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分析及教学思路

    李扬何捷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秋季学期,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将全面使用。修订后的教科书和修订前的教科书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爱国教育、单元结构、学习时长以及选文安排上。这些变化,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更符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教学时,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根据教材文本特点,聚焦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发挥统编语文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统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爱国教育单元结构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识字内容梳理及教学思考

    张雅楠熊佳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秋季开始,一年级语文教学将全面使用根据语文新课标理念修订的统编语文教科书。通过梳理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识字板块,发现识字的数量、识字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心理,也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比修订前后识字内容的变化,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识字实践活动,探索汉字组词的逻辑,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统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板块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浅谈

    孙莉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单元"编写体例是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项引领性创新,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理念。这与修订前的统编语文教材的"文学单元"编撰法明显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修订后的第一学段的阅读单元进行认真解读,理解编者的意思;要关注教材目录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变化,通过对比设计学习任务群,确定大概念,引导学生展开全面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修订后语文教科书学习单元核心素养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拼音单元的呈现样态及教学路径

    刘露黄莺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秋季,修订后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即将投入使用。对比修订前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发现拼音单元的目录、内容编排呈现新样态,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理念,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修订前后的教科书进行对比,理解编者意图,并根据语文新课标理念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修订后语文教科书拼音单元呈现样态实施路径

    层次递进锻思辨,情境活动促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影子》课堂实录及评析

    何捷张伸
    15-1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子》是修订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何捷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聚焦课题,精准导入;再引导学生具身体验,学习课文;最后让学生交流拓展,深入学习。教学过程看似简单,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体现语文新课标理念。教学中,何老师根据文本内容特点,以思辨为中心,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语言,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修订后语文教材思辨性阅读真实情境教学实录

    从"上好课"到"写好文"——基于课例的教学论文写作路径

    罗树庚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课例开展教学论文写作,不但能借助文字凝练课例所承载的教学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的融合,使教师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学者。课例与论文相互关联,课例是"珍珠",论文是"项链";课例是"叙事",论文是"说理";课例是"雅俗共赏",论文是"阳春白雪"。课例转化为论文有深究式、对比式、演绎式、归纳式等路径。

    课例论文写作写作路径课例型论文

    从"听好课"到"写好文"——基于课例赏析的论文写作策略

    张咏梅姜树华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例赏析型论文适合一线教师进行起步写作。把一篇篇躺在听课笔记中的鲜活课例变成充满教育思想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论文,首先要厘清课例和论文的区别,其次要明晰课例转化成论文的意义价值,最后是找寻课例转化为论文的有效路径。在课例转化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选准角度,把课例主题转化成新颖的命题点;把握热度,把课例重点转化为论文的切入点;提升效度,把课例方略转换成论文的操作点;挖掘深度,把课例做法转化成论文的观点。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论文写作能力,而且能积淀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例赏析论文写作写作策略

    以启代蒙: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教学浅易文言文

    陈星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文化,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编排了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厘清学段要求,宏观把控教什么;要把握编者意图,聚焦助读系统,微观定位如何教。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以读为线、以讲为趣、以思为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有趣、有用,从而喜欢上文言文,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以启代蒙教什么如何教

    数字化环境下进阶式思辨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应用

    农玉娟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环境下进阶式思辨教学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思维力与创新力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效反馈与改进的凭据。进阶式思辨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过程的评估体系,是整体评价课堂教学信度与效度的策略。要掌握这一教学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就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教学评价量规与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评价量规。因此,教师要从思维活跃度、表达与沟通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与应用能力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评价量规,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运用。这样,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有助于评价的个性化和教师的精准指导,还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

    数字化思辨教学评价评价量规

    规避虚无,让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践行走向真实

    付志敏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旨在以鲜明具体的任务替代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学习要求,驱动学生学习。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真实性,既要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生活逻辑,以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链接学生生活,保障任务内容的真实性;要搭建体验平台,保障任务过程的真实性;要预设实践形式,保障任务成果的真实性。这样的学习任务,不仅体现语文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且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任务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