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中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中学
新课程·中学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中学/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小组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黄玉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小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更具有团队意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自己管理自己,最终以小组进步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

    学习小组班级管理教育管理观念

    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优化与提升策略探索

    朱平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德育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高中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将德育工作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才能够形成一种完整的核心素养价值体系,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在高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主题式""浸润式""体验式"德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性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工作实效优化提升

    传统文化教育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时小坤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比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以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为例,从常规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培养人文情感三个维度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传统文化八年级语文教学渗透路径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弘扬的意义与措施探究

    陆燕梅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其存在价值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让学生继承、借鉴不同民族及地区文化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及成长奠定良好人文及文化基础.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种必然,其不仅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审美情趣,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就高中语文教学,谈谈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弘扬意义及措施,让学生真正认识传统文化,并借助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

    赵凤英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才能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融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策略

    朗诵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麦玲玲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不仅蕴含了极其丰富精华,还是民族的瑰宝.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实践活动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尤为重要.主要对高中语文古诗词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古诗词,将国家的文化传承给学生.

    古诗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路径探究

    张美莲
    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文学特有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构建良好的人格品质.

    高中语文人格教育渗透路径

    基于学科全息育人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刘伟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正确的育人模式,是"立德树人"得以落实、德育目标与内容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所谓的"全息育人"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创新教学方式,课前、中、后一体设计,自然地、相机地把德智体美劳融合进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教科书结合起来,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具有现代化的德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将全息育人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息育人作为一种符合当前初中教学需要的新型德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初中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样,对于初中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全息育人重视起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全息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资源,实现审美育人;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健康育人,用实践活动来巩固全息育人的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全息育人变革方法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价值体现

    张凡
    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国家领导人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要求政治教师全面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品格发展,让高中生切实实现健康成长.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思想指引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发挥政治知识本身的德育作用、突出学生的思想认知、突显政治教师的正面思想引导作用三个角度来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问题.

    高中政治立德树人教育价值体现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安连绪
    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教育者的重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在获得生物科学技术以及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生物课程的内涵.所以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探究.

    高中生物传统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