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矿山排土场安全风险分析及综合回采利用

    张默陈朗吕淑宁曹作忠...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土场下游是居民生活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对排土场进行有效地安全管控和灾害防治.以某西南山区排土场为例,对排土场存在安全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废石回采利用的方案.对排土场综合回采利用后的累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动态回收期经济指标分析,得出累计净现值为9214.5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24.2%,动态回收期为5.47 a.该方案不仅消除了排土场的安全风险隐患,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排土场安全风险分析废石回采利用经济效益

    高水平应力巷道宽高比对围岩变形影响研究

    李晓旭杜俊文刘旭东张耀耀...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水平应力巷道宽高比对围岩变形的影响,以某矿421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3D软件,模拟巷道宽高比对围岩应力状态、剪切破坏程度和位移量变化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宽高比越大,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越小且不容易出现拉应力,分布更为合理,顶板剪切应变集中范围更小;剪切应变较高区域主要集中于两顶角位置,相对孤立,对顶板的剪切效应较低;顶板位移随宽高比变化不敏感,而两帮的位移随着宽高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减小的幅度比较大.现场应用后,巷道围岩没有发生明显变形和离层,稳定性程度大大增强.

    地下矿山高水平应力巷道围岩变形FLAC3D数值模拟

    某大型排土场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张小东关晓锋卢敬标刘星...
    97-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山排土场作为接纳废石的场所,是组织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永久性工程建筑.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对某大型排土场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扇形排土展开方式,将台阶标高改为160,195,240,285,330 m,结合2种方法对排土场的结存排土容积进行比较,并根据极限平衡分析法计算排土场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较原设计0.9965亿m3,优化后新增排土容积0.7324 亿m3,且排土场各剖面边坡稳定性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

    基于岩体结构面识别技术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刘星卢敬标张思远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面是影响岩体边坡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某露天采场边坡的三维实景模型,结合边坡岩体结构三维识别系统(RMV3D),对岩体结构面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通过对边坡的结构面统计分析,识别出3组优势结构面,其中以J1和J2为主.基于结构面分析结果,建立了边坡岩体结构面二维网络模型.结合有限元模拟,探讨了不同结构面组合模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面的存在导致边坡底部水平应力增大,位移明显增加,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利影响,顺层结构面的存在更易引起滑移变形;2种结构面组合模式下,边坡应力应变特性与单一顺层结构面边坡基本一致.

    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构面三维识别系统RMV3D软件

    落石冲击力评定模拟试验及PFC2D数值模拟

    黄薇刘韬
    105-10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石冲击力的大小对山体防护结构的设计和落石灾害预防至关重要.基于不同规范冲击力计算公式的模拟试验研究,发现单体落石的冲击力大小随着落石质量、下落速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加,且落石质量比下落速度对落石冲击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PFC2D数值模拟及国内不同规范冲击力计算公式运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物理试验中实测的最大冲击力与PFC2D数值模拟结果同《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网工程技术规范(试行)》(T/CAGHP 066-2019)和《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规范》(SY/T 7040-2021)中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对于质量超过2.4 kg的小尺度单体落石,计算的冲击力值建议增加30%.

    落石冲击力PFC2D模型试验

    矿用多功能类砂岩质高强度透水混凝土试配试验

    周雷强司马珂冰李昊李佳...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泥、砂岩碎渣、石英砂等原材料不同配比时胶结类砂岩质材料强度的变化规律,辅助少量添加剂配制具有一定透水性能的矿用多功能混凝土,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原材料制备成不同配比的标准圆柱体试样,并借助YAW-150B全自动液压试验机开展了轴向压缩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砂岩废渣与水泥比和砂胶比3个因素都会对试件的强度产生影响.当渣泥比和砂胶比一定时,水灰比由0.39增至0.51的过程中,试件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灰比为0.42时,试件强度达到最大,随着水灰比继续增大,类岩质试件的强度逐渐减小.渣泥比与类岩质材料的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砂胶比由0.3增大到1.5的过程中,试件强度缓慢提升,砂胶比为0.9时的试件强度达到最大,随后试件强度随砂胶比的增大而快速下降.同时研究得出,研制的矿用类砂岩质混凝土的透水性与其厚度呈负相关关系,可为充填采矿时采场封闭墙厚度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试配试验多功能混凝土类砂岩质材料强度特征透水特性

    河北某铁矿塔磨机粗磨磨矿指标优化研究

    吕虹序王子扬侯英陈鹏...
    115-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某铁矿为了降低塔磨机磨矿能耗,以高压辊磨机粉碎后的预选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塔磨机磨矿操作参数对磨矿指标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操作参数为磨矿时间240 s,螺旋搅拌器转速320 r/min,介质充填率20.77%,磨矿浓度65%,料球比0.15,介质配比(ϕ8mm钢球质量占比)100%;在最优参数下,获得了磨机-0.074 mm利用系数为0.916 t/(m3∙h)和磨矿能耗为42.82(kW∙h)/t的磨矿指标,优化后磨机-0.074 mm利用系数提高1.55%,磨矿能耗降低11.58%.该研究结果可为塔磨机磨矿能耗的降低和磨矿操作参数的选取提供有益参考.

    塔磨机磨矿因素磨矿指标

    南芬选矿厂综合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庚辉任晓行张婉悦余建文...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芬选矿厂为实现综合尾矿的回收利用及为合理选择选矿工艺及参数提供参考,以综合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MLA矿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了尾矿矿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尾矿全铁品位为9.64%,铁主要以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63.49%;其次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12.20%;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镁铁闪石、绿泥石和透闪石,其他矿物含量少.磁、赤铁矿的嵌布粒度-75 μm含量占85.71%,单体解离度为63.88%;其中,单体的磁、赤铁矿包裹少量石英,被包裹的磁、赤铁矿则主要被石英等矿物包裹,富连生体中含有较多的石英和少量的菱铁矿.

    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矿物组成粒度分布

    甘肃某细粒铅锌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杨俊龙黄雪雄郭艳华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某铅锌矿中铅品位为0.74%,锌品位为3.72%,为了实现该矿产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针对铅锌矿物嵌布关系紧密,粒度较细,造成铅锌精矿互含量较高,影响浮选指标的问题,在原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4种不同方案的工艺流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铅锌优先浮选—铅、锌粗精矿均再磨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58.42%,铅回收率为79.95%,锌精矿锌品位为56.27%,锌回收率为93.05%.相较于方案2,锌精矿锌品位提高了3.03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高了2.75个百分点;相较于方案1现场生产工艺,铅、锌主品位提高,铅、锌互含量显著降低,锌回收率提高了4.15个百分点.

    铅锌矿微细粒浮选再磨粗精矿

    新疆某难选碳酸盐型萤石矿选矿试验

    荆正强胡瑞彪张建刚张璐...
    128-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某难选碳酸盐型萤石矿中方解石含量高达53.46%,萤石含量为34.31%,萤石与方解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紧密交生,嵌布关系复杂,难以分离萤石和方解石.为了高效利用该难选碳酸盐型萤石矿,通过试验确定采用酸化水玻璃、栲胶LAB、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硫酸铝为抑制剂,耐低温型乳化油酸类药剂YS-3为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68%的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了CaF2品位为97.84%、回收率为80.05%的萤石精矿,为碳酸盐型萤石矿的选矿工艺提供了技术参考.

    萤石方解石捕收剂工艺流程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