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糖尿病新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糖尿病新世界
糖尿病新世界

张艳

月刊

1672-4062

tnbxsj2010@163.com

010-85715291-608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37号复星国际1606

糖尿病新世界/Journal Diabetes New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肽与血糖检测结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分析

    史伟强黄艺虹陈腾忆叶伟林...
    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C肽与血糖检测结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到分析组中,另选取同时期就诊的10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对其共同进行糖尿病诊断,分析血清C肽、血糖检测、联合诊断结果.结果 分析组患者血清C肽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血清C肽检测,阳性102例,阴性105例,其中82例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出阳性102例,阴性105例,其中80例为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方式中阳性102例,阴性105例,其中100例为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C肽与血糖检测结合检验诊断糖尿病,利于诊断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的提升.

    血清C肽血糖检测糖尿病诊断效果

    羟苯磺酸钙与阿卡波糖联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血糖、炎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真宝胡艳霞卓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与阿卡波糖联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血糖、炎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组间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与阿卡波糖联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进而改善患者视功能及生活质量.

    羟苯磺酸钙阿卡波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血糖炎症生活质量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李为黄凌飞翦可馨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优势.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2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20例(20只眼)成年白内障术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涵盖治疗组(10例患者,10只眼)、对照组(10例患者,10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组患者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CMT、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BCVA优于对照组,CMT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远期疗效,可以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视觉神经系统.

    参苓白术散康柏西普白内障术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阿卡波糖片与克林霉素联合口腔干预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杨珊棠林晓明陈玉玲
    12-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卡波糖片与克林霉素联合口腔干预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于2023年3-11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常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并行口腔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于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水平,及两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水平.结果 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FPG为(5.46±0.27)mmol/L,2 hPG为(7.83±0.92)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6、9.654,P均<0.05).研究组PLI、GI、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片联合口腔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牙周指标.

    口腔干预阿卡波糖片2型糖尿病牙周病血糖水平

    达格列净联合DPP-4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价值分析

    林永阳张妩云郑兰秀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达格列净联合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治疗下的实际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治疗方案分成参照组(50例,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和观察组(50例,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达格列净),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A为(302.56±38.28)μmol/L,TC为(4.29±0.74)mmol/L,TG为(1.43±0.44)mmol/L,2 hPG为(9.32±0.42)mmol/L,FPG为(6.42±0.15)mmol/L,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5.235、2.284、6.515、26.524,P均<0.05);两组Scr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达格列净与DPP-4抑制剂联合应用于T2DM治疗中效果优良.

    2型糖尿病达格列净DPP-4抑制剂血糖指标肾功能血脂指标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BP、BDNF、NGF水平的影响

    林淑卿陈英周国灶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人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厦门前埔医院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观察组,各31例.西药组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和MBP、BDNF、NGF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西药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相比西药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提升明显,相比于西药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BP水平低于西药组,观察组BDNF、NGF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西药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MBP水平,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及BDNF、NGF水平.

    参芪降糖颗粒甲钴胺注射液2型糖尿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晓歌杨晓琳刘芳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依帕司他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其神经传导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和观察组(42例,在依帕司他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神经传导功能,还可以减轻其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甲钴胺穴位注射神经传导功能氧化应激反应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体质指数、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于建勇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将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相结合作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肥胖者治疗方案对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胰岛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宝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T2DM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单纯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HOMA-IR)]变化.结果 干预前,对比两组BMI、血糖及HOMA-I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BMI(23.15±1.25)kg/m2、FPG(6.02±0.84)mmol/L、2 hPG(7.25±1.12)mmol/L、HbA1c(4.85±0.62)%、HOMA-IR(3.42±0.52)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2DM伴肥胖者的治疗,采用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协同方式干预,可以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明显降低BMI,有利于血糖控制以及调节胰岛功能指标.

    2型糖尿病肥胖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体质指数血糖胰岛功能

    个体营养指导联合耳穴压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廖丽云黄彬彬洪银霞
    3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体营养指导联合耳穴压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泉州市中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8)、研究组(n=48).对照组实施耳穴压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体营养指导.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并对比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FPG水平为(5.62±2.06)mmol/L,2 hPG水平为(7.32±1.18)mmol/L,HbA1c水平为(5.83±1.8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MNA评分(23.58±3.73)分高于对照组(20.71±3.94)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7.759,P均<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应用个体营养指导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营养状态,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个体营养指导耳穴压豆糖尿病血糖水平营养状态睡眠质量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宝贵李诗婷许逸霜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尿毒症(Chrom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82例DM合并CRF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低血糖现象分为发生组(n=27)和未发生组(n=55).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依从性和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并进行单因素以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DM病程、用药依从性、照顾能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用药依从性、DM病程、照顾能力均为DM合并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年龄、体质指数、DM病程、用药依从性、照顾能力为DM合并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DMCRF血液透析低血糖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