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差异代谢物

    李运周德来王苗
    72-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代谢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借助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利用UPLC-MS技术对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主要差异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从整体角度出发,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二者中主要差异性成分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共鉴定出12类1 556个代谢产物,主要差异代谢物12类共1 085种,其中酚酸类、黄酮类、木脂素及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脂类等化合物差异较大,分别占比为19.2%、15.9%、10.1%、9.4%和 9.2%;其中 421 种成分上调,664 种成分下调.差异代谢产物以 biosynthesis of phenylpropanoids(ko01061)、linoleic acid metabolism(ko00591)、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ko00030)、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ko01110)、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ko02060)、phenylalanine 和 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ko00400)等 6 条通路富集显著,主要为酚酸类、脂肪酸类等成分的关键代谢通路.研究表明,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化学成分差异较大,2020版《中国药典》将其单列为不同的药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本研究可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标准修订及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白花前胡紫花前胡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

    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李会影杨振张红岩于映霞...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选择SPF级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80-300 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中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含量;完整摘取大鼠前列腺组织,测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PI);将前列腺组织进行固定、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的血清睾酮显著降低(P<0.001),雌二醇含量明显降低(P<0.01);前列桂芍颗粒中剂量组的血清睾酮、雌二醇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的前列腺组织湿重明显降低(P<0.01),PI略降低(P<0.05);前列桂芍颗粒低剂量组的前列腺组织湿重有所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的PI略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缓解前列腺间质水肿和充血,减轻前列腺间质炎细胞浸润状况,减少前列腺炎的发生.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前列桂芍颗粒丙酸睾酮前列腺增生

    生长素在多倍体蒲公英组培中的应用研究

    马千一王洁张琦琦李金凤...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在蒲公英组培中的效果,为多倍体蒲公英的组培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药用蒲公英叶片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在多倍体蒲公英组培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0.1 mg/L)+NAA(0.5 mg/L)+6-BA(1.5mg/L),接种6 d出现愈伤,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湿润致密,绿色有光泽,自发产生大量不定芽,平均芽数为10.66个;最佳增殖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5 mg/L)+2,4-D(0.1 mg/L),其分化率达到97.74%,增殖倍数为10.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 mg/L)+NAA(1 mg/L)+活性炭(0.8 g/L),接种8~9 d即可生根,根系粗壮,生根数量为11.34,生根频率最高可达93.47%;炼苗移栽植株成活率达到100%.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蒲公英组培效果有明显差异,2,4-D浓度为0.1 mg/L是蒲公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浓度.本研究为多倍体蒲公英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对多倍体蒲公英组织培养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基础.

    药用蒲公英组织培养生长素增殖分化褐化

    红松子油-皮诺敛酸靶向脂质合成关键酶HMGCR保护冠脉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

    张壮程梦娜李娜石晓征...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主要围绕红松子油中的活性成分皮诺敛酸(PLA)靶向脂质合成关键酶HMGCR保护冠脉内皮细胞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就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S)防治领域的应用作出理论指导.采用H2O2作用于HCA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PLA和HMGCR进行分子对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CAEC细胞形态,TC试剂盒测定HCAEC中TC含量,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CAEC中HMGC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LA与HMGCR具有强相互作用,在PLA干预下细胞存活率有明显提高、细胞形态有较好改善、HCAEC中TC含量下降、HMGCR表达水平降低.PLA能够通过与HMGCR互作显著抑制HCAEC中HMGCR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水平,为冠脉内皮细胞损伤提供保护,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红松子油皮诺敛酸总胆固醇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分子对接

    丹参提取物联合瑞芬太尼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刘海平王岩英申娜张路笛...
    98-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丹参提取物联合瑞芬太尼在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提取物组(Tan Ⅰ组)、瑞芬太尼组(RPC)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模型组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Tan Ⅰ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与1 μmol/LTanI孵育24h,RPC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与1 μmol/LRPC孵育24 h,联合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与1 μmol/L Tan Ⅰ和1μmol/L RPC孵育24 h.采用CCK-8测定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Nrf2和HO-1表达水平;进一步转染Nrf2-siRNA分析Nrf2信号通路对Tan Ⅰ联合RPC保护HR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R诱导后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显著下降,药物处理后,Tan Ⅰ组、RPC组和联合组H9c2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且联合组的细胞活力改善与Tan Ⅰ组和RPC组相比更显著;HR诱导后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药物处理后,Tan Ⅰ组、RPC组和联合组H9c2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下降水平与Tan Ⅰ组和RPC组相比更显著;HR引起H9c2细胞Nrf2总蛋白表达和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各组给药后增加了总Nrf2蛋白和核Nrf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细胞质中的Nrf2蛋白,且与Tan Ⅰ组和RPC组相比,联合组总Nrf2蛋白和核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细胞质中的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染Nrf2-siRNA后,Tan Ⅰ联合RPC处理的H9c2心肌细胞中Nrf2和HO-1的表达均下降.丹参提取物联合瑞芬太尼可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丹参提取物瑞芬太尼Nrf2信号通路心肌细胞损伤缺氧/复氧

    纤维素纳米晶/姜黄素/蛋白蛋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王荣灿周淑荣王馨翊乔永飞...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蛋白蛋黄复合保鲜材料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6种蛋白蛋黄复合保鲜材料,采用涂膜保鲜方法对蓝莓进行保鲜,对保鲜后蓝莓失重率、腐烂率、外观品质及与衰老相关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6种复合保鲜材料均能延长蓝莓保鲜期,其中蛋白蛋黄、姜黄素和纤维素纳米晶复合保鲜材料组保鲜效果最佳,以期为姜黄素和纤维素纳米晶在蓝莓采后保鲜应用提供依据.

    纤维素纳米晶姜黄素蓝莓保鲜效果

    HPLC法同时测定杞菊叶黄素酯颗粒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的含量

    吴香婷刘晴赵诗聪程祥...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同时测定杞菊叶黄素酯颗粒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methyst C18-H(4.6 mm×250 mm,5μm)作为色谱柱,选择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8 nm,柱温25 ℃,进样量2 μL.结果显示,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分别在0.01~0.07 mg/mL、0.01~0.05 mg/mL、0.03~0.1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9 5、0.999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3%、95.31%、10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59%、1.29%、1.42%;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1%、0.73%和0.45%;稳定性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1.49%、1.26%、0.72%.该方法测得3批产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的含量均值为(98.94±0.56)mg/100 g、(90.45±0.82)mg/100 g、(145.63±2.21)mg/100g(n=9).本研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杞菊叶黄素酯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杞菊叶黄素酯颗粒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中脂肪酸的含量

    赵磊丁雪孙艳杰马金刚...
    11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中脂肪酸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沙棘中的脂肪油,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中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柱前衍生测定的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线性范围良好,r均大于0.999 8;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3.1%,RSD均小于2.8%;通过Spass软件分析,沙棘果不同部位的种子、果皮、果肉分别被聚为一类,表明3种药用部位的脂肪酸类成分可以分别作为鉴别沙棘不同部位的重要指标成分.其中种子中的亚油酸含量约为果肉、果皮的2倍,α-亚麻酸含量种子中高于果肉、果皮15倍以上;通过棕榈酸与棕榈油酸的比值判断,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棕榈酸与棕榈油酸的比值越大;沙棘果在通过蒸制20min后干燥处理,脂肪酸类成分含量最佳.通过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中脂肪酸的含量,可用于沙棘的质量评价.

    沙棘脂肪酸气相色谱柱前衍生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鼠曲草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燕曾颖曾淑欣庄玲萍...
    128-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鼠曲草为原料,鼠曲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探究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鼠曲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路线.利用52×3双水相试验法,以鼠曲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探究双水相最佳组成体系.结果表明,其最佳体系组成为质量分数为16%的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与乙醇和热水浸提两类传统提取法相比,双水相法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率提升了 1~2倍.以鼠曲草黄酮得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体系,得到最优超声波条件参数为超声功率420 W、提取时间23min,超声温度50 ℃,与常规室温双水相萃取比,其提取率提升了 34%左右.测定总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双水相的黄酮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约为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2倍,乙醇提取物的1.8倍.综上所述,本试验优化构建的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法对鼠曲草黄酮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同时能使其提取物保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鼠曲草超声波双水相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芦丁、白麻苷及总黄酮含量

    韩晓冉刘晴程祥司佳...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芦丁、白麻苷及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使用HPLC法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芦丁、白麻苷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InertSustainSwift 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乙腈(A)-0.1%醋酸水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69 nm.芦丁进样量在0.201 6~3.225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平均回收率(n=6)为97.3%;白麻苷在0.196 0~3.136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回收率(n=6)为97.3%;总黄酮平均回收率(n=6)为98.9%,RSD为1.46%.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芦丁的平均含量(n=3)为0.08 mg/mL;白麻苷的平均含量(n=3)为0.20 mg/mL;总黄酮含量为1.26 mg/mL.本研究方法结果准确、方便快速,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芦丁、白麻苷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