论 研究显示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缺血3级可作为判断接受PCI术后6个月发生MACE的因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电描记术心血管不良事件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转甲状腺素蛋白表达及其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张妍
    852-856,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B7-H3)和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表达情况,分析指标与疾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对血清指标联合应用的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纳入于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就诊结直肠癌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72例和健康体验者72名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sPD-L1、sB7-H3、TTR表达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别依据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对比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指标在疾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sPD-L1、sB7-H3水平更高,TTR水平更低,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期患者sPD-L1、sB7-H3水平高于Ⅰ~Ⅱ期,TTR水平低于Ⅰ~Ⅱ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转移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患者sPD-L1、sB7-H3水平更高,TTR水平更低(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PD-L1、sB7-H3、TTR联合评估疾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D-L1、sB7-H3、TTR异常表达,且与疾病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多项指标联合可准确评估病情,预测疾病预后,有推广价值.

    结直肠肿瘤B7-H1抗原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前白蛋白相关分析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856页

    非相干运动扩散磁共振成像鉴别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李海丽任华华
    857-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非相干运动扩散磁共振成像(IVIM)鉴别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卵巢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IVIM检查,记录成像特征与成像参数.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此为金标准,判断常规盆腔MRI检查和IVIM鉴别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72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判断为淋巴结转移12例(16.7%).转移组患者T1加权成像(T1WI)显示病灶邻近组织出现低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T2加权成像(T2WI)显示病灶组织内部信号不均匀,呈现高信号或混杂信号,伴有周围组织受压变薄;非转移组患者T1WI显示邻近组织出现等信号,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大小适中,非转移组患者T2WI显示病灶组织内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信号均匀一致,非转移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压迫或侵犯的迹象.取b值为500 s/mm2、1 000 s/mm2,转移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与非转移组相比都显著降低(P<0.05),灌注分数(f值)与非转移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72例患者中,IVIM成像判断为淋巴结转移11例,常规MRI检查判断为淋巴结转移8例,IVIM成像在鉴别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MRI.结论 IVIM成像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潜力,可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可靠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弥散磁共振成像卵巢肿瘤淋巴转移表观扩散系数

    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

    崔晶晶王瑞举肖迎春
    861-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并探究二者联合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拟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50例纳入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MRI诊断,以手术或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MRI检查检出情况;多层螺旋CT、MRI及其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CT、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 CT诊断漏诊24例,误诊9例,MRI诊断漏诊8例,误诊4例,二者联合诊断漏诊1例,误诊0例;联合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诊断;MRI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关节面损伤检出率均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MRI诊断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关节面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上具有差异性,二者联合诊断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半月板损伤,胫骨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诊断

    磁共振成像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在肝硬化背景下肝实质内结节中的鉴别应用

    王天杰田启栋蔡振岩
    864-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硬化背景下肝实质内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科影像学检查发现的65例(78个结节)肝硬化患者,均接受MRI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扫描检查,根据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将结节分为再生结节(RN)、不典型增生(DN)和肝细胞癌(HCC),比较各结节扫面参数,并评价MRI Gd-EOB-DTPA 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入组65例患者78个结节,手术及病理检查检出RN 28个,DN 32例,HCC 18个.HCC组、DN组、RN组ADC值、T,增加率依次升高,T,弛豫时间依次降低(P<0.05).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与手术及病理检查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03),且诊断符合率为87.2%(68/78).结论 MRI Gd-EOB-DTPA能够准确鉴别肝硬化背景下的肝实质结节,对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适合推广应用.

    磁共振成像钆塞酸二钠肝硬化肝肿瘤

    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在产前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学明周玉玲
    86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在产前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本所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 302名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的血清TSH含量并进行超声检查,对所有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随访,判定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根据TSH水平将孕妇分为TSH阴性组2 257名与TSH阳性组45名.结果 TSH阳性组孕妇的血清TSH含量高于TSH阴性组孕妇(P<0.05).TSH阳性组胎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TSH阴性组胎儿相比降低(P<0.05).经过孕妇分娩后随访,最终判定为CHD小儿36例,占比1.56%,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吸烟、TSH水平、孕早期病毒感染史、有毒物质接触史、不良孕产史、是否定期产检与C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高、吸烟史、孕检TSH水平、孕早期病毒感染史、有毒物质接触史是新生儿CHD患病的危险因素,定期产检是新生儿CHD患病的保护因素.在2 302名孕妇中,血清TSH检测TSH阳性45例,孕妇血清TSH水平在产前筛查小儿CH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小儿CHD的发生率依然比较高,孕妇血清TSH检测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很高的产前筛查价值.

    孕妇促甲状腺素产前诊断儿童心脏缺损,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