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氟烷对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郝景茹宋雨桐高灿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采用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实验室提供的U87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Transwell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成8份,然后随机分为对照(Con)组和七氟烷(Sev)组,每组4份进行平行实验.培养的细胞置于麻醉箱内,七氟烷组通载体气体和1.4%七氟烷4 h,对照组只通载体气体,观察七氟烷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成12份,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2 h组和七氟烷4 h组,每组4份进行平行实验,观察七氟烷对pERK1/2、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化学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成8份,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4 h),每组4份进行平行实验,检测七氟烷对pERK1/2、Nrf2在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U87细胞穿过微孔膜的数目减少[Con组(100.000±0.000)%,Sev组(34.180±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97,P<0.05).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pERK1/2 的灰度值下降[Con组(100.000±0.000)%,Sev2 h组(0.196±0.028)%,Sev4 h组(0.073±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886,P<0.05),且核内pERK1/2[Con组(21.903±1.776)%,Sev组(8.412±0.367)%]及核内Nrf2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Con组(18.083±0.788)%,Sev组(12.315±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8、3.228,P均<0.05).结论 七氟烷通过抑制ERK1/2-Nrf2信号通路抑制人胶质细胞瘤U87侵袭能力.

    七氟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人胶质细胞瘤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初始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杨禄颜文朝晖黄亚羡李俊杜...
    5-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初始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在茂名市中医院进行初始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左心室质量指数.

    沙库巴曲缬沙坦初始血液透析残余肾功能左心室质量指数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及氧化应激表达的影响

    李章羽陈东丽宋丽云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常规组、研究组分别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6.17±1.06)µmol/L、(120.66±10.73)U/mL,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4、6.834,P均<0.05).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为(4.51±1.07)分,低于常规组的(7.84±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3,P<0.05).研究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取联合药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法,可以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脑血流量,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死联合治疗预后氧化应激表达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值、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值预测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研究

    吴慧邱晓楠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Ratio,RA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4-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9例CKD3~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LVH者77例为LVH组,无LVH者92例为非LVH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RAR、F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RAR、FAR对CKD3~5期的患者并发LVH诊断价值.结果 LVH组患者的RAR、FAR显著高于非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AR、FAR升高是CKD3~5期患者并发LVH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AR、FAR对CKD3~5期患者并发LVH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5、0.893,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63%、88.82%;联合检验预测CKD3~5期患者并发LVH的曲线下面积为0.968.结论 RAR、FAR在CKD3~5期并发LVH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对CKD发生LVH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

    麻杏石甘汤联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分析

    陈春
    17-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平凉市静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296例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48例.观察组采取麻杏石甘汤联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炎性因子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65%)高于对照组(8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5).结论 对于急性支气管炎伴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麻杏石甘汤搭配止嗽散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炎症指标,明显缓解患儿的症状,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麻杏石甘汤止嗽散

    瑞巴派特联合抗Hp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胃泌素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曹志军李伟张颖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瑞巴派特联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8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予以抗Hp四联疗法,观察组同时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G、胃泌素水平升高,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21%)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抗Hp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提升血清PG、胃泌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瑞巴派特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炎性因子

    HMGB1通过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内皮细胞焦亡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作用机制

    秦影李新史丽东刘扬洋...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 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1,HMGB1)通过(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信号通路介导内皮细胞焦亡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9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人重组HMGB1,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NLRP3及TLR4表达抑制前后,内皮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系统性血管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HMGB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1、IL-1β、IL-1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过表达HMGB1并抑制NLRP3可使NLRP3(2.71±0.59 vs 1.24±0.58)、caspase-1(0.69±0.12 vs 0.40±0.03)、IL-1β[(1.75±0.31)pg/mL vs(1.16±0.12)pg/mL]、IL-18[(0.15±0.04)pg/mL vs(0.09±0.01)pg/m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过表达HMGB1并抑制TLR4可使TLR4(4.93±1.04 vs 1.96±0.84)、NF-κB(5.62±1.39 vs 2.15±1.04)、NLRP3(2.71±0.59 vs 1.24±0.58)、caspase-1(0.69±0.12 vs 0.40±0.03)、IL-1β[(1.75±0.31)pg/mL vs(1.16±0.12)pg/mL]、IL-18[(0.15±0.04)pg/mL vs(0.09±0.01)pg/m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MGB1通过调节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内皮细胞焦亡,进而改善系统性血管炎.

    HMGB1TLR4/NF-κB/NLRP3内皮细胞焦亡系统性血管炎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验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价值分析

    余丽徐云平谷淑敬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检验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苏省灌云县中医院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50例,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TgAb和TPOAb水平,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TgAb、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桥本氏组患者的TgAb、TPOAb水平高于其他3组,Graves组高于甲亢组和甲减组,甲亢组高于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验诊断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96.00%,准确度为97.00%,高于两种抗体单独检验的诊断效能(P均<0.05).结论 TgAb联合TPOAb检验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准确性较高,同时可进行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鉴别.

    甲状腺功能异常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诊断

    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任菁蓉
    33-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只眼)PDR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割,观察组进行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比较两组的视力、眼压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平均视力为(1.97±0.15)LogMAR,高于对照组的(1.32±0.13)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5,P<0.05);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眼压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平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可改善PDR患者的视力水平,但仍存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在治疗中需要关注患者的眼压变化.

    23G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李亮季秀成孙素娥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将抗酸染色试验的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真阳性例数多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94.74%)和准确度(93.58%)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84.21%、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8,7.144,P均<0.05).结论 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应用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高价值,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较为接近,诊断效能较高.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肺结核诊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抗酸染色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