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小板升高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朱丽慧刘硕蔡辉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对胃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在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图书馆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由两名独立的评审员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工作.处理后的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并用 HR 值来描述 OS的合并结果,用 OR值来描述临床病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整体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检测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及是否存在偏倚风险.结果 共筛选出 26 篇文献,总计 21 076 例患者被纳入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升高与胃癌预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HR=1.41,95%CI:1.24~1.61).亚组分析结果并未影响整体结果.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分析表明血小板升高与胃癌中女性(OR=1.54,95%CI:1.39~1.70)、T分期(OR=2.22,95%CI:1.98~2.49)、淋巴结转移(OR= 1.51,95%CI:1.36~1.68)、TNM 分期(OR=1.84,95%CI:1.60~2.11)以及肿瘤大小(OR=2.16,95%CI:1.83~2.56)相关.结论 血小板计数对胃癌的预后有显著预测价值,且与临床病理晚期、淋巴结转移风险高相关.

    胃癌血小板计数荟萃分析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hemerin与Th9/Treg细胞失衡的相关性分析

    马欣李紫琼王志远王曼...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Th9/Treg细胞失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1 月于我院确诊为 UC的患者 85 例(UC组)和健康体检者 80 名(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 Th9/Treg的比例;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中 IL-9、CRP、IL-10、IL-17 的含量.统计学分析 Chemerin表达与 Mayo评分的相关性;与 Th9、Treg、Th9/Treg以及相关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C 组 Chemerin水平和 Mayo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C 患者重度组 Chemerin水平和 Mayo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Chemerin 表达与 Mayo 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UC 患者血清中 Th9/CD4+的比例显著升高,Treg/CD4+比例显著降低,Th9/Treg 比例显著升高(P<0.05);UC组 Treg比例以及 IL-10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h9 比例、Th9/Treg以及 IL-9、CRP、IL-17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患者重度组的 Treg比例、IL-10 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UC 患者重度组的 Th9 比例、Th9/Treg、IL-9、CRP、IL-17 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UC 组患者血清 Chemerin 表达与 Th9比例、Th9/Treg、CRP、IL-17、IL-9 水平呈正相关,与 Treg比例、IL-10 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UC 患者血清 Chemerin水平与Th9/Treg细胞失衡有密切关系.

    溃疡性结肠炎趋化素辅助性T淋巴细胞9调节性T淋巴细胞

    PI3Kγ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影响胆管癌细胞EMT进程与干性特征

    唐津天唐润娟薛峰黎旺红...
    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磷酸肌醇 3-激酶 γ(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 γ,PI3Kγ)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表型影响胆管癌细胞 EMT 进程及干性特征的作用.方法 利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 IL-4诱导建立M2 型TAM,并使用PI3Kγ抑制剂AS605240 进行干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M2 特异性表型标志物CD163 表达情况.建立M2 型TAM 与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 共培养体系,分组为对照组、M2 组、PI3Kγ抑制剂组,进行对应处理后收集 QBC-939 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 E-cadherin 与 Vimentin 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 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 及 MMP9 蛋白表达,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 CD133、OCT4 及 SOX2 蛋白表达.结果 经 PMA 和 IL-4 诱导后,细胞呈典型 M2 型形态,CD163 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但经 PI3Kγ抑制剂干预后,M2 型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D163 荧光强度减弱.与 M2 组比较,PI3Kγ 抑制剂组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E-cadherin荧光密度值升高、Vimentin荧光密度值降低(P<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 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同时,肿瘤细胞成球数量减少(P<0.05),CD133、OCT4 及 SOX2 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抑制 PI3Kγ能够抑制 M2 型 TAM 表型转化,从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EMT进程及肿瘤干性特征,发挥抗癌作用.

    胆管癌磷酸肌醇3-激酶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干性

    PAR-2的活化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许鏸文雷源何婷李娟娟...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下腹痛、排便性状、习惯改变等.由于 IBS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压力,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被认为是内脏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肠道感染、精神心理障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有研究表明,蛋白酶激活受体 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与 IBS密切相关,PAR-2 通过其活化以及信号通路等多种方式影响 IBS的发生发展,本文就以 PAR-2 与 IBS 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蛋白酶激活受体2内脏高敏感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相辉侯艳红张林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肠纤维化是 IBD 的常见并发症,可同时发生在 UC 和 CD 中,也是其大多数长期并发症的基础,往往形成不可逆的脏器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 IBD 患者的预后.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BD肠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对其发生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细胞因子或分子途径作一综述.

    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硫氧还蛋白5

    食管腺肌瘤内镜下诊治1例报道

    陈玲王健林华英温春虹...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消化道腺肌瘤属临床少见病,且极易误诊.本文通过回顾我院内镜下诊治的 1 例食管腺肌瘤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等,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腺肌瘤上消化道超声内镜

    生物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丁圣韩际奥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诊断和预后具有挑战性,因为大多数临床症状并非 IBD所特有.到目前为止,尚无监测 IBD 的金标准测试.内窥镜检查和成像是提供有关疾病状态、位置和严重程度信息的基本诊断工具.然而,内窥镜的侵入性和高昂的成本使其不适合频繁监测 IBD患者的疾病活动,目前可用的基于血液和粪便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定量工具,可以补充临床评估,帮助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 IBD.基因组、蛋白质组和微生物组技术的进步促进了 IBD 新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文献调查表明,对 IBD 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缺乏总结.本文综述了目前可用的生物标志物,介绍了 IBD生物标志物发现的最新进展.

    生物标志物炎症性肠病粪便MicroRNAs肠道微生物蛋白质组学

    联合疗法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彭雯罗超孙志广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难治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药代动力学的失效及药效学逃逸导致目前以单一靶向治疗为主的方案受到限制,而对于重症及肠外表现的治疗不尽如人意,加速了人们研究联合疗法的进度,既往比较成熟的联合治疗案例进一步推动双靶向治疗方案的研究,该文就 IBD联合疗法作一概述.

    炎症性肠病联合疗法双靶向治疗

    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张丽刘敏李强姬瑞...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是一类异质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早期无转移肿瘤,多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由于多数 R-NENs呈浸润性生长,累及黏膜下深层组织,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疗效及安全性不尽如人意,因此多种改良 EMR(modified EMR,m-EMR)用于治疗 R-NENs,本文就m-EMR在R-NEN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R-NENs有效、规范的内镜下治疗提供思路.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贝贝李红
    223-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后期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急慢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发现,其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有所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SBP 细菌谱的变迁及新发危险因素,本文主要就以上内容作一综述.

    肝硬化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