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孙义良

月刊

1000-520X

WTXB@chinajournal.net.cn

027-87192147

430079

武汉洪山区珞喻路461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期刊,三次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最早的体育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以突出学术性、实用性为特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蓄,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滑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3个雪季的数据预测及市场细分

    李树旺李京律杨抒奕梁媛...
    1-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民众对冰雪运动体验品质的要求随着冰雪产业加速崛起而不断迭代升级,如何坚持供需两端发力、释放良性消费潜力成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核心命题。为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周边8个滑雪场的1 177名滑雪旅游者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系列深度调查。针对行为意向作用机制开展两个关键研究,旨在探讨提升滑雪旅游者行为意向、激发滑雪旅游者内在驱力的策略。研究一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探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冬奥前、中、后不同时期滑雪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及差异。研究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融入游憩专业化理论视角,对后冬奥时期滑雪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细分市场群体间滑雪旅游行为意向的差异。研究发现:(1)相较于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滑雪旅游者的行为态度是正向影响其行为意向更关键的因素且在后冬奥时期的表现更为突出;(2)依据游憩专业化三个子维度(认知、情感、行为),可以有效细分后冬奥时期滑雪旅游者;拥有不同游憩专业化程度的滑雪旅游者,在滑雪旅游行为意向上具有显著差异。鉴于此,研究构建较为全面的滑雪旅游者个体行为预测分析通道,进而提出推动我国滑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驱动滑雪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兴动力,实现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目标。

    后冬奥时期滑雪旅游产业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游憩专业化市场细分

    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参与亚运会历程中的重要议题及杭州亚运会的时代成就

    霍传颂郝勤郝爽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经胜利落幕的杭州亚运会是在中国境内举办的第3届亚运会。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历史研究法,回顾中国的亚运会参与史,进一步分析亚运会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和体育格局的互动影响后发现,参与亚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重要桥梁;是中国施展体育外交坚实且富有弹性的"第一步",是推动亚洲地缘关系,巩固在亚地位的重要渠道;是处理两岸关系的重要场域。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杭州亚运会在加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促进亚洲国家的交流与团结,树立"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宣传"心心相融"的在亚外交倡议,推动两岸交流,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等方面体现出重要的时代价值,并为中国以体育促外交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议题。

    亚运会地缘政治体育外交地缘大国重要议题时代成就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现实审视与纾解路径

    查金翟依丰张大超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融合,是推进基层体育治理的必然遵循与时代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在系统阐释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服务人民和技术革新为发展原则,以治理精准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的逻辑进路。针对政策制定及执行失范、治理主体互动匮乏、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智慧化建设缓慢、场地设施供需失衡等现实困境。从构建制度韧性、优化组织韧性、激发社会韧性、革新技术韧性、巩固空间韧性等五个维度提出纾解路径。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治理现代化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空间韧性

    SKAD理论视角下域外"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科学知识生产的经验启示

    李淑美张盛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KAD理论视角,对过去70年国外"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科学知识生产中的话语模式、社会关系网络与政策支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尽管医学在"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疾病研究中占据主导权,但是对"体力活动"概念的理解与拓展,仍需要交叉学科的参与,尤其是体育领域对"体力活动"概念及相关下位概念的释义。(2)不同学科的相互合作、医学行政领域的资金支持与引导,以及医学和体育领域相关学术期刊的包容与开放,构成了"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科学知识生产的社会关系网络。(3)公共政策制定的环境导向为"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科学知识生产提供了一套支持机制,加速了科学知识生产由学科学术属性向实践应用属性的转化。

    体医融合体力活动话语分析SKAD科学知识社会学全民健身健康中国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致害风险规避机制的检视与完善——基于693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柯友乐
    38-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和冰雪运动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应得到重视和规避。通过对冰雪运动致害的693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发现:相对于一般体育运动,冰雪运动风险更高,伤害程度更严重。由于冰雪运动致害风险规避机制的不足,受害人通常难以实现充分救济,这成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瓶颈。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致害风险规避机制需要从安全标准体系、风险预防、风险转嫁、损害赔偿规则适用与风险意识的培养等不同方面进行完善。对此,一方面应当立足于我国保险制度的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保险制度;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安全标准体系的建构强化冰雪运动场所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健全冰雪运动安全保障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当规范冰雪运动损害赔偿的规则体系,审慎适用《民法典》自甘风险与公平责任规则。

    冰雪运动风险安全标准体系体育保险安全保障义务

    从意愿到行为:信息获取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感知价值的高阶调节效应分析

    田胜国张大为刘丽康健...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并探讨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参与意愿影响服务参与行为的前因机制中,信息获取的调节作用以及感知价值的高阶调节效应,通过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法对887名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TATA16。0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服务参与意愿可以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参与行为,但并非具有服务参与意愿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一定会采取服务参与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背离现象;(2)信息获取在服务参与意愿与服务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较高的信息获取程度会进一步激发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持续参与行为;(3)感知价值对信息获取与服务参与意愿对服务参与行为的交互效应具有高阶调节作用。

    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参与意愿信息获取价值感知服务参与行为

    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治理思考——基于湘西浦市龙舟活动的田野考察

    彭春兰龙佩林白晋湘谭清文...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对集体行动的动力与实现机制所形成的三种解释范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仍无法对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之下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形成机制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研究立足于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以集体行动的三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分析框架,对浦市龙舟活动复兴的全过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缺乏外部强力支持的情况下,信任与认同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利益与互惠为纽带的权宜性承诺以及共享规范为依托的相互监督是影响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关键变量,三者共同构筑实践中的集体行动逻辑。当人们拥有了对集体或文化的认同感,能够从个体层面认识到参与集体行动的重要性,且能从村落层面了解到大部分人遵守承诺并相互监督,可持续性的集体行动才能形成。这一经验事实显示,集体行动的形成并非一个线性过程,社会结构、利益追求、个体建构以及外部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兼顾多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变化是理解集体行动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关键。

    集体行动民俗体育体育治理社会资本权宜承诺相互监督

    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

    李成龙行年赵歆吴雪琴...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解析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为全程智能再造:技术赋能中国武术文化;全员参与互动:跨界融合中国武术文化;全息内容供给:多元呈现中国武术文化;全效精准传播:聚类深描中国武术文化。同时,出现了主体模糊、信息失真、过程碎片、内容浅显等问题。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推进方略体现为共治共享:加强舆论引导力;监督护航:提高传播公信力;媒介融合:树立叙事整体观;规范审美:强化传播艺术性。

    全媒体中国武术文化传播问题、路径

    体医融合路径创新:爱尔兰运动转诊实施的动因、经验与镜鉴

    李利强汪晓赞吴进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爱尔兰运动转诊发展和实施经验,为我国体医融合提供路径创新及方法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推理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爱尔兰《国家运动转诊框架》(NERF)指导下的运动转诊(PARS)实施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得出: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实施原则,创新化的运营模式与多元利益主体监督体系,基于医疗保健的转诊路径设置,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评估实施架构,是爱尔兰NERF指导下运动转诊(PARS)实施的核心。研究认为,我国体医融合路径创新可从4方面进行:(1)完善体医融合的多方参与制度体系,明确各参与主体利益共享;(2)构建多主体协作的运作模式,促进各利益主体权责共担;(3)设置分工明确的体医融合服务流程,增强过程的可操作性;(4)建立多方协同的体医融合评估架构,完善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体医融合路径创新利益相关者运动转诊爱尔兰

    我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历程、逻辑与路径

    舒宗礼王健夏贵霞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奋力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诉求下,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采用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历程、特征和逻辑进行梳理与透析,提出现实路径。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及其政策实践为线索,发现我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经历了体育教育与卫生教育结合、体育教育与卫生保健教育结合、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内部融合、体育教育与公共健康全面融合四个阶段,且表现出不尽相同的阶段性特征。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当前,我国体育健康教育正处于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全面融合发展阶段,需构建并实施以儿童青少年和公共健康为导向,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核心的中国体育健康教育体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体育健康教育;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政策的精准性,提高政策执行力。

    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融合发展健康第一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