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蛇藤提取物对结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肿瘤效果的影响及机制

    郭建辉李晓辉王辰啸陈华涛...
    1329-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南蛇藤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s,COE)对结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抗肿瘤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 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7 月经手术切除的 22 例结肠癌样本,分离提取TIL,经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TIL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COE 组(40 mg/L COE)、COE+Erastin 组(40 mg/L COE+10 μmol/L Erastin),通过MTT、流式细胞术、生化检测各组 TIL体外存活、杀伤能力、凋亡情况、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裸鼠体内异种移植实验观察抑瘤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E 组、COE+Erastin 组体外存活、杀伤能力、GSH、GPX4 提高(P<0.05),凋亡水平、ROS、MDA、DMT1、TFR1 下降(P<0.05);与COE组相比,COE+Erastin组体外存活、杀伤能力、GSH、GPX4 下降(P<0.05),凋亡水平、ROS、MDA、DMT1、TFR1 上升(P<0.05).体内异种移植实验结果显示,与 SW480、HCT-116 空白组相比,对照组、COE组、COE+Erastin 组肿瘤体积、重量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COE 组、COE+Erastin 组肿瘤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P<0.05);与 COE组相比,COE+Erastin组肿瘤体积、重量增大(P<0.05).结论 COE 通过增强 GSH 信号通路抑制 TIL 铁死亡,延长TIL体外增殖能力,增强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效果.

    南蛇藤提取物结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铁死亡谷胱甘肽

    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贺海艳何舰王馨祎孟捷...
    1335-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价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在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四个数据库中检索关于 FMT治疗 UC的 RCTs文献,时间范围为数据库建库至 2024 年 2 月.运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检索到文献 2 304篇,筛选后最终纳入 14 篇文献进行 Meta分析,共 726 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FMT 治疗组的临床反应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MD=2.08,95%CI:1.45~3.00,P<0.0001);FMT治疗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67,95%CI:1.88~3.79,P<0.00001);FMT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19,95%CI:1.42~3.36,P=0.0004);FMT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27,95%CI:0.84~1.92,P=0.26).结论 FMT 治疗 UC 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反应率、临床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且其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纳入文章的数量有限,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 RCTs来进一步证实其可靠性.

    肠道菌群移植溃疡性结肠炎荟萃分析

    改良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特征分析

    徐雯丽秋新松吴阳陈超伍...
    1342-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患者改良结肠传输试验(colonic transit test,CTT)分型与肛门直肠检查结果及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纳入 189 例慢性便秘患者,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便秘评分系统量表(constipation scoring system scale,CSS)、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根据 72 h后改良 CTT结果将患者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混合型便秘(mixed constipation,MC)、排便障碍型便秘(defecatory disorder,DD)和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四组,同时行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和排粪造影检查.比较各分型患者的肛门直肠检查结果、人口学特征和相关调查问卷的关系.结果 共 189 例患者,其中 STC 67 例(35.4%)、DD 19 例(10.1%)、MC39 例(20.6%)和NTC 64 例(33.9%).四组间BMI、CSS评分中大便次数评分和病程评分、BSFS评分、肛门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梯度(rectoanal pressure gradient,RAPG)、肛管松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 组 BMI显著高于 NTC 组,病程评分显著高于 DD组,且 BSFS显著小于 NTC组(P<0.05).DD组肛门静息压和肛管松弛率显著低于 STC 组、MC 组和 NTC 组(P<0.05),STC组 RAPG显著低于 NT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便秘患者结肠 72 h钡剂传输部位与 BMI、CSS评分中大便次数评分呈负相关(r=-0.245,P=0.001;r=-0.185,P=0.011),与 RAPG、BSFS 呈正相关(r=0.257,P=0.003;r=0.224,P=0.002).结论 慢性便秘患者改良 CTT分型与 ARM 结果及患者临床特点相关,其在区分便秘类型,了解便秘病理生理上有一定的价值,在无胃肠动力检测的医疗中心可以初步进行便秘分型诊断并进一步指导治疗.

    便秘改良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胃肠动力诊断

    散发性结直肠腺癌微卫星状态分析及其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李波马桂马淑萍金荣...
    1348-1351,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 Fascin-1 蛋白及 DNA 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s,MMRs)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分析Fascin-1 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250 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 4 种 DNA MMRs的缺失表达及Fascin-1 蛋白的表达,探讨MMRs表达情况及Fascin-1 蛋白的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 Fascin-1 蛋白与 MMRs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scin-1 蛋白在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几乎不表达,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中 85 例呈高表达,高表达率为(34%,85/250).250 例标本中,31例为 MSI-H,32 例为 MSI-L,187 例为 MSS,MSI-H 发生率为 12.4%.Fascin-1 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 Dukes 分期相关(P<0.05);MSI-H与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 Dukes分期相关(P<0.05).MSS/MSI-L与 Fascin-1 蛋白呈正相关(rs=0.142,P<0.05).结论 与MSI-H患者相比,MSS/MSI-L散发性结直肠腺癌患者更易出现Fascin-1 蛋白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协同参与结直肠腺癌的侵袭转移,Fascin-1 蛋白有望成为 MSS/MSI-L结直肠腺癌治疗的潜在新型靶点.

    散发性结直肠腺癌MSS/MSI-LMSI-HFascin-1

    急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许愿李明谭诗云
    1352-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组分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 182 例 AP 患者资料,根据 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 MS 组(n=99)和非MS组(n=83),通过单、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及 ROC曲线分析AP合并M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AP 患者 MS的发生率为 54%(99/182),两组患者在尿酸、血糖、电解质、血脂及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显示上述独立预测因素(心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联合预测 AP 合并 MS的 AUC 为 0.830.结论 AP 患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心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是 AP 合并 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率、血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 AP 发生 M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或是早期识别MS合并 AP 患者有效的预测指标.

    急性胰腺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血糖联合预测

    LAP联合CRP、PCT对高甘油三酯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研究

    汪奕潼甘筠益王晓龙
    1357-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高甘油三酯型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P)重症化的早期危险因素,探索联合预测指标,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290 例 HTGP 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n=84)、非 SAP 组(n=20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各项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CTSI 评分和 BISAP 评分)等.通过纳入联合预测指标、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CRP、PCT等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分析其 ROC曲线,进一步评价联合预测指标的临床检验效能.结果 SAP 组腰围、血淀粉酶、TG、LAP 等水平高于非 SAP 组,而 SAP 组年龄水平低于非 SA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 LAP 四分位数样本对于是否重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LAP 与 SAP 的发生存在高强度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nson、APACHE Ⅱ、CTSI及 LAP 与 SAP 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AP 分度每增加 1 单位,SAP 发生风险将增加 3.68 倍(OR=3.680,P<0.001);分别绘制 LAP、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TSI评分、BISAP评分预测 SAP 发生风险的 ROC 曲线,LAP 预测 SAP 的 AUC 为 0.846(95%CI:0.800~0.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TGP 患者的 LAP 与病情严重程度呈高强度正相关,LAP 对 SAP 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 LAP、CRP、PCT 能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急性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重症化危险因素

    法尼醇X受体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冼锐董昌昊王广祥刘茜...
    1362-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胆汁酸的受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依赖配体转录因子,其在调控机体的胆汁酸稳态和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FXR激活异常可使胆汁酸代谢紊乱和炎症途径失调,并可引发多种肠道疾病.本文概述了FXR在肠道疾病发病中的机制及 FXR激动剂起到的作用,以期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法尼醇X受体胆汁酸肠道疾病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硕苏文豪刘传董卫国...
    1368-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纤维化是其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目前仍无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手段.肠道菌群与 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已在多种器官纤维化中证实其作用.本文将就已有的肠道菌群在 IBD相关肠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明确 IBD患者中肠道菌群和肠纤维化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肠道纤维化肠道菌群益生菌炎症性肠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影响肠道微生态紊乱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浏璐何昱静郑英李斌...
    1372-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引起急慢性胃肠病及胃肠外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根除 H.pylori对治疗起到关键作用,H.pylori的全球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且近年来由于 H.pylori耐药等机制导致 H.pylori根除效果欠佳,H.pylori感染及其根除过程还会影响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其发生机制异常复杂,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 H.pylori 感染和根除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相关机制的最新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抗 H.pylori 治疗过程中如何减少肠道菌群改变和失衡,进而提高H.pylori根除疗效,减少根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幽门螺杆菌肠道微生态根除疗法

    人工智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吴朴仙王红霞林婧任鹏程...
    137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以慢性复发和缓解的肠道炎症为特征,目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的标志物,其精准化诊疗是临床的一大挑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具有强大的数据识别和分析能力,结合当前医疗大数据的发展,AI在提高IBD诊断准确性,识别风险个体,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反应以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应用广泛开展,有巨大的潜力促进 IBD精准医疗的发展.本文就 AI在 IBD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炎症性肠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精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