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比较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比较教育学报
比较教育学报

张民选

月刊

2096-7810

wgzhx@shnu.edu.cn

021-64322352

200234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比较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委托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一份教育类刊物。本刊自1982年创办,一贯恪守“引进国际一流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的初衷,追求严肃的学术品味,引介国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得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的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衡与冲突:比较教育世界体系论的两种范式解析

    张金鹏曲铁华李文文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体系论作为比较教育重要的思想流派,其重要的现实追求便是通过比较教育解决世界性问题与危机。在该流派内部,形成了以新制度主义为基础的平衡范式和以世界体系分析为工具的冲突范式。针对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生存危机,前者主张建立世界课程来推进世界社会的进步,后者提倡批判教育探索世界教育的公平,促进世界体系转型。尽管两种范式在解决问题的路径上存在分歧,但两者的研究理念、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美好未来的追求存在共识,统一于世界体系论的旗帜之下。两种范式的研究对比较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不足。同时,该流派给予了中国教育发展许多重要的现实启示。

    世界体系论平衡冲突范式现实追求

    OECD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

    杨盼王沐阳
    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教师治理是优化国际教师教育政策、提升各国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路径。从教师作为一种劳动力类别出发,并以20世纪90年代为时间起点,可以将OECD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关注、逐渐探索和深入开展三个阶段。OECD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教师发展取向、教育发展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其中教师发展取向旨在推动各国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发展取向旨在改善其成员国教育系统的公平、质量和效率,社会发展取向旨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保障全球教师治理的顺利推进,OECD强调以加强认知规范、促进观察模仿和开展监测比较作为实践策略。借鉴OECD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有效经验,我国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解决教师领域关键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政策创新能力。

    OECD全球教师治理价值取向实践策略TALISPISA

    从过度竞争到协同发展:韩国英才教育的内卷化困境及其突破

    王晓洲滕珺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笃信教育具有社会选拔和分配精英职位功能的韩国,社会各阶层对英才教育所代表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日渐激烈,这种过度竞争阻碍着英才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韩国积极在英才教育政策的边际广度方面开展探索:变革观念,树立动态开放的英才教育观,探索灵活多元的英才选拔方式;调整结构,深化不同领域的英才教育,实施宽广纵深式英才培养模式;健全育人,营造有利于各类学生冒出来的良好环境,提升社会对英才教育的认知和信任,推动英才教育从"精英"走向"群英"。从韩国经验出发,我国应该首先回答好英才教育的正当性问题,接着构建起强大而高效的教育选拔系统,将对所有学生的"普遍支持"和对有需要的学生的"定向支持"相结合,走出一条重点培养加整体提高的英才教育之路。

    英才教育过度竞争选拔培养韩国

    英国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卓越教育的潜力、障碍与应对

    王帅凡勇昆
    4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神经末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英国经验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有潜力通过卓越的领导、个性化教学和有想象力的课程、更安全的学校环境等提供卓越教育;但与此同时仍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尤其是师资与经费挑战对提供卓越教育构成的现实障碍。在探索消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障碍上,英国主要围绕经费与资源支持、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保障、学校治理方式变革三方面实践发力。借鉴英国经验,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有赖基于证据的政策干预、立足整个乡村社区进行有效规划与更广泛的对话,以探索适合本地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支持模式。

    乡村小规模学校卓越教育英国

    素养目标下科学课堂的学习变革——基于"下一代科学故事线"教学模型的分析

    韦立君王开妍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科学素养目标,学校需要进一步转变育人方式,促进科学课堂的学习变革。"下一代科学故事线"教学模型立足科学学科的三维学习愿景,主张学生在有意义的实践中能动连贯地探究知识、解决问题。该模型的实施主要通过五个教学程序,在对故事线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中,不难发现每一个教学程序的运用策略都重视师生合作,强调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轨迹的决策和管理,而故事线的推进则源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非教师的教学要求,从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连贯性。该模型的设计理念和实施策略为素养目标下科学课堂的学习变革拓展了思路:重塑学生认知角色,使之成为科学实践者、积极对话者和深度学习者;教师应尊重学生视角,有策略地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践发展科学观念,鼓励学生由个人观点走向集体共识,以及促进学生持续深入地探究问题、发展高阶思维。

    "下一代科学故事线"教学模型科学实践科学素养科学课堂

    儿童视角下户外游戏体验的探索与启示:国际研究综述

    翟俊卿石明慧吴上好严晓梅...
    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儿童投入过多的屏幕时间负面影响了学业表现、认知专注度以及社交技能的发展,使户外游戏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户外游戏设计往往受制于成人视角,未能充分满足儿童需求和兴趣。通过系统综述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基于儿童视角的27篇户外游戏实证研究,探讨儿童对户外游戏的体验及其在研究中的角色。综述发现,儿童在户外游戏中体验到兴奋和愉悦,他们高度重视游戏环境的质量,偏好具备自主探索和私密性的游戏空间。同时,儿童对游戏潜在风险持有较高的风险感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儿童非常渴望与成人和同伴一起互动交流。研究者主要采用声音、图像、行为等多维方法记录和分析儿童的游戏行为。在这些研究中,儿童多以被动观察者或信息解释者的身份参与,将儿童视为研究合作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应加强对特殊儿童户外游戏的关注,探索适合低龄特殊儿童的游戏环境设计,尤其是将儿童视角纳入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以提高游戏环境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儿童视角户外游戏儿童早期游戏环境研究综述

    西方博物馆教育:旨趣变迁、发展动向与本土超越

    洪瑞祥杨正严冰熔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博物馆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教育领域和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西方博物馆教育经历了"以物为中心"的权威教化、"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以交互为中心"的生态构建的旨趣变迁,其实践的发展动向主要集中在跨学科资源整合、集群生态打造、文娱活动融入、数字化技术赋能、构建政策支持网络等方面。结合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现状,可以进一步提出本土超越的思路建议:强化宣教融合,扩大博物馆教育辐射面;重视体系建设,增强博物馆教育专业性;加强馆校合作,构建开放式学习空间;创新博物馆教育模式,探索闲暇教育新形态。

    博物馆教育比较研究旨趣变迁发展动向本土超越

    近十年教师培训研究的趋势、议题与方法——基于国内外教师培训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

    张倩陈芷宁修旗
    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我国教师培训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与变革,但其学理研究远远落后于丰富的实践活动,而国外对教师培训研究有着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与相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在研究趋势、热点议题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对选定条件下的国内外教师培训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提升我国教师培训研究层次、推动其与国际教师培训话语体系接轨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教师培训的学术价值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议题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更关注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下的教师培训相关研究,国外更侧重于微观层面的探索;国内教师培训的研究方法较单一,国外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高阶化程度。基于此,提出三点建议:提高教师培训学术价值的重视度、重视基于项目及其成效的研究、发展多样化的实证研究范式。

    教师培训比较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日本令和时代中小学教师新研修制度探析

    祝怀新马欣舒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令和时代新研修制度是当下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关键性、整体性的变革。新研修制度延续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终身性理念的重视,从"主体性、个性化、协作性"三大核心理念出发,要求新研修制度尊重教师主体性,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并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在现有研修体系中增设教师资质提高指导制度和研修履历记录制度,完善研修推进机制,包括校内外多主体协作的研修推进机制、在线研修与履历记录平台。日本教师令和时代新研修制度改革打破了划一且低效的旧研修模式,是教师队伍不断自我完善、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日本中小学

    终身学习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

    徐雄伟王晨曦王苏豫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释放每个学习者潜能、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者,根据2023年全球教师报告,当前世界范围内仍存在师资短缺问题,威胁着教育的未来。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和终身学习引领者的双重身份,为教师职业建立新的社会契约。基于世界发展形势以及历史政策工作的双重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政策与实践国际研究研讨会",通过阐释终身学习的丰富内涵和关键特征、分享各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和经验借鉴。尽管政策保障、机构支持、技术赋能、研究先导等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已成为国际共识与行动,但面临宏观的时代和社会挑战以及微观的教育领域内部挑战,仍需要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与持续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UIL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