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特殊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特殊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

李黎红

月刊

1004-8014

xdtsjy@sina.com

025-86275622,8627560,86275687

210036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现代特殊教育/Journal A Journal of modern speci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特殊教育历史分期的思考

    顾定倩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识和划分历史时期是开展特殊教育史研究的前提.国内外特殊教育界关于特殊教育历史分期的不同观点反映出在特殊教育的历史分期上既与普通教育史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现在对新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阶段的界定,应该按照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的三个时期来划分,并在三个时期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

    特殊教育历史分期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年

    4页

    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何淑娟王彦张曦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融合教育素养在性别、年级、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触类型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优化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方案;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构建多方合作体系,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

    近十年国际融合教育教师研究热点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陆春萍李丹丹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融合教育教师质量对推进融合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国际有关融合教育教师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从多元化融合教育教师培养路径、影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外因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建议未来可探索一条"人工智能+融合教育"、面向实践导向的可持续促进融合教育教师成长的发展路径.

    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教师可视化分析

    融合教育背景下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的价值内涵与实施路径

    黄天宇
    25-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情感能力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与教师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存在目标设置不明确、课程结构单一、相关课程缺位以及实践课程种类不够丰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融合教育理念;在培养方案中增加教师职业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发展高相关的课程;突出实践导向的课程实施,丰富师范生的实践路径.

    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融合教育

    基于"产教融合+线上线下"康复类课程的思政实践探索——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人体发育学课程为例

    徐冬晨钱开林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人体发育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借助线上平台拓展教学资源承载空间和使用时间的便捷性,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拓展高阶性内容,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提高教学的实时性、互动性,更高质量实现"立德树人"任务,为康复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产教融合线上线下康复课程思政

    国际手语翻译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杨雪罗静灵张春蝶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手语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对2009年至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核心合集SSCI来源期刊的手语翻译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学界对手语翻译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国家/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相对紧密;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为文献高产国家且相互合作紧密;作者科研合作网络相对简单;手语翻译的五大研究热点是手语翻译的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手语翻译服务医学健康、手语翻译员的特征、手语翻译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分析、融合教育教学中的手语翻译应用;研究前沿聚焦手语翻译技术的开发与更新、手语翻译服务改善聋人医疗保健质量两方面.研究结果为我国开展手语翻译研究和手语翻译服务实践提供了启示.

    手语翻译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中国手语识别方法及技术综述

    蒋贤维孙计领张艳琼王立平...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手语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复杂表达,是近3000万听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手语识别技术能帮助听障人士走出信息孤岛,和健听人建立有效沟通.中国手语识别方法大致经历了传统技术识别和现代智能识别两个时期.前者主要包含数据收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四个主要阶段,主流技术有HMMs、SVM和DTW等,基于手语手形数据完成识别,不依赖海量样本数据;后者主要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强调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和技术融合,模型对样本数据量的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已经开始广泛建设各类手语语料库,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

    手语识别技术语料库深度神经网络迁移学习

    时间延迟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连源张珍珍刘春玲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延迟是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和行为干预中被广泛应用的循证实践.通过梳理国外近十年运用时间延迟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总结其在干预对象、实验设计、干预目标、提示类型及强化、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我国后续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

    时间延迟孤独症循证实践提示

    和谐与冲突:孤独症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互动特点分析

    顾曼熊丹丹胡灵溢周宝怡...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困难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障碍之一,健全兄弟姐妹是孤独症儿童社交的重要力量.对国内外关于孤独症儿童与兄弟姐妹互动特点的文献进行梳理,结果显示:第一,孤独症儿童和兄弟姐妹互动状态是相互性和互补性的独特组合,具有和谐与冲突同存的特点;第二,受兄弟姐妹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和兄弟姐妹互动关系呈现出不稳定的"波浪"变化;第三,孤独症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非对称相倚互动地位较为固定;第四,健全兄弟姐妹占据主导地位的单向式互动已成常态;第五,家庭角色职责的混乱会导致"错位"的亲职化现象出现.最后从社会、家庭、文化等各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健康运转提供借鉴.

    孤独症儿童兄弟姐妹互动特点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