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导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导学
新课程导学

夏昆

旬刊

1673-9582

xkcdxqk@163.com

0851-6823177 6839719

550001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

新课程导学/Journal xinkecheng daoxue
查看更多>>《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生数据分析水平欠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路扬静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学是初中数学的必修课,而数据分析又是其核心内容.根据初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情况,对学生数据分析题出现错误的普遍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影响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初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了探讨,希望加强与提升初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助力学生的整体发展.

    统计学数据分析初中数学

    我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演进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董雨潇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经历了政策萌芽期、政策初建期、政策完善期三个阶段.文章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完善期的演进历程,根据用户对教培机构退费的高投诉比例、网络舆情、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形成问题源流;结合政府人员、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各方人士围绕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形成政策源流;分析公众情绪的"催化"和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形成政治源流.三大源流之间两两相互依赖,在关键的时间点汇合到一起,打开政策之窗,最终促成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不断深化.

    校外培训机构多源流理论监管政策

    井冈山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优化路径

    刘秋兵王红郭秀秀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优质红色资源,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是对其精神的创新性应用与创造性发展.文章以井冈山精神为切入点,以高中思政课教学为研究对象,讨论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分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井冈山精神的价值意蕴,并根据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助力高中思政课教师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

    井冈山精神红色资源高中思政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张菊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作业设计凸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关注学生理性认识、学科知识和融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从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内容和反思评价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做到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灵活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个人品德修养得到同步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新课标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以期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推动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

    塞罕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杨丽静王雅婷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罕坝精神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塞罕坝精神契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价值追求.通过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加强思政课教师理论学习、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将塞罕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旨在让青年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新人.

    塞罕坝精神思政课教学生态文明

    政论片《这就是中国》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楚茜雷石山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论片《这就是中国》对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讲演+现场互动"的节目形式启发教学模式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互动;其节目名称的拟定启发教学议题的设置需科学考量;其主讲人阐述问题的视角启发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分析可适当运用比较方法;其主讲人的语言风格启发教学话语的表达要有生动性.

    政论片《这就是中国》高中思政课教学

    小学语文创意微写作的实践研究

    李莹莹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小学阶段的创意微写作是一种新型文体,它基于生活,能帮助学生实现从体验到倾诉的过程;可以使用文字图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借助网络,时空局限性小;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教学和家校交往过程中,学生是成长者,教师是推动者,家长是助力者,巧用、妙用、善用创意微写作,能够激发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突破学生成长中的困境,使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小学创意微写作家校协同育人

    谈古诗词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陈项国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立意深刻的作文,始终是一线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对于初中生而言,古诗词是一种优质的学习资源,也是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难关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资源,探索习作教学的创新化路径,让学生在古诗词资源的帮助下,掌握习作方法,提升习作水平.文章将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相关习作教学内容,对古诗词的应用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古诗词应用技巧

    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技巧点拨

    李瑞钗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习作教学的难关,也是众多一线语文教师极为苦恼的问题.文章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______》为例,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视域下的习作教学技巧.文章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着重分析习作教学的要点,第二部分将从解析教材、阅读范文、创设情境和布置任务等多个方面,对单元视域下习作教学的技巧进行分析,意在为学生的语文习作实践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掌握专项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新课标单元整体习作教学技巧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朝花夕拾》为例

    缪怡沁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文章以鲁迅的《朝花夕拾》为例,探讨了一套系统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预读导入、精读细析、讨论互动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旨在系统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该策略强调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