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疗效

    高霞
    117-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常规组45例、研究组45例.常规组提供常规治疗,研究组提供常规治疗与低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70.35±5.24)分、(70.37±2.72)分高于常规组的(59.29±6.11)分、(55.46±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7、20.397,P均<0.05).结论 对重症脑血管病患除了实施常规治疗,同时增加低温治疗更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确保治疗效果.

    重症脑血管病低温疗法神经功能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的价值分析

    刘辉海李国辉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惠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BNP、6MWT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14、17.966、13.423,P均<0.001).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价值显著.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心力衰竭琥珀酸美托洛尔心功能联合治疗炎性因子

    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的疗效研究

    陈为涛宋春雷王言董
    124-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7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微创钻孔组(n=39)、立体定向组(n=39)与神经内镜组(n=39).微创钻孔组、立体定向组与神经内镜组分别给予微创钻孔引流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3组疗效指标、血清指标、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与自我认同感量表(Self Identity Scale,SIS)评分.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疗效(64.1%)优于立体定向组(56.4%)、微创钻孔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4、25.720,P均<0.05).治疗2周后,神经内镜组神经营养因子为(6.01±0.69)ng/mL,较其余2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内镜组的S-100蛋白为(0.86±0.32)µg/mL、血清铁蛋白为(277.95±19.96)ng/mL,较其余2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神经内镜组的SIS、MMSE评分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微创钻孔引流术与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的疗效更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

    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郭华林志明樊睿杰史文武...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比较组(40例,传统开胸手术)与研究组(4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引流情况、时间指标、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84.15±10.02)mL,切口长度(8.02±1.41)cm,优于比较组出血量(180.32±12.02)mL、切口长度(20.12±1.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68、39.064,P均<0.05).研究组术后引流情况、时间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外伤治疗中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引流指标,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

    胸外伤治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疼痛评分手术指标术后引流情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李红金刘松
    131-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照组采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得到改善,治疗后40 d观察组评分为(82.66±3.20)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3.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50,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整体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比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效果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Barthel指数

    探讨TRACK-C评分在0~3岁哮喘婴幼儿不同患病时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肖姗姗张妮妮江逊白利娟...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中文版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 Chinese Version,TRACK-C)在0~3岁哮喘婴幼儿不同患病时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小儿哮喘门诊中已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的203名0~3岁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同期1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TRACK-C评分、潮气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组的FeNO、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血液IgE水平高于对照组,达峰值时间比(Time to Peak Expirtory Flow/Time of Expiratory,TPTEF/TE)、达峰容积比(Vol-ume to Peak Expiratory Flow/Volume of Expiratory,VPEF/VE)、公斤潮气量(Tidal Volume/kg,VT/KG)、TRACK-C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组急性期FeNO水平、RR水平高于缓解期,且TPTEF/TE、VPEF/VE、VT/KG、TRACK-C评分水平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Pearson分析哮喘不同患病时期与各项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哮喘不同患病时期与TPTEF/TE、VPEF/VE、TRACK-C评分呈负相关(r=-0.468、-0.452、-0.289,P均<0.05).结论 TRACK-C评分可充分应用于0~3岁哮喘幼儿的病情评估,与潮气肺功能结合可以更好地对低龄患儿进行哮喘管理.

    哮喘婴幼儿改良版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潮气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

    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对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

    赵气魄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丰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使用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大叶性肺炎,能快速改善肺功能,疗效更佳.

    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大叶性肺炎肺功能炎症指标临床症状

    联合检测血清PCT、WBC及CRP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黄巧玲覃聪
    142-14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儿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出生的75名健康新生儿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PCT、WBC、CRP的差异,分析PCT、WBC、CR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PCT为(5.71±0.89)ng/mL,WBC为(25.88±3.61)×109/L,CRP为(15.63±2.11)mg/L,均高于健康组的(0.24±0.03)ng/mL、(4.36±0.97)×109/L、(3.89±0.6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79、50.056、46.346,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PCT、WBC、CRP联合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86~0.983),高于3者单独诊断的0.867(95%CI=0.809~0.926)、0.898(95%CI=0.878~0.974)、0.860(95%CI=0.793~0.927).结论 PCT、WBC、CRP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体内异常升高,3者联合检测可为诊断新生儿脓毒症提供有力依据.

    脓毒症新生儿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辅助通气对NRDS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分析

    李伟伟周静邓盛微吴莹...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CPAP)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NCPAP,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NCPAP联合PS药物.对比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1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出现更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为(1.04±0.57)d,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3,P<0.05);同时观察组的氧疗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RDS患儿采用NCPAP联合PS药物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缩短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症状改善时间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倪金龙王力黄慧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通气功能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肺泡氧压均更高,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指数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更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N-CPAP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气指标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