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敷散、硝矾散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刘德军贺玲慕杨娜郭媛...
    36-3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验证水敷散、硝矾散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方法.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水敷散和硝矾散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结果 水敷散和硝矾散需氧菌总数、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控制菌采用无菌滤纸过滤后再薄膜过滤方法检查,其实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均在0.5~2的范围内.结论 两种制剂均可采用无菌滤纸过滤后薄膜过滤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水敷散硝矾散微生物方法学验证过滤后薄膜过滤

    叶下珠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陶然张晓春曹杨港胡锦...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下珠是临床常用治疗癌症的中药材,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包括水提物、醇提物、叶下珠生物碱、叶下珠多糖等.除显著的抗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抗癌作用,叶下珠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合近5年的研究成果,文章对上述叶下珠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整理,同时提出今后关于叶下珠研究的建议,以此反映最新的叶下珠研究成果,为叶下珠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者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叶下珠有效部位药理作用综述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医治疗青光眼临床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曲铭宽张祝强左韬
    42-45,后插2-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近20年中医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病的综合治疗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200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运用NoteExpress绘制年发文量统计图,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构建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28篇文献,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已形成以彭清华、肖家翔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关键词共现可见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保护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到10个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发现针刺、中药始终作为近20年中医治疗该领域的主要干预方法.结论 近20年来国内中医治疗青光眼领域的研究热度逐渐增加,中医药对青光眼的治疗思想、干预手段朝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兼治、针药并用以及重视护理的方向逐渐发展.

    青光眼中医临床研究CiteSpaceVOSviewer可视化

    基于"金水相生"理论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杨玉婷柳越冬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中医学"金水相生,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应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混合型便秘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饮片汤剂,中药选取以"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的临床验方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主要症状指标和次要症状评分均有缓解,试验组在各项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面肌电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中医学"金水相生,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混合型便秘临床效果显著,但由于便秘的病理因素复杂,往往疗效不能取得最优成果,多数患者在疾病发展的后期盆底肌群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大幅度提高临床效果,缩减治疗周期,两者功效互补,值得临床推广.

    混合型便秘金水相生生物反馈临床观察

    李广文种子转阴丹治疗免疫性不孕

    崔世超李丽王福强姜晓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明原因不孕占比可达到不孕症10%~30%,其中免疫因素引起的不明原因不孕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免疫一词,顾名思义是免于疾病,亦即防病于未然之意.中医学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防病思想的萌芽,但并未形成系统的防治免疫性疾病理论.中医学典籍对免疫性不孕未有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可归属"不孕"范畴.对免疫性不孕的诊治,可根据辨证求因,审因求治的原则进行论治.李广文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免疫性不孕的发病机制,提出本病以肾虚为本,房劳损伤、感染邪毒等为外所因,瘀血为主要致病因素,内外因相合,造成气血失调,阴阳相乘,冲任督带损伤,则胎孕难成.李广文教授自拟种子转阴丹,兼有双补气血、温肾助阳、解毒消抗功效,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但对种子转阴丹整个复方、单味中药及组方规律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阐明其在免疫性不孕中的作用机制.

    免疫性不孕种子转阴丹李广文

    重型药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史惠钰田静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型药疹为药物经吸入、注射或者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皮肤及黏膜炎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其他系统受累.重症药疹具有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关于重型药疹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在应用剂量及使用时机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医在重型药疹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就重型药疹的治疗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重型药疹药物性皮炎西医方法中医疗法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罗秋月李梦婷赵正孝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发展过程出现的血管与循环系统的改变.目前常用的治疗以内科和外科治疗为主,但临床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对于合并难治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不适合使用,长期使用还会降低心率,产生耐药等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治疗肝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对中医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展开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思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基于"颈-肩-肘"共轭优化肱骨外上髁炎治疗

    倪江涛冶尕西刘璐颜蕊...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肩-肘"共轭理论是将颈、肩、肘作为整体来考虑诊断及治疗的理念,其在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LE)的诊疗中疗效显著,文章从现代基础理论及中医传统理论角度来分析颈-肩-肘理论基础.文章整合了基于此理论下近20年针刀、推拿治疗LE诊疗技术,以期为LE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理论、新方法.

    "颈-肩-肘"共轭肱骨外上髁炎整体观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偏头痛有效性研究概述

    陈夏暄冶尕西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针灸能缓解偏头痛患者痛苦,减少发作频率,无不良反应,通过调节痛阈及神经递质达到治疗效果,但临床开展广度不足,机制仍需深入探索,力求为今后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

    针灸偏头痛机制药物

    辽宁省城乡居民中医"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张晗周长赫礼艳侠穆慧娟...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辽宁省城乡居民中医知识、中医态度、中医行为情况进行调查,明确辽宁省城乡居民中医"知-信-行"作用通路,为促进辽宁省居民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城乡居民中医"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辽宁省居民中医知识水平为5.00(3.00,7.00),中医态度水平为9.50(9.00,12.00),存在中医行为的比例为50.3%.城乡、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居民中医行为相关(P<0.05).居民中医知识与中医态度之间呈正相关(coeff=0.199 7),中医态度与中医行为之间呈正相关(coeff=0.457 7),居民中医态度在中医知识和中医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coeff=0.255 2;间接效应coeff=0.091 4).结论 辽宁省城乡居民中医知识、中医态度是中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中医态度在中医知识与中医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城乡居民中医知-信-行作用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