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孙玉霞邓法文周淑霞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东阿县高集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8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比较血清PCT、CRP水平单独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PCT(2.36±0.08)ng/mL、CRP(16.41±6.82)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0.01)ng/mL,(1.10±0.3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225、20.549,P均<0.05).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单一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血清PCT和CRP水平联合检测肺炎的诊断价值较高.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肺炎诊断

    多西环素在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陈莹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多西环素治疗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效果.方法 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止咳化痰、补水补液等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7 d,观察组应用多西环素治疗7 d.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如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MPP,给予多西环素治疗效果明显,可促进患儿症状缓解,降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安全性较好.

    儿童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西环素炎症因子

    分析双嘧达莫辅助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的影响

    马思萌王佼封洁
    161-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川崎病患儿采用双嘧达莫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凝血功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3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双嘧达莫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研究组(98.46%)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FIB水平显著降低,APTT和PT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对川崎病患儿采用双嘧达莫完成辅助治疗后,可提升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双嘧达莫川崎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HBP、IL-6、PCT在脓毒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朱佩强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病情诊断中应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检测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4例(观察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nun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儿40例(非脓毒症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脓毒症患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3组:A组为脓毒症组(n=30)、B组为严重脓毒症组(n=20)、C组为脓毒性休克组(n=14).分析不同组别HBP、IL-6、PCT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HBP、IL-6、PCT水平[(89.23±25.46)ng/mL、(112.16±38.45)pg/mL、(18.17±4.23)ng/mL]与非脓毒症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 3组HBP、IL-6、PCT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体内HBP、IL-6、PCT表达异常,可为脓毒症患儿病情诊断、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PCT脓毒症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25(OH)D水平对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所发挥的作用

    赵正秋黄月娇程贵辉范秀玖...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25(OH)D水平对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广东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生儿科 2020年 7月—2023年 5月收治的 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口服维生素D3 900 IU/D,研究组口服维生素D3 1 300 IU/D.对比两组的骨代谢指标、生长发育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21 d、35 d的血25(OH)D、血钙、血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3,P>0.05).结论 补充维生素D3 1 300 IU/D能有效提高VLBW早产儿血25(OH)D水平,调节钙磷代谢,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降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风险.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血25(OH)D生长发育

    rb-bFGF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王亚竹周哲文李娣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增用rb-bFGF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痤疮瘢痕权重(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评分、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aire,GCQ)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为(1.56±0.53)d,短于对照组的(1.81±0.52)d,观察组结痂时间为(9.62±1.67)d,短于对照组的(11.02±2.17)d,观察组红斑消退时间为(14.40±4.15)d,短于对照组的(16.44±4.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3.960、2.735,P均<0.05).观察组ECCA评分、TNF-α水平、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bFGF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病症,且治疗过程安全性较好.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CO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

    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对提高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的临床应用

    宋科李剑飞付玲玲何婷婷...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联合免疫组化检查用于子宫内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结合其症状、体征、病史等考虑可能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以及子宫内膜活检与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与免疫组化检查单独、结合使用对子宫内膜炎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炎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99例,子宫内膜炎检出率为66.00%.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检查单独及联合对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8.67%(88/150)、66.67%(100/150)、73.33%(110/150),联合检出率高于单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2,P=0.027).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检查单独及联合对子宫内膜炎的灵敏度分别 82.83%(82/99)、89.90%(89/99)、96.97%(96/99),联合检出灵敏度高于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检查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1,P=0.004).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检查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炎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75、0.687、0.734,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高.结论 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对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高于二者单用,可提高子宫内膜炎检出率,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子宫内膜炎宫腔镜子宫内膜活检免疫组化检出率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庆英李文娜王小燕
    180-18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引入拉贝洛尔用药方案治疗的实践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泰州妇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以基础对症用药+拉贝洛尔用药,对照组仅基础对症用药,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血流流变学与24 h尿蛋白定量指标、不良反应、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流变学与24 h尿蛋白定量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4.21%)高于对照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9,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联合拉贝洛尔用药治疗方案,有效性、安全性显著.

    拉贝洛尔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TC水平的影响

    吴苹闫玉玲何晓婷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综合疗法在优化青春期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山东省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青春期保健科收治的72例青春期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其中的奇数编号患者纳入对照组(n=36,实施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单一疗法),偶数编号患者纳入观察组(n=36,实施二甲双胍片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血脂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结论 青春期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综合疗法的治疗后,可大幅度优化机体的TC水平,异常的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得以明显恢复,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临床效果显著.

    青春期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TC水平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张开国张芬蒋鹏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实施尼妥珠单抗+放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掷骰子分为基础组和综合组,每组36例,基础组行放化疗,综合组加用尼妥珠单抗,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综合组的临床缓解率(58.33%),和临床控制率(88.89%)均高于基础组(30.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5.143,P=0.018、0.023).随访1年后综合组生存率(80.56%)高于基础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化疗时辅以尼妥珠单抗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且能维持高缓解率和控制率,提升远期生存率,适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头颈部近远期疗效尼妥珠单抗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