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某镜铁矿块矿分选试验研究

    池永沁何波周坤强王韬...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某镜铁矿随着不断开采,矿石性质变差,使用选厂原本工艺已无法得到铁品位合格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开展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气量为4 590 m3/h,煤气热值为4 000 kJ/m3,加热空气量为3 600 m3/h,还原带温度为510℃条件下进行焙烧,对焙烧产品进行1粗3精弱磁选,磁选精矿的铁品位为52.50%,回收率为85.07%.磁选精矿以YG-328B为阳离子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进行1粗1精4扫反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浮选精矿铁品位57.96%、作业回收率91.29%,对原矿回收率77.66%的指标.试验结果不仅可以有助于选厂生产组织,也为国内其他类型矿山生产组织提供了参考.

    镜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

    刚果(金)某硫化铜矿选矿工艺试验

    曾安刘星张铁民张飞...
    142-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开发利用刚果(金)某硫化铜矿资源,针对选矿厂浮选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硫化铜矿中的含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为主,铜品位为2.03%,铜金属主要分布在-0.038 mm粒级;矿石在磨矿细度-74 μm70%、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60 g/t、2#油用量30 g/t的条件下,经1粗3精2扫闭路浮选工艺,可获得铜品位为26.20%、铜回收率为85.70%的铜精矿,该研究结果可为浮选方法回收该硫化铜矿石提供技术依据.

    硫化铜浮选

    某难选闪石型原生矿超细磨矿磁选工艺试验

    侯向泽牛建昆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低品位闪石型原生矿具有磁性铁占比低、嵌布粒度极细、硅酸铁含量高等特点,导致选矿比大、成本高、精矿品位提升困难,为了对该类型铁矿石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在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磨矿磁选条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细碎—干式抛尾—辊磨超细碎—湿式预选—粗精矿四段磨矿—四段弱磁选—淘洗磁选流程,获得了产率21.98%、TFe品位65.45%、铁回收率49.91%的铁精矿,为该闪石型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闪石型原生铁矿超细磨矿磁选试验磁铁矿

    羟肟酸纳米粒子捕收剂浮选白钨矿试验

    张崇辉高晨鑫卜显忠宛鹤...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微细粒白钨矿的有效回收,使用含有羟肟酸基团的羟肟酸纳米粒子(SAC)作为白钨矿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对比了SAC与水杨羟肟酸(SHA)对白钨矿及脉石矿物的浮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AC对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较SHA对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高5.7个百分点,对方解石的浮选回收率较SHA对方解石的浮选回收率低4.0个百分点,对石英均无捕收作用.通过接触角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SAC在白钨矿表面发生吸附,形成纳米级粗糙结构,与SAC的疏水性共同作用,提高了白钨矿表面的接触角,改善了白钨矿的疏水性.

    白钨矿纳米粒子浮选羟肟酸

    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选冶试验研究

    王福元余浔王立刚陈少学...
    154-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回收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石中的铜、钴元素,针对搅拌浸出工艺氧化铜钴矿中的硫化铜、硫化钴不能有效回收的问题,进行了先浮选硫化矿,再还原酸浸浮选尾矿的选冶联合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硫化矿浮选—浮硫尾矿浸出联合工艺,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硫化精矿铜品位52.86%、含钴0.87%、铜回收率20.46%、钴回收率0.72%的浮选指标;闭路浮硫尾矿浸出试验获得了浸出渣含铜0.08%、含钴0.09%、铜浸出率96.56%、钴浸出率93.52%的浸出指标,矿石总酸耗为123.82 kg/t,其中脉石酸耗为72.44 kg/t.

    氧化铜钴矿浮选还原浸出选冶联合

    某高硅巴粗铁尾矿综合回收工艺试验

    魏黎明彭少伟王兆连刘风亮...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回收利用某巴粗铁尾矿中的有价矿物,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回收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泥砂分级—中磁选铁—磨矿精选—强磁除杂—浮选提精—酸浸提纯—洗砂分级等联合工艺流程,可分别产出TFe品位61.25%、TFe回收率57.69%的铁精矿,SiO2含量99.72%、Fe2O3含量0.039%的优质玻璃用粗粒石英砂精矿,SiO2含量98.97%、Fe2O3含量0.127%的化工用细粒石英砂,SiO2含量74.31%、TFe品位27.71%的水泥或加气砖等建材原料;研究结果为该种类型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分级磁选浮选酸浸二次资源利用

    铁矿粉SiO2和FeO含量对球团矿预热焙烧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王磊范建军祁立李泽岩...
    163-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铁矿粉不同SiO2 及FeO含量对球团矿预热及焙烧球抗压强度和冶金性能的影响,对比了铁矿粉SiO2含量由3.3%提高到8.8%,以及FeO含量由7%提高到14.6%后,球团矿在1 020~1 160℃及1 200~1 280℃分别进行预热和焙烧时,其预热及焙烧球抗压强度以及成品球冶金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球团矿SiO2含量,有利于预热球抗压强度的提高,但SiO2含量超过6.8%后,预热球抗压强度反而有下降趋势;适当提高球团矿SiO2含量,焙烧球抗压强度有提高的趋势,但SiO2含量超过5.2%后,焙烧球抗压强度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提高FeO含量,有利于预热球抗压强度的提高,但焙烧球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提高球团矿SiO2含量,球团矿还原膨胀率可以改善,但还原度及软化性能有变差的趋势.

    铁矿粉球团矿抗压强度冶金性能

    西北某贫磁铁矿高效分选工艺试验

    蔡毅兵赛明雨何志强高春庆...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西北某贫磁铁矿石资源,在详细的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常规破碎—干式磁选预选—预选精矿高压辊磨(-3 mm)—湿式磁选预选—预选精矿阶段湿式磨矿—阶段湿式磁选工艺,可获得产率13.95%、全铁品位65.58%、全铁回收率60.32%、磁性铁回收率96.35%的铁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铁矿物的回收,可为开发利用该铁矿石资源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磁铁矿湿式磁选选矿工艺

    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Ⅰ号矿脉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邓仁东赵文皓陈宵杰恽虎...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李家沟锂辉石矿床Ⅰ号脉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Li2O含量0.82%,属于低品位矿石;矿石中的矿物主要为锂辉石,整体呈中粗粒嵌布,晶体粒度较为粗大;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和云母,云母和长石中含有极其微量的锂.锂辉石虽然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但320~1 280 μm中粒产率达78.174%,属易解离的矿石类型.矿石中的锂主要赋存于锂辉石中,配分比97.998%,其中Rb2O平均品位0.082%,达到了综合回收伴生铷的工业品位指标;锂辉石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Li2O含量7.68%,低于锂辉石理论含量,其中可能发生类质同象替代,矿石中还含有Fe、Mn、Na等杂质,以及部分铁锰质填充在锂辉石的解理和裂隙中,这将对锂辉石的品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锂辉石矿稀有金属锂赋存状态工艺矿物学

    四川某铜矿尾矿中金红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毛素荣文伟杨晓军钟乐乐...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综合开发利用四川某铜矿尾矿中的金红石,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和矿物自动分析仪MLA等分析手段,对铜尾矿中的金红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查明了该铜矿尾矿的矿物组分,金红石的粒度分布、嵌布特征及主要矿物的共生关系;尾矿中TiO2总含量为3.349%,TiO2主要以金红石的形式存在,占64.35%,矿物组成主要是金红石和铌铁金红石,铜尾矿中金红石相矿物粒度较细,主要集中于75 μm以下;尾矿中金红石、铌铁金红石矿物的-0.075 mm粒级分别占93.08%及100.00%;大部分金红石矿物与脉石矿物连生、包裹,未裸露,连生体占比高达62.18%;该铜尾矿中的金红石为难选矿物,需采用重选—磁选—电选—浮选联合流程进行回收利用.

    金红石工艺矿物学共生关系嵌布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