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论坛

李昭淳

双月刊

1002-1167

tsglt@zslib.com.cn

020-83825705

510110

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图书馆论坛/Journal Library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广东省文化厅主管,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单位主办。是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的影响逻辑和发展面向

    张宏伟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环境,数字化通过增加新生产要素、促成技术与文化的高适配,扩张传播边界、促进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缓解"成本病"问题,促进用户内容生产、重塑商业价值等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利用数字优势为公众提供具有良好获得感和体验感的新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需要用系统化的战略眼光进行统筹规划,建构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生态系统,使各类要素、各级各类主体之间形成协同共建、共创、共生、共享的开放型价值网络.

    数字化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风险挑战与敏捷治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崔冠云王璞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发展加剧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诱发政策制度失灵、信息过度分析与数据跨境泄露,敏捷治理所具备的高灵活度与多元主体协作双重优势有助于个人信息保护风险的弥合.文章搭建"信息保护风险的敏捷治理"分析框架,剖析荷兰信息保护与风险防控模式的运作机制.研究发现:敏捷治理消除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的制度建构、数据滥用与监管不足等风险,其中包含复杂的驱动机制,即重构个人信息保护目标与制度,推动政府、市场与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协作,以及执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并建构多元监管模式.

    数字经济个人信息保护敏捷治理荷兰

    知识贡献、身份地位与荣誉归属:中文情境下的合作署名规律研究

    刘宇伍丹炜魏瑞斌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合作在推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而科研合作中的荣誉分配问题却未能得到学界充分的关注,研究合作论文的署名规律问题有利于从微观角度揭示科研合作中的荣誉分配机制.文章以《图书情报工作》2015-2021年间发表的合作论文为样本,采用逻辑回归方法从作者的知识贡献和身份地位两个角度分析影响作者分配署名荣誉的因素.研究发现:研究设计、论文撰写与论文定稿三种知识贡献以及作者的身份地位对其荣誉归属有显著影响;论文指导、数据收集和技术支持在控制作者的身份地位后对荣誉归属的影响效应不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科研合作中的荣誉分配受到知识贡献和身份地位的共同作用,相关机构在科研评价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作者身份地位的差异对荣誉分配的影响,以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生态环境.

    知识贡献身份地位荣誉归属署名规律

    面向"健康中国2030"的数字移民健康管护服务模型构建

    代沁泉熊回香沈舒悦夏苏迪...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数字移民群体,在健康数字鸿沟视野下,利用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方法,完成数字移民族群健康管护需求及壁垒的萃取,共提炼出健康管护需求初始概念54个、需求范畴24个、需求主范畴9个和核心维度4个,以及健康管护壁垒初始概念44个、壁垒范畴17个、壁垒主范畴8个以及核心维度3个.数字移民群体核心健康管护需求涉及个体、家庭、社会及政府、信息能力4个主维度,健康管护壁垒涉及情感认知、能力特征、外部特征3个主维度.从多维视域构建"亲友-家庭-平台-政府"四位一体的健康管护服务模型,以实现个体健康权利和充分享受数字红利为核心目标,从多层次、多领域为数字移民群体提供健康管护服务,可为自主自律参与社会整体健康建设保驾护航,以期实现"健康社会化,社会健康化"时代背景下个体健康服务的新发展.

    健康中国数字移民健康数字鸿沟健康管护服务模型构建

    元宇宙场域下的公共图书馆用户空间服务需求

    郭亚军郭一若李帅蒋玲...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推进图书馆服务变革与优化的重要机遇,为多元空间建设提供方向,对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具有指导意义.文章对不同年龄、学历、专业以及地域的公共图书馆用户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挖掘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服务需求,结合KANO模型构建元宇宙场域下公共图书馆用户空间服务需求模型,进而提出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图书馆管理是用户空间服务需求的外部驱动因素,用户体验与空间配置是用户空间服务需求的内部驱动因素.公共图书馆应以智能化为目标、以多元治理为手段、以技术为依托,从图书馆建设、用户需求以及空间配置三个方面提升空间服务能力.

    元宇宙用户需求空间服务ChatGPTKANO模型

    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影响因素与启示

    戴艳清田璐怡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28位受访者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文化归因范畴、参与者归因范畴、组织者归因范畴和外界归因范畴4个类别;种文化归因包括运作成本和文化吸引;参与者归因包括个体兴趣、情感因素和收益认知;组织者归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组织引领;外界归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文化供给.

    农村居民种文化文化参与扎根理论

    ChatGPT生成中文学术内容分析——以情报学领域为例

    郭鑫王一博王继民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写作是ChatGPT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文章以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词、句、篇3个维度出发,使用词性标注、n-gram等文本处理方法对ChatGPT和人类产出的论文引言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判断学术内容是否由ChatGPT生成视作一个二元分类任务,采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文本分类实验,并使用SHAP方法对文本结构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hatGPT在描述有具体时间节点的事实性信息和引用政策文件或研究报告等方面表现较弱,生成引言的篇幅较集中,撰写论文相较于人类更加"循规蹈矩";查重工具通常无法准确检测出ChatGPT生成内容的原创性,但分类模型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出引言是否由ChatGPT生成,平均句子长度、词汇多样性和文本长度是影响分类结果最重要的文本结构特征.

    ChatGPT论文写作情报学文本分类查重检测

    作为学术传播管道的学术新媒体探索——以"图情招聘"微信公众号为例

    田野陈光华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推动了学术传播范式的演变,生成式AI技术的进步也为学术内容创作提供了全新路径.文章基于对学术新媒体内容开发和传播结构的回顾,以"图情招聘"微信公众号为例,从平台构建背景、运营架构、主题版块、传播效果等方面梳理学术新媒体运营规律;在人工智慧发展背景下,结合开放知识库建设、学术评价范式转换、学术内容策展及全球学术资讯融合等要素,探索构建生成式AI驱动的学术知识服务新模式.

    图情案例学术传播内容生产生成式AIChatGPT

    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困境产生机理与信息脱困

    杨丽娟樊振佳
    15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的隔代抚养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在中国农村更是普遍存在,但对该群体信息困境的研究相对缺乏.文章以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困境与信息脱困进行研究.在山东省某县域开展田野调查,通过网络调查、观察和访谈收集了隔代抚养儿童及家长的17份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11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描述与分析.文章总结了该县域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与信息活动现状;归纳出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表征;构建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发生机理模型并阐释了传导路径;基于6个责任主体提出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的策略.研究结论对解决社会信息问题,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具有重要意义.

    隔代抚养儿童农村儿童信息困境产生机理信息脱困

    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与应对行为

    黄崑罗士超李蕾
    16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形成机制和应对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情感视角下的学术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完善,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文章随机招募34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生们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任务相关信息搜寻时的受挫经历.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从挫折成因、挫折情绪与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模型.研究发现,学术信息搜寻挫折主要受用户、任务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受挫后容易产生对外部或者对自身的不满情绪,采取情绪化行为或理性行为进行应对.文章揭示了用户预期、社会环境等非困难因素引发的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情感视角下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信息搜寻行为学术信息搜寻挫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