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学刊
西部学刊

半月刊

西部学刊/Journal West Journal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平安时代的菅原家族史考论

    田家承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平安时代的菅原家族起源于寒门,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崛起,最终在菅原道真时代迎来了家族的巅峰.然而,公元901年,菅原道真在"昌泰之变"中被贬为太宰权帅,流放九州岛,并在两年后含恨去世.他死后,朝廷发生了一系列灾异事件,菅原道真被神格化为"北野天满宫天神",成为后世祭拜的对象.虽然菅原道真被奉为神祇,但菅原家族自此式微,家族成员在政治上不再有显著作为,逐渐退隐于文化领域.菅原家族的兴衰不仅展现了平安时代的权力斗争,也反映了日本贵族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揭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政治本质.

    平安时代菅原道真藤原家族摄关政治

    先秦儒家"祭思敬"思想的本质内涵与教化实践

    李楚珺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敬观念因利己主义的盛行而渐趋式微."祭思敬"作为孔子重祭人文思想的提炼,植根于原始宗教情感和宗法、敬德观念.先秦儒家将仁孝等道德价值融入祭祀礼义,实现祭祀对象从"事神"到"事人"的转变,并主张通过主体之"思"保持"诚敬",使"敬"这一理性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中具象化、传承化.其教化实践作为儒家政治理想与道德实践合一的典范,从"祭之以礼"和"慎终追远"两个层面,彰显出先秦儒家对生命本质及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对当代公民道德涵养与社会伦理构建仍具有深远启示.

    先秦儒家祭祀

    "君子不器":《论语》中的君子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王如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君子不器"虽然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但其意义丰美.通过对"君子不器"含义的解读,揭示了君子应博学多才,自觉追求德."君子不器"所承载的君子之美,包括"文质彬彬"的人格魅力美与追求个体完善和超越的人生境界美.在现代社会,尽管"君子不器"的外在文饰美与人生境界美有所缺失,但这种缺失反而启示我们重新领悟其美.现代君子之美的重塑与丰富,不仅关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鼓励人们在传承优秀礼仪文化中浸润素养,积极地寻找人生方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

    君子不器君子之美现代意义

    涉外商事调解人际介入的框架建构

    李思渊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外商事调解是化解国际贸易纠纷的常见手段,以调解语料调试和修正现有人际介入框架,可以尝试提出专门面向该领域的人际介入框架.研究发现,实际语料包含大量商事话语,可具体化原框架概括性描述指标,其中"复盘和建议"环节或可作为商事调解特有语料增补原框架.该人际介入框架可外显调解员的沟通成效,为其选聘培育提供语言参照,为完善涉外法治人才语言规划提供可行路径.

    涉外调解商事调解人际介入语料分析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英重叠词对比研究

    陈乐怡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叠词是汉语和英语词汇系统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形式.研究发现,汉英重叠词的定义及其在结构、语义和功能上存在差异,汉语的重叠词多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而英语则更常见于修辞和词汇构建,这反映出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认知习惯上的显著差异.为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英语背景学生在习得重叠词时常见的偏误,建议通过细化词类、情境教学和优化教材来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支持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理解和应用.

    汉语重叠词英语重叠词语言对比对外汉语教学

    太极拳对话录文本翻译的语篇连贯探析——以《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为例

    胡琪朱宝锋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海外太极拳推广活动的开展,有关文本翻译研究在相关方面发展迅速,但对话录形式的太极拳典籍翻译策略研究却数量较少且内容有限.对话录文本口语性强、主题松散、逻辑关系隐性的语篇特点要求译者实现语篇连贯.就太极拳典籍《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的英译而言,译者使用的手法包括通过实现主题连贯强化对话核心,达成意图连贯保持词汇语义,使用文化连贯消除文化壁垒,采取逻辑连贯把握因果关系,从而实现对话录形式太极拳经典文献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以利于目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语篇连贯太极拳汉英翻译

    清末民初英雌风骨的诗学初探

    胡婉怡张璐王玉珠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清末民初封建统治的衰落与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的现代化思潮涌入中国社会,引起了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及社会的颠覆性转型.西方的思想文化滋生出一批具有现代性意识的女性文人,其创作风格出现"双性同体"的明显转向,致力于探索英雌话语的崭新书写,并将创作目光投射在家国政治和民族解放的语境之上,倡导社会革命与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以英雌之躯呈现出蓬勃的文人风骨.而其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的先声,于特殊时代背景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遭遇多重桎梏,依然未完全摆脱女性长久以来的"第二性"生存处境与心理模式,英雌风骨的初步探索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清末民初女性文学英雌风骨

    华裔成长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以李健孙《支那崽》和《荣誉与责任》为例

    张宇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裔成长小说是以华裔成长中找寻自我为主题的小说.以李健孙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面对文化冲突和文化同化危机后尝试找寻自我,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华裔成长小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儒家学说以及传统节日习俗等,这些在李健孙的自传体小说《支那崽》和《荣誉与责任》中有着深刻体现.小说的主人公丁凯虽然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但他身上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在物质生活上他喜欢具有群体情节的中国餐、日常言行上被关羽的忠义精神鞭策着、思想意识上遵从孝道与纲常伦理,这些文化印记来源于他接受过生母马黛莉和长辈辛伯伯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小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统一性、包容性等特性,让华裔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并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他们的智慧和成长的力量.

    丁凯成长小说华裔中国传统文化

    缅甸近代报刊的历史印记:兴起、发展与影响

    申展宇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刷业的崛起刺激了缅甸近代报刊业的发展.英国殖民者在缅甸创办了最早的英文报刊,客观上推动了缅甸近代报刊的诞生,也为缅甸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注入了近代化的气息.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和发行等方面的活动和需求极大地改变了缅甸近代报刊的发展局面.二十世纪以来,缅甸人自办报刊的活动和实践越来越多,促进了缅甸近代报刊的发展.近代报刊的发展不仅见证了缅甸民族主义的兴起,也推动了这一进程.

    缅甸近代报刊民族主义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研究

    吕梓萌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我国外向型经济体系受到冲击,自身要素成本红利降低,亟须畅通国内大循环防范化解各种安全风险问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马克思关于经济循环的论述为我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目前国内大循环现存主要问题包括供给质量有待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以及科技创新遭遇瓶颈.为此,建议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健全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内需潜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合理.

    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