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调控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探讨祛瘀护膜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68 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 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4.2mm幽门夹+2/3 胃底结扎术方法建立RE模型.将56 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7 组,每组8 只.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 0.001 8 g/kg灌胃,铝镁加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0.0135 g/kg灌胃,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给予雷贝拉唑0.0018g/kg+祛瘀护膜剂1.62 g/kg灌胃,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给予雷贝拉唑0.0018g/kg+加味祛瘀护膜剂2.97 g/kg灌胃,祛瘀护膜剂组给予祛瘀护膜剂1.62 g/kg灌胃,加味祛瘀护膜剂组给予加味祛瘀护膜剂2.97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淀粉灌胃,均1 次/d,连续灌胃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取出全胃计算胃内色素残留率,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食管组织Cajal间质细胞结构,RT-PCR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lug)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 Akt(p-Akt)、第 10 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Caspase-1、PTEN、PDK1 阳性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明显升高(P<0.05);食管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轻度增厚,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食管组织中 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PDK1 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 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 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食管组织损伤明显减轻;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 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PDK1 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 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 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雷贝拉唑组比较,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Slug mRNA 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 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 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PDK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血清 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 水平均明显降低(P 均<0.05).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 p-PI3K、p-Akt 蛋白相对表达量和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 水平均明显低于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P 均<0.05).结论 祛瘀护膜法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过度激活作用于E-cadherin、Slug转录因子,在下调Caspase-1、p-PI3K、p-Akt、PDK1 蛋白表达的同时上调E-cadherin、PTEN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 水平,减轻上皮组织细胞的炎性病变和(或)抑制细胞的转移、浸润,促进食管黏膜损伤修复,其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且优化组方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