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泰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泰山学院学报
泰山学院学报

滕先森

双月刊

1672-2590

xuebao@tsu.edu.cn

0538-6715995,6715562

271021

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西首

泰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系泰山学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融合发展研究

    苑浩然陈盛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银行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出现对于应对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聚集社会力量,共克养老难题,但在试点阶段均存在影响功能发挥的难题.因此,为解决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阶段的运行问题,在分析两者各自优劣势基础上,剖析两者的运行现状与特点并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银行和长护险的运行优势恰好可以弥补对方的运行短板,将护理资源丰富的时间银行与保险公司背书的长期护理保险融合发展可为彼此的运行提质增效.基于此构建解决两者运行难题的"时护融合"体系,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时间银行长期护理保险劳务养老互补性融合体系

    隔代照料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刘珂冰梁丽霞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隔代照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考察国外隔代照料支持政策能够为我国建设并完善隔代照料家庭支持体系提供借鉴.基于此,分别从就业、健康、社会服务、经济和住房保障五个政策范畴对部分国家隔代照料家庭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政策设计灵活性、服务主体多元性、支持对象具有针对性和政策目标具有家庭性等特点.我国隔代照料家庭支持体系建设应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强调多元协同作用,提高政策适应性.

    隔代照料家庭支持体系社会政策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译句法复杂度研究

    杨春梅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句法复杂度是评估翻译文本质量和翻译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使用14项句法复杂度指标,对比分析了翻译硕士研究生和职业译员英语译文的句法复杂度.结果显示,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译子句、T单位平均长度以及复杂名词性短语数量显著超过职业译员,但从属结构数量显著少于后者,句子复杂度、并列结构复杂度接近职业译员.学生英译中语言单位长度过长、从属结构比例低、复杂名词性短语比例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英语译文句法复杂度翻译MTI学生

    语段理论下英语心理动词结构中的反向约束现象研究

    曹蓓蓓张孝荣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动词结构中所出现的反向约束现象违反了约束理论中先行词成分统制照应语的要求.本研究尝试为心理动词结构中出现的反向约束现象提供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心理动词结构在LF语段中满足约束理论后,由于v的词缀特征,v吸引动词从V提升到v的位置.由于轻动词v具有边缘特征,主题论元可以暂时移位至vP的边缘位置,参与下一个语段的运算,最终提升至Spec-TP位置,获得主格,得到心理动词中的反向约束现象.

    心理动词反向约束语段理论最简方案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壬戌学制颁行研究

    谢文庆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初建,"五四运动"爆发,百年来五四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进步与文化教育变革.壬戌学制在颁行过程中,就受到自由与创新、民主与科学、爱国主义等五四精神的洗礼.教育家对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较为深入地思考与借鉴,经过自下而上充分而自由地讨论,以为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制定了这一学制.壬戌学制体现了借鉴与自主结合、学术与实践统一、政府与民众协商、中外与古今共存的教育理念,彰显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壬戌学制五四精神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学习启示

    黄玲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高职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框架,对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高职英语教学和评估中起到了明确参考标准、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测评素养等作用,从指导考试内容与标准制定、引导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促进学生自我评估和学习效果反馈方面影响高职英语测评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基于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提出了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语教学语言运用教师发展

    学科竞赛驱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探索

    杨宏力王健忠冯楷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我国培育创新型人才,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建设科技强国的有效路径.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由内在动机驱动,在不同动机水平上表现出差异行为,需要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之间形成协同机制.从参赛到能力提升的具体机制,可综合使用"窗纸效应""干中学效应""马太效应"和"安泰效应",从自主意识增强、参赛经验积累、参与渠道拓展和竞赛团队形成四个方面系统阐释.基于教学改革理论分析高校商科育人实践思考,建议从做好改革顶层设计、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完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以学科竞赛参与促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落地路径.

    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协同共育机制

    "0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图景与引导策略

    余世建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0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总体上呈现积极、阳光、向上的态势,同时存在学习碎片化、人际关系异化、自我意识强烈等倾向.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教育主旋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筑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引导青年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其精神生活世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续写壮丽青春篇章.

    "0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思想政治教育

    "非遗"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和实践理路

    张路赵长芬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也是赋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非遗"进校园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平台载体等方面存在内在协同效应.当前,"非遗"进校园面临合作机制不畅、教学模式错配与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需要充分活化"非遗"资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跨学科整合师资队伍、创新应用科技手段,以促进"非遗"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激发"非遗"的现代生命力,推动"大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非遗"进校园合力育人资源整合

    "互联网+双创"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吴辉陆建英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聚焦传统教学方式存在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实问题,从构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研究满足时代需要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互联网+双创"高职英语课程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