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轮多边形对曲线钢轨波磨的影响研究

    李家晨雷震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车轮多边形对地铁高弹性扣件曲线地段普遍出现的钢轨波磨的影响,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在小半径曲线段进行仿真.通过改变车轮多边形的阶数,分析轮轨蠕滑特性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钢轨表面磨耗计算模型对波磨的产生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轮多边形阶数的增大,内轨蠕滑率减小,外轨蠕滑率增大,蠕滑力变化不大且出现不同程度饱和,其中内轨更倾向发生波磨;同时,在频谱图上波磨特征频率峰值总是出现在车轮多边形的通过频率处;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波磨特征频率峰值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逐渐减缓.

    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蠕滑率/力波磨发展

    竹缠绕复合材料隧道逃生管研发与应用

    孙猛
    5-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隧道逃生管由于质量较重、移动不便等问题导致日常使用率不高,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竹缠绕复合管是以竹子为基材的新型生物基材料,继承了竹子的各项优良力学性能,并且相对密度较小,生产过程碳排放量低.本文阐述了所设计的用于逃生通道的竹缠绕复合管,确定了其截面尺寸,并通过试验进行了力学验证,结果表明竹缠绕复合管优于主流使用的PE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计算了冲击碰撞工况下竹缠绕复合管受力情况,并模拟计算了极端静载工况下管材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竹缠绕复合管应用于隧道逃生通道是可行的,并简述了其主要应用优势.所研发的低碳、轻质、自动式竹缠绕复合管逃生通道,成功在高铁隧道项目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高速铁路竹缠绕复合管隧道逃生通道低碳轻质自动化

    隧道施工现场混装炸药设备研制与应用

    张海涛
    9-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速隧道钻爆法施工机械化发展进度,针对传统人工装药工序施工人数多、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高、爆破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研制一款用于隧道钻爆法机械化装药施工的现场混装炸药装备.结合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工艺、人工装药施工痛点,对现场混装炸药设备进行整机设计和应用技术研究,研制的现场混装炸药设备具有以下特点:长距离输送减阻装置可将乳化炸药泵送达40 m;装药系统配备高精度基质泵及送管器,计量精度≤2%,具备耦合装药功能,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智能操作平台具备炮孔定位、自动指孔、参数优化功能,降低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和人数,提升爆破质量.现场混装炸药设备已应用于沿江高速火山隧道、宜兴联络线晓峰隧道.

    高铁隧道钻爆法现场混装装药设备

    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冲击荷载下裂隙砂岩断裂行为研究

    张国华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内试验和近场动力学理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裂隙的长度、倾角、数量对半圆盘红砂岩裂纹扩展的影响,探究不同长度(0、10、15、20 mm)、不同倾角(30°、45°、60°、90°)和不同数量预制裂隙的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获得岩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裂纹萌发、扩展、合并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0、10、15、20 mm预制裂隙试样的失效是由纵向裂纹引起的,且各裂纹均是沿着裂隙方向发生断裂;30°、45°倾角裂隙试件预制裂隙中部产生次生裂纹,60°、90°倾角裂隙试件预制裂隙尖端产生对向翼裂纹;裂隙长度对纵向劈裂裂纹的产生没有影响;裂隙倾角的改变将影响由预制裂隙萌生的裂纹形态与位置;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近场动力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红砂岩的裂纹萌发、扩展、合并.

    红砂岩冲击裂纹扩展近场动力学

    基于视觉测量的盾构自动定位及导向技术

    高玲玲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机、TBM、顶管等非开挖掘进装备在掘进过程中,目前主要依赖于后方固定于支护结构上的全站仪,间歇性监视并测量布设于设备上的靶标来指导并调整掘进设备姿态.在测量过程中广泛存在测站需跟随掘进机推进由人工不断搬移、测量作业对隧道内通视条件要求严苛、难以适应小微型掘进机无人化导向的需求等不足,难以实现观测作业的连续性和自动化.以长沙地铁6 号线盾构隧道、四川省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下穿岷江盾构隧道为背景,介绍了基于视觉测量的盾构自动定位及导向技术,实现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对装备姿态的自动实时测量,对于同类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视觉测量盾构定位导向

    隧道掘进机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徐山
    23-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掘进机作为高价值装备,市场保有量大,废弃面临巨大资源浪费,发展再制造势在必行.本文融合行业发展特点和铁建重工再制造产业化经验,分析了掘进机再制造过程及特点,阐述了掘进机再制造评估体系和再制造设计体系,介绍了拆解、清洗、修复、检测等再制造工艺体系,重点介绍了超大构件自动喷砂、精密环件激光熔覆、便携式修复加工、污染油液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再制造掘进机相对于新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剖析了限制发展隧道掘进机绿色再制造的客观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的建设性意见.

    掘进机再制造自动喷砂油液净化

    低气压环境下盾构机液压系统运行试验及改进研究

    李平材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原高海拔地区的隧道施工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搭载液压系统的盾构机也出现在了高原地区,众所周知液压系统在低气压环境下运行状态十分复杂且不稳定,如柱塞泵最低吸油压力不得低于绝对压力0.8 bar、油液中气泡饱和度与大气压力成线性比例关系等.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液压系统高原工况运行状态,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搭建一套模拟高原环境的液压系统运行测试试验台,分别测试液压系统在不同大气压力、不同工作压力下的运行状态及系统油液中气泡含量,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盾构液压系统中,该液压系统已稳定1 年以上.

    低气压液压系统气泡柱塞泵

    基于载荷模拟的盾构机多马达驱动一致性试验方法研究

    林磊
    31-3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机多马达同步驱动对液压马达的输出一致性要求较高.在盾构机维保或者再制造过程中,为了准确测试和评估多个新旧马达在载荷模拟加载环境下的输出一致性,基于6m级常规液驱盾构主驱动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载荷模拟加载条件下的多马达一致性试验方法;通过搭建仿真分析模型对该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并建立了相应的多马达驱动一致性试验平台;在该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多马达驱动一致性测试,并对比分析了各个参数如压力、流量、输出扭矩以及容积效率等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驱动马达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

    盾构机多马达驱动一致性载荷模拟试验方法

    隧道管片脱模剂自动喷涂工艺系统研究

    郭岩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预制隧道管片生产过程中,脱模剂喷涂工序是能够直接影响隧道管片外观质量的重要工序,为了保证良好的脱模效果,必须保证内腔均匀的脱模剂涂覆效果.随着预制行业的转型升级,自动喷涂系统逐步开始替代人工进行喷涂作业,但由于该行业自动喷涂起步较晚,应用经验较少,还存在喷涂流挂、积液、成膜厚度不理想等问题,所以必须对自动喷涂工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充分发挥自动喷涂系统的真正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空气喷枪原理和喷涂系统设计,其次提炼出自动化喷涂工艺研究所需的关键参数,最后在试验验证过程中,进行了基础工艺实验、实物喷涂实验、喷涂作业标准化过程及持续优化四项研究内容,以期达到较好的隧道管片成品外观质量.

    隧道管片脱模剂自动喷涂工艺参数标准化作业

    光伏电池分布方式对光伏幕墙建筑能耗性能影响探究

    刘荣鹏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传统化石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正被迅速消耗.根据国内能耗现状,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一种可行方向.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不同光伏组件形态方式和不同光伏电池覆盖率下光伏幕墙建筑全年能耗情况,并优化不同热工分区的光伏组件分布方式.对于严寒地区和温和地区,光伏覆盖率分别为70%和60%时的条纹状分布光伏幕墙展现出最佳能耗性能,而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则以光伏覆盖率为 60%的方块状分布光伏幕墙所能达到的能耗性能最佳.

    光伏幕墙建筑能耗光伏电池覆盖率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