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三种文化"的教学策略

    罗树庚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如何充分发挥"三种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采取"比""习""增"的策略;对革命文化,可采取"融""传""升"的策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采取"理""扣""联"的策略。这样教学,能让学生受到"三种文化"的熏陶感染,树立文化自信,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语文课程三种文化教学策略

    溯"本"求"源":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路径——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为例

    章桂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化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文的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目前,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存在背景时空陌生化、人物形象标签化、育人功能浅表化等实际困难。教学时,教师要溯"本"求"源",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距离,让学生深刻体验人物情感,产生价值认同感。这样既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又能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革命文化认知距离价值认同精神品质

    背景链·内容链·知识链——文化意识视域下文言文阅读教学思考

    姚伟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都选编了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学习经典,提升文化自信。但文言文的文本内容年代久远,语言表达形式和现在明显不同。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基于文本,适时链接关于背景、内容、知识方面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在诵读、对话、思考、浸润中联通文化血脉,形成文化记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文本链接传统文化

    发掘汉字文化基因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徐雪明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汉字的载体作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汉字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汉字是图像、汉字常"变脸"、汉字是故事、汉字有"基因"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转化智慧、理解字形演变的价值、体验汉字的朴素观念、发现汉字传承的力量。这样发掘汉字的文化基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双减"背景下课外阅读的原则和指导策略

    杨玉国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纲领,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价值,遵循趣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要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开展课外阅读、整合教学内容拓展课外阅读、落实科学指导培养阅读习惯、聚焦阅读活动推进课外阅读、注重阅读评价提高阅读质量等策略,促进课外阅读活动有序、高效开展,以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双减"政策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一年级阅读障碍初筛与干预的意义、路径与策略

    洪峰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发现,在学龄儿童中,阅读障碍者比例高达20%,这些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便会遇到学习的极大困难。目前一线教师还没有将阅读障碍问题纳入教学研究范围。一年级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表现在识字不多、写字潦草、背诵困难等方面。为此,教师要通过观察测量、理解分析等途径,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筛查,分析产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并采取追根溯源、读写察觉、水平测试等具体方法进行及时干预,尽早、尽快、尽力帮助阅读障碍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年级阅读障碍初筛干预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思考

    秦晖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目的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感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行创造性表达。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阅读教学,教师要结合课文特点,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沉入文学作品中展开联想想象;要利用学习资源、阅读策略等设计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这样,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学会创造美、表达美。

    统编教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紧扣教材特点 提升读写能力

    苏碧颖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强调开展读写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为单元读写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文本的特点,通过以问促读、以想促读、以辩促读、以写促读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思辨力、表达力,让学生在读写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统编教材读写能力教学策略

    单元视域下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

    杨芸芬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理念,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教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为学生创设真实性的表达情景,引领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等,审视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单元文本特点、人文主题以及语文要素等,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明确跨学科学习的方向,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学习活动平台,并开展从过程到结果的评价。这样,能让学生深入单元的内核、知识的内部进行思考、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单元视域跨学科学习情境主题任务活动

    课堂中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思考

    刘守莲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语言运用情境,设计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促进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真正实现自觉语用、全语用、深度语用的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有效平台,让学生深入体悟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自觉主动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语言运用生成建构教学策略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