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

袁运开

月刊

1002-0748

021-62232813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

物理教学/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理教育专业刊物。旨在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线性光学研究进展浅谈

    袁春华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非线性光学的定义、发展及其与线性光学的区别,并通过典型的二阶非线性过程介绍了介质如何对光产生非线性响应,产生新的谐波频率.然后进一步描述了基于量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机制共振增强的非线性极化率,此技术能显著改变光的群速度,实现慢光甚至"光停止"现象(光量子存储).非线性光学与量子相干和量子干涉的结合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有望为未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精确控制、量子信息处理以及光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非线性光学电极化率电磁感应透明量子存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以"探究浓度对电解液电阻的影响"为例

    范伟杰桑芝芳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实践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均注重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基于跨学科实践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建立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框架,以"探究浓度对电解液电阻的影响"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物理知识与化学、工程实践相融合,促进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实践项目式学习电解液浓度电阻

    电磁观念的层次划分与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建构策略

    解学仁颜国英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据课程标准中物理观念的表述提出电磁观念,结合教学实际指出电磁观念建构的重要性.把电磁现象、电磁概念规律、电磁观念作为一个维度,结合教材梳理电磁相关内容形成另一个维度,由此对电磁观念进行层次划分,最后提出高三复习阶段建构电磁观念的三种教学策略.

    物理观念电磁观念层次划分高三复习阶段观念构建策略

    "同步卫星"还是"静止卫星"——人教版物理教材改动的解读

    倪曦周凤雏杨瑞华汪钰轩...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于同步卫星定义的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特点,明晰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步卫星的物理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教材修改同步卫星核心素养

    2023年江苏省优质课评比创新点赏析——以"光电效应"教学为例

    徐超
    19-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效应"是一节概念理解课,也是规律探究课,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验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文章介绍了在准备这样的课程中所做的教学实验、教学思路、学生活动以及教学语言方面的创新工作,以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光电效应教学创新自制教具

    用深度备课引领实验的深度学习——以一个经典电磁感应实验的"颠覆"现象为例

    丁佐建陶兆宝
    2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个经典电磁感应实验中的"颠覆"现象为例,通过教师的深度备课,让"颠覆"现象价值重塑,实现对实验相关内容的深度学习,同时对该实验在教材中的编撰提出建议.

    实验教学深度备课

    借助DIS实验系统探究问题本质创造高效课堂——以"探究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为例

    蔡建国
    25-2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知道的内容,高中阶段,教师大都仍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层次上.借助DIS学生实验系统,循着科学探究的路线,教师能在课堂上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图象辅助学生探究、理解质量为何是惯性的唯一量度.由此,有限的课时不再成为知识难以深入的羁绊,高效思维的物理课堂得以实现.

    DIS实验惯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高效课堂

    寻根究底拨迷雾 抽丝剥茧探真相——探究声音传播条件实验的商榷与改进

    罗宇航
    30-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论证声音传播条件改进实验进行了研究,在查阅大量声学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传声介质对声音响度的影响,发现并实验论证了薄膜共振吸声是响度减小的本质原因.文章在磁悬浮声源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再改进,借助真空储气罐实现静音抽气,利用磁场力实现声源在水中稳定悬浮,使学生能够连续和清晰地体验实验过程,突出了科学的本质.

    声波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改进

    指向初中科学"理解"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

    孙华君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解"是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对学生开展指向"理解"学习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学习的操作要点,开展有效的理解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效度.文章以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透镜和视觉"一课为例,通过指向理解学习的表现性任务设计和表现性评价量表制作,阐述指向初中科学"理解"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施策略.

    初中科学理解学习表现性评价实施研究

    结构化思维视域下中考复习阶段的深度备课——以"物理探究题的复习"为例

    程仁军
    39-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备课能解决中考复习阶段出现的"忙""盲""茫"现象.它需要备课教师以结构化思维为指导,率先跳入题海去梳理出复习的方向,研究出试题的组成并形成试题的破解策略.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近年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中考物理探究题,成为很多师生共同的教学难题,更是初三师生在中考复习阶段绕不开的教学话题.文章以"物理探究题的复习"为例,阐述了结构化思维视域下的深度备课的教学实施和效果.

    科学探究中考复习深度备课结构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