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娟田娟徐蕾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18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症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 1 104),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基本信息、出生情况、喂养情况、合并症情况及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85例患儿低血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不当、低氧血症、低体温、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1.753、6.331、2.862、2.728、1.904、2.354,P均<0.05).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不当、低氧血症、低体温、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应适当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胎龄低氧血症低体温

    评价小儿危重症抢救中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价值

    孙莹莹李存宇
    155-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小儿危重症抢救中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抢救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均为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参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前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后组在前组基础上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围绕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肺部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效果、血清因子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儿肺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2.50%)明显高于参照组(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血清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危重症抢救中,早期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能够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小儿危重症早期血管活性药物

    地屈孕酮用于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临床安全性

    单士超宋敏张岩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先兆流产保胎中地屈孕酮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参考组(行黄体酮治疗)和调查组(行地屈孕酮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激素指标,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调查组激素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参考组,恢复时间短于参考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地屈孕酮安全性高,能调节孕激素水平,提升保胎有效率.

    地屈孕酮安全性先兆流产临床疗效保胎

    低频脉冲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探讨

    李海燕陈湘燕王娟
    162-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泰州市姜堰中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低频脉冲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所用工具为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G).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为(89.21±5.11)分,FACT-G评分为(88.23±6.11)分,高于对照组的(77.71±4.33)分、(75.61±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404、8.539,P均<0.05).结论 低频脉冲治疗的辅助价值更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低频脉冲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观察

    昆布香橼马齿苋固体饮料联合低脂饮食对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效果研究

    何沐李娜李梅李静...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昆布香橼马齿苋固体饮料对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8月收治的5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昆布香橼马齿苋固体饮料联合低脂饮食,25例)与对照组(低脂饮食,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胆固醇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降低胆固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昆布香橼马齿苋固体饮料可以改善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中医食疗昆布香橼马齿苋固体饮料

    热痹颗粒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增变吕金秀
    169-17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外敷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法)与观察组(联合热痹颗粒),每组32例.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06±0.24)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31,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疗法可有效减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评分,使其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显著.

    中药外敷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丹吕金秀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行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平衡握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西药单纯治疗效果不理想,联合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可增强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类风湿关节炎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不良反应症状积分平衡握力

    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许佳程裴琳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血脂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高(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辅助用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阿托伐他汀钙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骨形成相关基因及其遗传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陈馨怡邓晔坤张靖晨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可发挥运动、保护和支撑等作用.骨的正常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赖于各种骨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和调控.因此,深入了解骨发育及其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若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调控异常,则可能发生遗传性骨病.因此,本文对骨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遗传性骨病和相关基因进行综述,为骨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更精确的策略.

    骨骼骨形成遗传性骨病调控基因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进展

    刘忠煊宋文苑吕小倩于润原...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中,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液滞留、尿失禁、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症状,进一步引发肾功能衰退,给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NB的治疗方法以及管理水平日趋完善.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治疗SCI后NB的相关文献,对临床诊疗以及康复现状进行综述,期望能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以及为提高临床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流行病学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