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曲线大坡度节段拼装架桥机研制与应用

    王鹏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香港粉岭高架桥小曲线、大坡度、大跨度节段梁拼装架设技术难题,联合厂家设计研制了DP125/62 m节段拼装架桥机.设备采用桁架式2 跨长主梁和4 支腿体系,主梁全对称设计,前后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可互换,2 个活动中支腿可实现双向架梁,天车走行机构、起升机构均采用变频技术,吊具可实现±180°平转及自主调整节段空中姿态.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整机首、末跨低墩架梁,小曲线半径、大坡度架梁,整机变跨、双线变幅架梁,整机安全高效、方便快捷.设备在香港粉岭高架桥项目成功应用,解决了各类特殊工况条件下T构节段拼装架设难题.本文总结的小曲线、大坡度架梁工艺成果,为国内外同类桥梁施工提供了设备研制与工程实践经验.

    小曲线大坡度节段梁拼装架桥机

    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空心楼盖抗浮施工技术研究

    陈仲武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浇混凝土无梁空心楼盖结构采用填充模盒,由于填充模盒质量较轻,施工过程易出现上浮现象,采用普通施工方案难以有效控制上浮.以衡水第一中学兰州分校新校区项目为例,提出锚固互锁体系控制填充模盒上浮处置方案:在模盒上用两根钢筋十字交叉压住模盒,交叉点位于模盒平面正中的圆孔部位,用铁丝通过圆孔将压筋拉结在底模的下背楞上,充分利用压筋的压力和铁丝的拉结力平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浮力,形成锚固互锁体系.经现场监测验证,采集10 个监测单元数据,最大上浮高差7 mm,全部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连续跨内所有模盒标高全部验收合格,说明锚固互锁体系控制填充模盒上浮方案可行.

    无梁空心楼盖填充模盒抗浮控制锚固互锁体系

    基于光纤微动的泉水敏感区不良地质探查方法研究

    刘朝阳
    184-18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城市地表探测方法存在观测空间不足、数据串扰和信号提取困难等问题,寻找新的探测方法至关重要.光纤微动探测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高的场地适应性、高效的数据采集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城市环境中使用.本研究以济南市某盾构区间为案例,运用光纤微动探测技术采集数据并反演成像,成功查明了盾构区间的不良地质状况,揭示了岩石破碎情况及软弱分界面分布情况,实现了城市随机噪声的"变噪为源"与科学利用.

    隧道施工光纤微动地表探测不良地质

    高铁车站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

    叶永平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车站结构跨度大、频谱密集且动力特性复杂,与传统结构差别较大,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评估至关重要.利用Midas软件对某高铁车站进行结构模态分析、反应谱抗震分析,综合评估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高铁车站结构振型复杂,其中一阶、二阶振型分别为屋盖X、Y向平动主导,三阶振型为屋盖Z向扭转主导;高铁车站结构在弹性阶段时,X向和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1 602 和1/1 556,约为抗震规范规定限值的 1/6;结构X向和Y向剪重比在水平多遇地震工况下分别为0.061 和0.052,约为抗震规范规定限值的3 倍,两者均满足抗震规范要求;结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近,抗震性能由X和Y两个方向共同决定.

    高铁车站大跨钢结构动力特性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基于钻芯法的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分析

    李育海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芯法是评估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的重要手段.基于某公路地基处理工程,阐述钻芯法在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要点,提出芯样抗压强度计算方法,并开展水泥土搅拌桩钻芯法取样工作,对桩身强度进行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曲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桩桩身强度标准值为1.76 MPa,强度代表值介于1.31~2.77 MPa之间,满足强度设计要求;搅拌桩抗压强度沿深度方向呈现自上而下递减趋势,即存在一个荷载传递的"有效桩长",当桩长超此界限,继续增加桩长对承载力提升无显著效果.

    水泥土搅拌桩钻芯法芯样强度桩身强度

    坑中坑开挖对异形深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

    李飞
    197-19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京市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工程为例,利用Plaxis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坑中坑开挖深度比对异形深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与实际测量数据对比,发现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曲线与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整体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从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深度比显著影响基坑变形,深度比增大,异形深基坑变形随之增大,究其原因为坑中坑开挖基坑侧向土体应力被释放,导致围护结构被动土压力减小,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降低,致使基坑变形增大.

    坑中坑异形深基坑地表沉降深度比数值模拟

    轨温对道岔尖轨伤损超声导波检测的影响研究

    刘秀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尖轨是铁路线路中重要基础设施,对尖轨进行无损检测至关重要.由于环境温度导致尖轨轨温的变化,在某一温度点采集的导波基准信号并不能满足所有温度下尖轨检测需求.因此,对尖轨进行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时,须考虑轨温对道岔尖轨超声导波检测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温度试验得到温度影响导波传播的一般规律,并拟合出线性关系式,再通过开展现场试验验证温度补偿效果.结果表明,温度补偿后,尖轨伤损定位精度大幅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导波信号温度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道岔尖轨超声导波伤损检测温度影响试验研究

    粤北某国道边坡整体失稳机制分析及治理措施优化研究

    肖春碑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粤北国道G323 线乳源上围至沙坪K455+955~K456+110 段左侧路堑边坡为例,分析其在原有工程措施下变形失稳机制,总结提出原方案失效的主要原因:放坡太陡、岩土性质太差、降雨强度太大和支护强度不足,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重现其变形失稳全过程,对在不及时进行重新治理的情况下边坡后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针对原治理方案失效的4 大因素,针对性提出削坡清方、锚固、截排水和坡脚防护优化治理措施.经后续定期巡查结果表明,治理方案效果良好.

    公路路基失稳机制发展趋势预测边坡治理措施优化数值计算

    黄土地层洞桩法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朱文忠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地层中采用暗挖法施工地铁车站难度大、风险高.以西安某暗挖地铁车站为对象,介绍洞桩法地铁车站导洞设计、下导洞加固及洞桩法设计方案,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和下导洞加固方案下地表沉降规律.研究表明:暗挖法施工横向影响范围为车站中心向外1.5 倍车站跨度;导洞开挖及洞内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3/4;两种导洞开挖顺序中,先上后下顺序地表沉降稍小于先下后上顺序;下导洞底部加固对车站上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但对底部隆起控制有利.

    黄土地层洞桩法地表沉降数值分析加固

    三维激光扫描在大型异形曲面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赵延亮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大型清水混凝土异形曲面模板外形尺寸检测方法.在广阳岛大河文明馆项目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大型异形曲面模板点云,对模板尺寸进行检测,通过两种坐标对齐方式和三维模型匹配,快速发现偏差,及时修正曲面模板外形尺寸质量缺陷,解决大型异形曲面混凝土模板成型尺寸检测难题,减少了曲面模板检测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保证了异形曲面模板加工及安装精度,实现了异形曲面混凝土高质量浇筑.

    三维激光扫描异形曲面模板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尺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