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方树敏黄晓妮蔡惠敏吴显劲...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 279例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成感染组(356例)和未感染组(9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导致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患者在结石位置、结石直径、血肌酐、尿素氮、白细胞计数、尿酸碱度、尿路梗阻、肾积水上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尿路结石、尿素氮≥7.15 mmol/L、白细胞计数≥10.0×109个/L、尿酸碱度≥7.0、合并尿路梗阻和肾积水均为泌尿系统结石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70、1.597、2.499、1.418、1.327、1.247,P均<0.05).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对于合并尿路梗阻、肾积水以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其病情发展,做好尿路感染的预防工作.

    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老年干眼症患者症状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郑波涛张铮
    79-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在老年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选取2023年3-1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干眼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给予0.3%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 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评分(Fluorescent,FL)、泪液分泌实验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观察组BUT、FL评分、泪液分泌实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干眼症患者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老年干眼症普拉洛芬玻璃酸钠泪膜稳定性临床疗效

    探讨FT3、FT4、TSH和T3、T4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田可郡肖自芳邹莹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评估中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目的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各45例,分别设为甲亢组、甲减组,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T3、FT3、FT4、T4均低于甲亢组,均高于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对照组TSH高于甲亢组,低于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H与甲亢严重程度间呈负相关,T3、FT4、FT3、T4呈正相关(P均<0.05).TSH与甲减严重程度间呈正相关,T3、FT3、FT4、T4呈负相关(r=0.648、-0.637、-0.449、-0.417、-0.408,P均<0.05).结论 FT3、FT4、TSH、T3、T4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病情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五项

    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透析方式的临床疗效研究

    徐国俊徐洪杨宇洁杨云...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应用不同透析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目的选取织金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137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透析方式分成A组(n=39)、B组(n=45)、C组(n=53).A组每周透析两次,4.5 h/次;B组每周透析两次,4 h/次;C组每周透析3次,4 h/次.对比3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营养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提高,A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项炎症指标水平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26%)低于B组(28.89%)、C组(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5).结论 对于基层医院ESRD患者,选择每周透析两次,4.5 h/次的透析方式,总体效果优于每周2次、4 h/次的透析患者,而与每周3次,4 h/次的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每周透析两次,4.5 h/次的透析方式可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终末期肾病透析方式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并发症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张盛孙启朋刘丙乐
    90-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常规治疗与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目的选取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于2022年8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接受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治疗干预,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常规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研究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盐酸替罗非班凝血功能治疗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于怀英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31%)高于对照组(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P<0.05);治疗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较高.

    丁苯酞氯化钠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凝血指标不良反应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性

    桑安
    97-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单一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不良反应以及血气指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单一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6,P=0.004).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动脉血氧分压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较高.

    沙美特罗替卡松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历艳娟历延军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杏林系统提取2022年1月—12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神经外科开颅Ⅰ类切口手术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者12例纳入感染组,未发生感染244例者纳入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性分析感染原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感染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4 h为诱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2,1.841,1.264,1.041,1.108,P均<0.05).结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出现与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较长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有效避免手术切口感染需要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游离中鼻甲黏膜瓣在神经内镜经鼻蝶低流量脑脊液鼻漏修补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分析

    李帅吴玲心张党林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修补术中采用游离中鼻甲黏膜瓣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非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1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神经内镜经鼻蝶修补术,对照组予以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修补,观察组予以游离中鼻甲黏膜瓣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75%)低于对照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8,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低流量脑脊液鼻漏患者而言,在神经内镜经鼻蝶术中采取游离中鼻甲黏膜瓣修补的手术成功率更高,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不良事件较少.

    脑脊液鼻漏神经内镜经鼻蝶术修补游离中鼻甲黏膜瓣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

    单孔操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在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张玉河杨列清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中应用单孔微创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工人医院)外一科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操作组(25例)与三孔操作组(25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疼痛评分、实验室指标、手术安全性.结果 单孔操作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操作组更长,住院情况和疼痛评分均优于三孔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操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三孔操作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胆囊结石疾病诊断中应用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单孔方式操作更加复杂,但患者预后效果好,疼痛感轻.

    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微创手术单孔操作三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