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董刚

双月刊

1008-8415

techedu@263.net

022-60585056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高职教育实际,瞄准热点与难点问题,及时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指导,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组织赋能低技能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

    张学英张东耿旭黎炽标...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颠覆性技术群之一,生产力数字化驱动劳动力提升数字技能。低技能劳动力在教育与培训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亟待营建包容性的制度体系和氛围来激活数字技能投资意愿、提高数字教育与培训参与率。国际组织赋能低技能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可为中国提供借鉴,具体有四个层面:制定劳动力数字技能开发的顶层设计、确保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机会公平、提供包容性的数字就业保障、面向数字工作世界的需求培养数字人才。

    低技能劳动力数字技能国际组织

    职业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内在逻辑、现实审视和推进路径

    王子飞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要素。产业学院作为职业本科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实践平台,是职业本科院校探索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路径。文章分析职业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内涵,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产业需求导向、多元育人模式、服务社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对职业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通过审视当前职业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探索多元协同合作模式、创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夯实混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学院发展生态等四方面构建职业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推进路径。

    职业本科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推进路径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初探

    周晶晶
    19-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变量。职业本科院校聚焦生产工艺创新,重点培养现场工程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开展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有利于提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分析和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优化机制体制、细化两个目标、精化两个矩阵、强化两个能力、转化评价结果的职业本科"五化"专业建设路径。

    职业本科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设

    基于CDIO理论的职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发与应用——以"航空发动机维护实训"课程为例

    许振腾黄杰蔡佳周忠...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教育的横空出世让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但是也给职业教育出了很多难题,如何跳出现有专科实践教学的窠臼,建立属于本科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便是其中之一。与现代专科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同,职业本科的实践教育还要同时兼顾脑力劳动的培养,让职业教育重新回归到黄炎培先生提出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上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通过引入CDIO理论,将其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流程运用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上,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设计出配套的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在真实实践教学课堂的应用,证明该方法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合理有效。

    CDIO理论职业本科实践教学过程评价

    大学跨学科组织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构建的启示

    胥郁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形式,大学跨学科组织对推动我国基础科学和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快实现国家高水平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历程,发现大学跨学科组织是由外部现实问题需求和大学内部知识发展需要共同驱动的结果,其组织形式多样、人员构成多元化和动态性、组织结构弹性、兼具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构建应厘清认识,制定跨专业组织战略规划;问题导向,发挥院校专业资源优势;变革组织,打造应用技术服务平台;加大资助,完善跨专业组织保障机制。

    有组织科研大学跨学科组织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科研平台

    高职院校"整校推进"助力共同富裕模式探索——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郑明王相华叶乐安
    40-4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时代,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整合自身资源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新模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初步探索形成以"领导小组+共富学院+专家团"的工作机制、"二级学院+专家团+共富单元"的结对制度、"培训+师生助力+双向人员交流"的合作路径为基本框架的"整校推进"助力共同富裕新模式,进一步放大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平台效应,对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效互动与合作共赢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高职院校共同富裕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王小菲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是关注教师职业发展、促进科学激励、深化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明确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的原则,即应坚持立足实际与服务发展、统筹抓总与重心下移、综合全面与重点突出、科学公正与客观公平、稳步推进与动态调整相统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的路径:应科学合理划分教师类型、构筑一体化考评格局、重构系统差别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改革人文环境、畅通教师职业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提升教学科研效能的路径

    颜彦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效能,但如何有效利用教师企业实践资源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从高职青年教师内涵及现状分析企业实践对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等核心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阐释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内涵,辨析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必要性和企业参与教师培养的合理性、重要性,探索高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创新路径,从政策解读、组建专业团队到沉浸式企业实践资源库建设,以改革创新推动院校教师实践方式、教学方法、教材资源等方面建设,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效能。

    高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教学科研效能

    产教融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庞温佳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跨界专业素质决定了其存在逻辑与产教融合发展高度契合,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专业认可度不高、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探索通过引育结合、多主体联合培养、优化培训体系、健全制度保障、畅通校企双向兼职兼薪渠道等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陈磊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变革和市场需求演变,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概念和特点,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教融合理念不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合作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策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职院校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