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青少年腱鞘囊肿治疗后复发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腱鞘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抗炎、镇痛等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2)及对照组(n=124).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腱鞘囊肿部位及治疗方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腱鞘囊肿复发的预测风险列线图,并建立腱鞘囊肿复发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采用Bootstrap抽样法进行重复自抽样500次,对腱鞘囊肿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根据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绘制预测腱鞘囊肿复发的校正曲线,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手腕背侧腱鞘囊肿比例、行保守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患者囊肿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88,P=0.002;95%CI:1.260~2.830)、囊肿部位(OR=122.503,P<0.001;95%CI:13.462~1 114.80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35,P=0.028;95%CI:0.023~0.809).预测腱鞘囊肿复发的列线图显示,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预测腱鞘囊肿的一致性指数为0.894(95%CI:0.815~0.946),与实际发生情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两者一致性良好.结论 根据年龄、囊肿部位及治疗方法构建的青少年腱鞘囊肿复发预测评分模型,可有效预测腱鞘囊肿复发风险,可供临床判断患者病情,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