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科学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科学仪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现代科学仪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胡柏顺

双月刊

1003-8892

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010-68422478;68410135

100089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

现代科学仪器/Journal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的以介绍和评论国内外科学仪器为主的综合性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主要内容:对国内外仪器进行综述和评论;及时介绍现代仪器国际前沿的动态和成果;报导国内仪器研制成果,交流仪器选购、使用和维修的知识和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直肠癌免疫亲和蛋白家族相关基因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王庆惠朱兴墅陈惠燕纪辉涛...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预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总生存期的预后模型并验证。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RC患者数据,通过COX和LASSO回归筛选关键基因。基于关键基因建立风险评分模型,采用该模型和TNM分期构建列线图。绘制校准曲线和时间依赖ROC曲线验证准确性。GSE87211为验证集。结果:FKBP2、FKBP5、FKBP8、FKBP9 和AIP与CRC患者预后相关,风险评分模型表明高风险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低风险患者,训练集与验证集时间依赖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59和 0。923。结论:该预后模型对CRC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一定价值。

    结直肠癌预后模型FKBP基因家族

    比较不同通量透析器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

    王培培程春慧朱业
    109-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 17M低通量透析器与 18UC高通量透析器治疗对尿毒症的疗效及对钙磷代谢、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9月至 2021年 3月本院收治的 108例需实施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组与高通量组,每组 57 例。比较两组肾功能、钙磷代谢及iPTH水平,并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高通量组的BUN、Scr、β2-MG、iPTH、P水平低于低通量组(P<0。05);高通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低通量组(P<0。05);高通量组治疗后的 SF-36 总分、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总分、总体健康评估评分高于低通量组(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器对尿毒症能够改善临床疗效、肾功能、钙磷代谢、iPTH以及生存质量。

    尿毒症血液透析低通量高通量疗效钙磷代谢生存质量

    经阴道子宫切除联合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观察

    张安乐范兆轩邬小龙唐登凤...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子宫切除+前后壁修补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影响。方法:以 80 例 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行前盆腔网片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盆底功能、肛提肌收缩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FDI-20、PFIQ-7 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lsalva下LHS高于、LA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网片侵蚀/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前后壁修补术的术中、术后影响均更少,但盆底功能恢复效果不如前盆腔网片悬吊术。

    盆腔器官脱垂经阴道子宫切除前后壁修补术前盆腔网片悬吊术盆底功能

    呼吸训练器联合排痰仪对慢阻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响

    梅娇娇王克琴徐娟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呼吸训练器联合震荡排痰仪对慢阻肺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例慢阻肺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50例(常规干预)与观察组 50例(呼吸训练器联合震荡排痰仪),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PEF、PaO2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aCO2、SAS、SDS 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震荡排痰仪可缓解慢阻肺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心理状态,促进肺功能康复。

    呼吸训练器震荡排痰仪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心理状态

    调经止血方对围绝经期AUB患者Ang-1、Ang-2水平的影响

    徐林杨瑞王莉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调经止血方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血清 Ang-1、Ang-2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78 例围绝经期AUB患者,均分为A组和B组,持续治疗 6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疗效 89。74%,明显高于B组 71。79%(P<0。05)。治疗后,A组在中医证候、月经失血、内膜厚度等方面均优于B组,多项血清指标也显示A组效果更好(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经止血方辅助治疗可提高围绝经期AUB临床疗效,调节血清Ang-1、Ang-2水平。

    调经止血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牟博勇侯国清庞艳蓉刘明涛...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预测列线图模型。选择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782例,以 7:3比例分为 2组,其中模型组 547例,验证组 235例。收集可能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相关因素,根据是否存在颈动脉硬化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基本资料与疾病相关指标,用LASSO回归筛选出潜在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分析,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为此类患者颈动脉硬化预防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LASSO回归多因素分析列线图模型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策略探讨

    张芳静曹丽余梅先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84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与常规干预和知信行模式干预,为期 3个月。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吞咽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知信行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优良率 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43%(P<0。05),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存质量。

    知信行整体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生存质量

    起搏位置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林艳郭良敏裴晓玲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永久起搏器起搏位置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92 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等资料。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LVESD、LVEDD、NT-proBNP、CK-MB比对照组低,LVEF、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起搏位置为右心室间隔部较右心室心尖部更能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

    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心功能生存质量

    产程中优化入量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

    张芳段传静王如丽龙玉芬...
    142-14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产程中优化入量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 2020年 5月至 2022年 8 月间的 103 例GDM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优化入量管理。对比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血糖水平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以及产后 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血糖水平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产妇应用产程中优化入量管理降低产妇产程及血糖水平,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降低。

    妊娠期糖尿病产程入量管理

    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震颤分析及非运动症状差异

    罗晓晨张志华薛亚男刘继洲...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分析、非运动症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 2022年 3月~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 82 例纳入帕金森组,特发性震颤患者 68 例纳入特发性震颤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一般资料、震颤分析及非运动症状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0岁、震颤部位单侧肢体、谐波现象、嗅觉减退为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P<0。05),姿势震颤频率、周围波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分析、非运动症状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可为其临床鉴别提供依据。

    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震颤分析非运动症状差异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