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学刊
西部学刊

半月刊

西部学刊/Journal West Journal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韩凯乙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地区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充分巩固,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受限于历史因素,西部地区仍存在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困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缺乏内生动力等诸多问题.新征程上,科学谋定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要从构筑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格局、数字化驱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打造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不断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新时代西部地区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现状探究

    肖璇樊蕾韦晔严辉...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融合场域中,社会支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不可忽视.聚焦西南民族地区农村,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审视当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现状.调研结论:宏观层面,首部家庭教育立法及各地政策助力农村家校社协同育人,村规民约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准绳;中观层面,农村家校合作偏向于单向支持状态,社会各界聚焦农村特色加大支持力度,重视民族文化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特色;微观层面,家长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优先向家人、亲属等寻求支持.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现状

    共享发展理念下社区治理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书南社区的案例分析

    赵丹林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人口结构分化、异质性增强,产生了"路径依赖""社区失灵""碎片化"等问题.以成都市书南社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为案例,分析发现,以"微网格、大民生、大联动"为核心的责任划分与管理、信息收集与反馈及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践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提升了治理的精细化和多元化水平.在共享发展理念下,结合书南社区的具体实践,提出优化社区治理的建议:(一)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机制;(二)推进数字赋能的智慧治理;(三)优化网格化的精细治理.

    社区治理共享发展微网实格

    意识形态竞争与美国对华舆论战

    朱雨瑶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特朗普第一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对华舆论场意识形态竞争加剧,形成"全政府""全社会"参与的态势,此后的拜登政府延续此战略.政府引领舆论,政治领袖深化导向,智库与学术界提供理论支持,民间团体炒作话题,多元化传媒体系传播不利舆论.美国还与西方其他国家联动设置经贸、人权、国家安全等议题.成因包括中美实力接近、意识形态差异、美国政党策略选择及历史问题.我国应积极应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坚定对抗舆论攻势,揭露并击破阴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稳定.

    中美关系舆论战意识形态因素意识形态建设

    从傅满洲到"中国威胁论"

    何爱英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好莱坞"经典"华人银幕形象——傅满洲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黄祸论"是在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鼓吹之下逐渐发展成的一套"完备"的反华理论,其生成具有深刻的美国本土和国际环境因素.傅满洲的诞生是"黄祸论"泛滥的结果,成为西方强加于中国文化这一异质文明的"他者"身份的形象化符号,并随着时代发展演绎为"红祸论"和"中国威胁论".而贩卖"中国威胁论"的实质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加强国家认同;实现孤立和遏制中国的险恶用心;对于异质文明的警惕和"儒家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天敌"的执念.

    国际话语权傅满洲黄祸论中国威胁论

    从近代中华民族复兴史思辨文化自信的现代性价值

    姚磊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复兴的历程中,中华民族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尝试从器物、制度和文化层面寻求复兴之法,但大部分均以失败而告终.近代民族复兴的跌宕曲折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其自身文化态度的一种规律性的起伏变化,从文化自负到文化自恋,再从文化自疑到文化自卑.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态度现代性的集中体现,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在文化层面涉及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凭借其科学态度、正确方向和深厚根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民族复兴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批判与建构: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启思——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

    王珺雅
    29-3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等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的错误思想及唯心主义历史观展开了鞭辟入里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精神生产活动的逻辑起点是"历史的现实的人"、根源于物质生产且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和条件、动力来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生活的满足等精神生产的内在规律.对于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扎实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根基;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民思想行为共识;创造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多样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正能量,提供源源不竭强大精神动力.

    马克思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列宁知识分子观的国内研究述评及当代启示

    罗智凯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知识分子观主要包括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知识分子的改造、教育和培养,知识分子作用和改善知识分子待遇.国内学者主要从对待知识分子态度及原因、历史比较视角、整体性视野和政策实践四个视角对其开展研究.从列宁论著和学界研究中得出列宁知识分子观的当代启示:一是务必准确识别各类知识分子的政治属性,二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培养知识分子,三是团结广大知识分子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四是创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列宁知识分子观研究述评当代启示

    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当代价值

    许苗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到时代潮流、湖南湘江文化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青年毛泽东经历了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过程.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启示:(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三)努力学习,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能力.

    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历程当代价值

    超大型数字平台双轮垄断的事前监管研究

    余欣然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大型数字平台试图通过双轮垄断,将轴心市场的垄断地位拓展延伸至其他市场,其所带来的市场支配地位的"加速累积"效应可能会压制创新,同时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并带来数据集中、产业集中、舆论集中等风险.然而,传统的垄断行为规制路径在适用时通常会出现相关市场界定困难、垄断行为"强制性"认定标准难以适用、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失灵等困境,无法应对双轮垄断所带来的潜在"结构性障碍",建议引入事前监管工具,在完善数字市场竞争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树立全链条的市场监管理念,推进平台分类分级,根据类型和等级,细化不同的监管强度和监管手段,从而对双轮垄断进行有效规制,从源头避免其负面影响.

    双轮垄断超大型数字平台事前监管竞争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